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机室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3962发布日期:2020-11-03 23:2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柜机室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柜,具体涉及一种冷柜的机室面板。



背景技术:

一种常见的立式冷柜,其电机和照明灯设于冷柜门上方的机室内,机室的正面均由一整块灯罩板封闭住且灯罩板上未设散热孔,电机和照明灯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一般通过机室后板上的散热孔向外排出,由于机室内的空气无法形成对流,电机和照明灯所产生的热量容易滞留在机室内,导致机室内温度较高,不利于对电机和照明灯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传统机室面板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包括外框及用于将该外框的框口封闭住的灯罩板和散热板,散热板的板面上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方案,灯罩板设于外框的内顶部,散热板设于外框的内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外框为门型框体,灯罩板的顶部及两侧均卡接于外框的内框缘所设的槽口内,散热板的两侧卡接固定于外框内底部,并通过其顶部所设的槽口对接于灯罩板的底部,从而将灯罩板固定于外框内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板的底部与外框的底部相齐平。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板的板面上设有控制器外露孔。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板的底部预留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板的正面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散热板的正面设有一道贯穿其两侧的工艺槽,散热孔设有多个,所有散热孔均设于该工艺槽的一边槽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灯罩板可用于透光,其散热板上的散热孔可与机室后板上的散热孔之间形成空气对流通道,有利于加快机室内电机和照明灯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以实现降低机室内温度、保护电机和照明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包括外框1及用于将该外框1的框口封闭住的灯罩板2和散热板3。

外框1为门型框体,灯罩板2设于外框1的内顶部,其顶部及两侧均卡接于外框1的内框缘所设的槽口内。

散热板3设于外框1的内底部,其两侧卡接于外框1内底部并通过螺钉固定于外框1,其顶部通过其顶面所设的槽口对接于灯罩板2的底部,从而将灯罩板2固定于外框1内顶部。

散热板3的正面设有一道贯穿其两侧的工艺槽3.3,工艺槽3.3的一边槽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1。

散热板3的底部与外框1的底部相齐平。

散热板3的板面上设有控制器外露孔3.2。

散热板3的底部预留有安装孔。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机室的正面,机室内的电机和照明灯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板3上的散热孔3.1与机室后板上的散热孔之间所形成空气对流通道向外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及用于将该外框(1)的框口封闭住的灯罩板(2)和散热板(3),散热板(3)的板面上设有散热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灯罩板(2)设于外框(1)的内顶部,散热板(3)设于外框(1)的内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外框(1)为门型框体,灯罩板(2)的顶部及两侧均卡接于外框(1)的内框缘所设的槽口内,散热板(3)的两侧卡接固定于外框(1)内底部,并通过其顶部所设的槽口对接于灯罩板(2)的底部,从而将灯罩板(2)固定于外框(1)内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散热板(3)的底部与外框(1)的底部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散热板(3)的板面上设有控制器外露孔(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散热板(3)的底部预留有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柜机室面板,其特征在于:散热板(3)的正面设有一道贯穿其两侧的工艺槽(3.3),散热孔(3.1)设有多个,所有散热孔(3.1)均设于该工艺槽(3.3)的一边槽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柜机室面板,该面板包括外框及用于将该外框的框口封闭住的灯罩板和散热板,散热板的板面上设有散热孔;灯罩板设于外框的内顶部,散热板设于外框的内底部;外框为门型框体,灯罩板的顶部及两侧均卡接于外框的内框缘所设的槽口内,散热板的两侧卡接固定于外框内底部,并通过其顶部所设的槽口对接于灯罩板的底部,从而将灯罩板固定于外框内顶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降低机室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永平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