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3835发布日期:2020-11-27 10:0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冷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



背景技术:

半导体冷箱一般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前侧的箱门以及设置于箱体内且用于对储物腔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模块,整体体积较小,常作为车载用冰柜、化妆品冷箱、家用或宾馆用酒柜等。其中,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芯片以及分别设置于半导体芯片两侧的冷端和热端,热端用于放热,冷端从内胆后侧插入储物腔内。为提高冷端冷量在储物腔内的传导速率,现有半导体冷箱通常在储物腔内设置风扇,不仅占用储物容积,而且噪声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700782)公开了一种车用冰箱的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件,该制冷器件的冷端插设于储物腔内且固定有传导件,通过传导件传递冷端的冷量,可使冷量在储物腔内更快扩散。然而,该技术方案中,传导件为铝块,相当于增加了冷端的厚度,不仅容易影响储物腔内物品的放置,而且只有利于加快冷量朝储物腔的中央扩散,而冷量自然下沉容易导致储物腔上下温差大,特别是储物腔上端制冷效果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储物腔内的制冷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所述冷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内胆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内胆具有储物腔,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冷端插设于储物腔内,所述导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储物腔内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板与内胆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冷板包括竖部,所述竖部的上端延伸至储物腔上端并连接有横部一,所述竖部通过紧固件一与冷端相连。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为:导冷板包括竖部和连接于竖部上端的横部一,使得冷端产生的冷量可以依次通过竖部传递至竖部上方的横部一,提高冷量的传导速率同时保障储物腔上端的冷量传输;同时,导冷板与内胆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冷端产生的冷量可通过该间隙流入并汇集在储物腔的上端(即横部一与内胆内壁的间隙),提高储物腔上端的制冷效果,从而显著减小储物腔内的上下温差、提高储物腔内的制冷均匀性。同时,竖部通过紧固件一与冷端相连,可保障导冷板的安装稳固性同时便于导冷板的拆装和更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铝块传递冷量,本专利采用上端延伸至储物腔上端且与内胆之间具有间隙的导冷板传递冷量,显著提高了冷量的传导速率,增加了向储物腔上端传导的冷量,可避免储物腔上端制冷效果差、储物腔内制冷不均匀的问题。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竖部通过紧固件二与内胆相连。提高导冷板的安装稳固性,避免导冷板的晃动对冷量传导的影响,从而确保储物腔内的制冷效果和制冷均匀性。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竖部上开设有供紧固件一穿过的通孔一和供紧固件二穿过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二分别位于通孔一的上下两侧。可确保竖部的受力平衡,保障导冷板的安装稳固性,从而确保储物腔内的制冷效果和制冷均匀性。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导冷板为倒置的l型板。位于导冷板和内胆内壁之间的冷量可沿竖部外壁直接流向横部一外壁,便于导冷板将冷量快速引流至横部一与内胆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加快冷量朝储物腔上端的扩散,提高储物腔内的制冷均匀性。优选地,横部一与竖部连接处呈圆弧导角设置,有利于冷量平滑、快速流向横部一与内胆内壁之间。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竖部的下端延伸至储物腔下端并连接有横部二。横部二与内胆底部之间形成供冷量流过的通道,有利于冷量在储物腔下端的均匀分布,提高储物腔下端的制冷均匀性。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导冷板为匚型板。便于导冷板将冷量快速引流至横部一与内胆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横部二与内胆内壁之间的间隙内,

在上述的半导体冷箱的导冷结构中,所述导冷板为铝板,所述导冷板的厚度为2-6mm。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薄的铝内胆(一般厚度1mm)的结构,导冷板采用较厚的铝板,不仅有利于提高导冷板的安装稳固性,而且可提高冷量的传导速率。优选地,导冷板表面经黑色磨砂处理,形成一层粗糙度较大的氧化铝膜,在提高导冷板的外观美感同时而且提高了导冷板的冷量传递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导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储物腔内且与内胆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的导冷板,不仅可通过导冷板提高冷量传导速率,而且冷量可经导冷板与内胆之间形的间隙流入并汇集在储物腔的上端,提高储物腔上端的制冷效果,提高储物腔内的制冷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取下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导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二中导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内胆;2a、储物腔;3、半导体制冷模块;31、冷端;32、热端;4、导冷板;41、竖部;41a、通孔一;41b、通孔二;42、横部一;43、横部二;5、紧固件一;6、紧固件二;7、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设置于冷箱内,冷箱包括方体状的箱体1,箱体1前侧设有箱门7,箱体1内设有内胆2和半导体制冷模块3,内胆2具有储物腔2a,内胆2呈长方框体状且前侧呈敞口设置,半导体制冷模块3的冷端31从内胆2后侧壁插入储物腔2a,冷端31连接有导冷板4。箱体1和内胆2均为塑料制品,且箱体1与内胆2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本实施例包括设置于储物腔2a内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冷板4,导冷板4包括竖部41,竖部41的上端延伸至储物腔2a上端并连接有横部一42,竖部41和横部一42均为矩形板,竖部41与内胆2后侧壁平行设置,横部一42与内胆2顶壁平行设置,使得冷端31产生的冷量可以依次通过竖部41传递至竖部41上方的横部一42,提高冷量的传导速率同时保障储物腔2a上端的冷量传输,同时有利于保障储物腔2a内的储物空间,便于物品在储物腔2a内的放置。竖部41通过紧固件一5与冷端31相连,可保障导冷板4的安装稳固性同时便于导冷板4的拆装和更换;竖部41通过紧固件二6与内胆2相连,进一步提高导冷板4的安装稳固性,避免导冷板4的晃动对冷量传导的影响,从而确保储物腔2a内的制冷效果和制冷均匀性。导冷板4与内胆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导冷板4与内胆2之间形成可供冷量通过的通道,冷端31产生的冷量可通过该通道流入并汇集在储物腔2a的上端(即横部一42与内胆2内壁的间隙),提高储物腔2a上端的制冷效果,从而显著减小储物腔2a内的上下温差、提高储物腔2a内的制冷均匀性。

竖部41上开设有供紧固件一5穿过的通孔一41a和供紧固件二6穿过的通孔二41b,通孔一41a的数量为四个,通孔二41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孔二41b分别位于通孔一41a的上下两侧,可确保竖部41的受力平衡,保障导冷板4的安装稳固性,从而确保储物腔2a内的制冷效果和制冷均匀性。

导冷板4为倒置的l型板,位于导冷板4和内胆2内壁之间的冷量可沿竖部41外壁直接流向横部一42外壁,便于导冷板4将冷量快速引流至横部一42与内胆2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加快冷量朝储物腔2a上端的扩散,提高储物腔2a内的制冷均匀性。横部一42与竖部41连接处呈圆弧导角设置,有利于冷量平滑、快速流向横部一42与内胆2内壁之间。

导冷板4为铝板,导冷板4的厚度为4mm,不仅有利于提高导冷板4的安装稳固性,而且可提高冷量的传导速率。同时,导冷板4表面经黑色磨砂处理,形成一层粗糙度较大的氧化铝膜,在提高导冷板4的外观美感同时而且提高了导冷板4的冷量传递速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竖部41的下端延伸至储物腔2a下端并连接有横部二43,横部二43与内胆2底部之间形成供冷量流过的通道,有利于冷量在储物腔2a下端的均匀分布,提高储物腔2a下端的制冷均匀性。导冷板4为匚型板,便于导冷板4将冷量快速引流至横部一42与内胆2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横部二43与内胆2内壁之间的间隙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导冷板4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竖板,该竖板与邻近的内胆2左侧壁或右侧壁平行间隔设置,使得竖板与邻近的内胆2内壁之间形成供冷量流过的通道,有利于冷量在储物腔2a的均匀分布,提高储物腔2a下端的制冷均匀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导冷板4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有竖板,该竖板与邻近的内胆2左侧壁或右侧壁平行间隔设置,使得竖板与邻近的内胆2内壁之间形成供冷量流过的通道,有利于冷量在储物腔2a的均匀分布,提高储物腔2a下端的制冷均匀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箱体;2、内胆;2a、储物腔;3、半导体制冷模块;31、冷端;32、热端;4、导冷板;41、竖部;41a、通孔一;41b、通孔二;42、横部一;43、横部二;5、紧固件一;6、紧固件二;7、箱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