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0294发布日期:2020-04-28 21:39阅读:1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制冷机组停机一段时间后,在吸气管路会积存一定量的制冷剂液体、容易引起液击造成压缩机损坏,并且压缩机停机后其两端会有高低压压差,下次开机时会增大压缩机的启动功率,容易损坏电气设备;

高低压压差会增大压缩机驱动功率,管路积存制冷剂液体易产生液击,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焊管整圆需要人工测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制冷机本体、压缩机、低压管、高压管、油分、单向截止阀、平衡管、手动调节阀、常开电磁阀、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所述压缩机安装于制冷机本体上,低压管与压缩机吸气端连接,所述高压管与压缩机排气端连接,所述油分安装于制冷机本体上且连接于高压管上,所述单向截止阀安装于高压管上,所述平衡管一端与单向截止阀和油分之间的高压管连通,所述平衡管另一端与低压管连通,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于平衡管上,所述常开电磁阀安装于平衡管上且位于靠近低压管侧,所述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与低压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包括容纳腔、进入接口、排出接口、u形管、回油孔、导向管,所述容纳腔安装于制冷机本体上,所述进入接口安装于容纳腔上方且与低压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排出接口与低压管的靠近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u形管一端与排出接口下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位于进入接口下方,所述回油孔安装于u形管下方,所述导向管向下倾斜安装于进入接口下方且朝向排出接口方向。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在水平方向偏向进入接口和排出接口连线的左方。

优选的,所述回油孔上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回油孔内。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的内壁竖向分布一圈楞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高压管、低压管和平衡管上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安装于高压管、低压管、和平衡管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通过其结构设计,利用平衡管路平衡压缩机两侧的压强差进而减小压缩机启动时的功率,减小压缩机损坏风险;

利用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将压缩机进口的制冷剂液体进行分离,进而防止压缩机液击,利用导向管将低压管中的液态制冷剂直接吹向容纳腔,利用容纳腔的吸附作用将制冷剂中的液体进行分离,避免了现有气液分离装置制冷剂直接击打挡板产生噪音问题,且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的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所示回油孔、滤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冷机本体;2、压缩机;3、低压管;4、高压管;5、油分;6、单向截止阀;7、平衡管;8、手动调节阀;9、常开电磁阀;10、容纳腔;11、进入接口;12、排出接口;13、u形管;14、回油孔;15、导向管;16、滤网;1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高低压平衡管路系统,包括制冷机本体1、压缩机2、低压管3、高压管4、油分5、单向截止阀6、平衡管7、手动调节阀8、常开电磁阀9、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所述压缩机2安装于制冷机本体1上,低压管3与压缩机2吸气端连接,所述高压管4与压缩机2排气端连接,所述油分5安装于制冷机本体1上且连接于高压管4上,所述单向截止阀6安装于高压管4上,所述平衡管7一端与单向截止阀6和油分5之间的高压管4连通,所述平衡管7另一端与低压管3连通,所述手动调节阀8安装于平衡管7上,所述常开电磁阀9安装于平衡管7上且位于靠近低压管3侧,所述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与低压管3连接。通过平衡管7将高压管4和低压管3进行联通平衡压缩机高低压侧的压强,手动调节阀8用于调节平衡管内介质流动速度,油分5用于分离制冷剂中的油质,单向截止阀用于防止制冷剂倒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液分离防液击机构包括容纳腔10、进入接口11、排出接口12、u形管13、回油孔14、导向管15,所述容纳腔10安装于制冷机本体1上,所述进入接口11安装于容纳腔10上方且与低压管3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排出接口12与低压管3的靠近压缩机2的排气端连接,所述u形管13一端与排出接口12下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位于进入接口11下方,所述回油孔14安装于u形管13下方,所述导向管15向下倾斜安装于进入接口11下方且朝向排出接口12方向。通过进入接口11将含有液态制冷剂的介质导入,通过导向管15导向后喷向容纳腔10内壁,利用内壁吸附加上重力作用使得介质中的气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管15在水平方向偏向进入接口11和排出接口12连线的左方。利用此偏向使得介质在容纳腔10内侧呈螺旋状运动,进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态冷却液更好的被容纳腔10内壁吸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油孔14上设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安装于回油孔14内。滤网16用于过滤流回u形管13的油态介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纳腔10的内壁竖向分布一圈楞状结构。楞状结构能够有效对液态介质进行拦截,并起到导流液态介质的作用,使其能快速从容纳腔10内壁下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压管4、低压管3和平衡管7上设有保温层17,所述保温层17安装于高压管4、低压管3、和平衡管7的外表面上。保温层可采用保温棉材质,用于对高压管4、低压管3、和平衡管7进行保温,减小因热量交换造成的制冷效果下降。

实施例:

首先,在制冷机本体1开始制冷时,压缩机2开始工作,在之前压缩机2工作停止时,低压管3内的制冷剂介质会发生冷凝;

压缩机2开始工作时平衡管7上的常开电磁阀9同时受电闭合,压缩机2工作将低压管3中的介质吸入,介质首先从进入接口11进入,通过导向管15导向后介质被吹向容纳腔10的内壁上,在容纳腔10内壁的吸附作用下,液态介质被吸附沉降,气态介质由于导向管15的方向开始在容纳腔10内作螺旋运动,同时气态介质中残存的液态介质被进一步甩到容纳腔10的内壁上;

容纳腔10内壁的楞状结构对液态介质进行拦截;

然后气态介质通过u形管的开口进入后通过排出接口12排出,回油孔14将少量位于底部的油态介质流回到u形管内,随气态介质运动被少量带出排出接口,容纳腔10内的液态介质也在缓慢的蒸发作用下混入气态介质从排出接口排出;

排出接口12排出的介质进入到压缩机2内被压缩,然后通过高压管4进入油分5分离油质,经过单向截止阀6防止倒流,进而进入下一步制冷剂本体1的毛细管环节中;

滤网16起到过滤作用;

通过将液态制冷剂进行分离,使压缩机允许量的液态物进入压缩机2,进而防止了压缩机2的液击。

当压缩机2停机时,常开电磁阀9断电打开,在此之前通过手动调节阀8调节了平衡管7的流量,进而高压管4、低压管3之间被联通,压力从高压侧流入低压侧,进而减小了压缩机2两侧的压强差;

电磁阀9在断电一段时间,如30秒后再次通电闭合,所谓一段时间根据不同的制冷系统的高低压侧的压强差进行调整,当下一次压缩机2断电时,再次重复上述过程;

当压缩机2再次启动时,由于两侧压强差较小,压缩机2不需要较大的启动功率,进而减小了启动功率过大对压缩机2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