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9016发布日期:2021-04-02 09:2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酒柜。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直冷酒柜产品都存在结霜的问题。结霜产生的原因在于直冷酒柜普遍采用板管式蒸发器制冷,蒸发器贴附于柜体内胆的背面,蒸发器的蒸发温度较低,一般低于零下15度,而酒柜的内胆温度一般在1度至18度之间。在较大的温度差下,酒柜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蒸发器表面结霜。而在柜内湿度较大或使用者频繁开关酒柜柜门的情况下,酒柜的结霜情况更加严重。

目前,为解决酒柜结霜问题,市面上的无霜酒柜一般采用风冷系统代替蒸发器,但采用风冷系统的酒柜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无霜酒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柜,其能对酒柜结霜区域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除霜的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酒柜,其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中蒸发器和设置在柜体中的除霜装置,其中,除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照射柜体内的结霜区域的发热灯管,结霜区域具体为蒸发器的表面,发热灯管的照射范围覆盖蒸发器的表面,使得结霜区域温度升高,实现化霜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发热灯管为红外线灯管,红外线灯管发出的远红外线照射到蒸发器的表面,令蒸发器的表面升温。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除霜装置还包括灯罩,灯罩设置在柜体内,发热灯管位于灯罩中,灯罩用于保护发热灯不受外力影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除霜装置还包括反射板,反射板的顶侧与灯罩的顶部内壁连接,反射板用于将发射管发出的热量反射到蒸发器的表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反射板的纵截面形状为向上突起的弧形,能够将红外线灯管发射的红外线直接反射到位于柜体背面的蒸发器上,覆盖在结霜区域。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将反射板的弧度定义为a,则a的范围为180°≤a≤270°,保证各方向的红外线能被反射到结霜区域。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反射板为金属反射板,能够反射热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除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柜体中,控制器与发热灯管电连接,用于控制发热灯管开启或关闭。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化霜温度传感器,化霜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柜体内,化霜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及时将温度数据反馈给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酒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酒柜的柜体内设有除霜装置,除霜装置包括发热灯管,发热灯管对蒸发器表面的结霜区域进行加热,发出的热量直接辐射到结霜层上,使得结霜区域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柜体内的化霜速度。酒柜内安装发热灯管即可除霜,不需要更换整套制冷系统,酒柜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控板、压缩机、化霜温度传感器、柜体温度传感器和发热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内胆;12、外壳;2、除霜装置;21、发热灯管;22、灯罩;23、反射板;3、控制器;4、化霜温度传感器;5、蒸发器;6、压缩机;7、冷凝器;8、柜体温度传感器;9、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酒柜,其包括柜门9和柜体1。

柜门9铰接在柜体1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酒柜。柜门9优选采用玻璃材质,便于使用者观察红酒情况。

柜体1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内胆11位于外壳12内,用于存放红酒。内胆11与外壳12之间设有保温层,有利于内胆11温度保持恒定。

酒柜还包括压缩机6、冷凝器7和蒸发器5,压缩机6、冷凝器7和蒸发器5均位于外壳12内。其中,蒸发器5设置在内胆11的背面,压缩机6设置在内胆11的下方,冷凝器7设置在压缩机6的一侧。本申请中的酒柜通过使用压缩机6、冷凝器7和蒸发器5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6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7。冷凝器7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高压低温的制冷剂被节流后,转变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并进入蒸发器5中。蒸发器5蒸发在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6。蒸发器5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酒柜可以调节柜体1内的温度。

酒柜还包括柜体温度传感器8,柜体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柜体1的内胆11中,用于监测柜体1内部的实时温度。

酒柜还包括主控板,其分别与压缩机6和柜体温度传感器8电连接,能够接收柜体温度传感器8传递过来的数据,并根据柜体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数据控制压缩机6的开启或关闭,以保持柜体1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设定的范围内,使得保持在酒柜内的酒能保持冷冻和恒温。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酒柜还包括除霜装置2,其设置在柜体1中,其中,除霜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发热灯管21,发热灯管21用于照射柜体1内的结霜区域,一般为蒸发器5的表面。发热灯管21的照射范围覆盖蒸发器5的表面。发热灯管21照射并加热结霜区域,加速霜的融化速度,达到化霜的效果。该酒柜通过加装发热灯管21即可实现化霜,酒柜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发热灯管21为红外线灯管,红外线灯管制热惯性小,对箱内温度影响小。远红外线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提升食品安全程度,延长存放食品的保质期。

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灯管21设置在柜体1的内壁顶部。发热灯管21从上而下照射到蒸发器5上的结霜区域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化霜。

对于另一示例,发热灯管21可以设置在柜体1的侧壁上,只需要保证其照射范围能够完全覆盖蒸发器5的表面,使得发热灯管21能够照射到结霜区域即可。

如图2所示,除霜装置2还包括灯罩22,灯罩22设置在柜体1内,发热灯管21位于灯罩22中,用于罩住发热灯管21,能保护发热灯管21不受潮,或不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

灯罩22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其尖角采用倒圆角处理。灯罩22安装在柜体1的内胆11上方。

除霜装置2还包括反射板23,反射板23的顶侧与灯罩22的顶部内壁连接,反射板23用于将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反射到蒸发器5的表面。设置反射板23能够将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集中起来,并将红外线反射到结霜区域,减少能量的损耗和浪费。

反射板23的设置位置是根据发热灯管21的位置而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板23可以固定连接在灯罩22的任意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反射板23的纵截面形状为向上突起的弧形,其便于制造生产、能够将尽量多的热量反射到结霜区域中。

本申请中的反射板23的形状同样是根据发热灯管21的位置而设定,只需保证能够将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准确地反射到蒸发器5的表面即可,其形状不限于此例。

一些实施例中,将反射板23的弧度定义为a,则a的范围为180°≤a≤270°。若反射板23的弧度小于180°,则无法确保大部分的热量能够被反射到指定区域。若反射板23的弧度小于270°,则不仅浪费反射板23的制造材料,同时收窄了热量从反射板23中被反射出去路径,使得部分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被击中在反射板23中,造成反射板23局部温度过高,损耗压缩机6的能耗,不利于酒柜制冷。

反射板23的材料为金属,利用金属板反射热量,达到隔热作用,避免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散失,造成较大的能耗。

在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板23的材料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发射热量的材料,不限于金属。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酒柜还包括控制器3,控制器3与发热灯管21电连接,用于控制发热灯管21开启或关闭。当酒柜通电时,外界电源为酒柜中的压缩机6和控制器3供电。控制器3控制发热灯管21是否与外界电源连通,从而控制发热灯管21是否开启。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器3可以是酒柜原本自带的主控板。

在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控制器3也可以是新增的设置在柜体1内的控制器3。在使用前,工作人员先往控制器3输入设定的程序。

酒柜还包括化霜温度传感器4,化霜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柜体1内,具体设置在结霜区域,也就是蒸发器5表面。

化霜温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3电连接,能够实时监测结霜区域的温度,并及时将温度数据反馈给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该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除霜装置2中的发热灯管21。在酒柜中新增化霜温度传感器4,能够实现闭环控制,全程不需要人工调控,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酒柜可以不包括化霜温度传感器4,通过使用者人为控制控制器3,实现随时除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酒柜的结霜区域为内胆11的背部,与蒸发器5对应的区域。除霜装置2位于内胆11的顶部。除霜装置2包括灯罩22、反射板23和发热灯管21。灯罩22的底侧固定连接在内胆11的顶侧,其罩设在发热灯管21外,用于保护发热灯管21。反射板23的顶侧固定连接在灯罩22的内侧顶部,用于将发热灯管21发出的热量反射到蒸发器5的表面。发热灯管21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可以是酒柜原有的主控板。发热灯管21可以是红外线灯管,其发出的远红外线直接辐射或经反射板23反射到结霜区域,结霜区域温度升高,实现化霜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柜体温度传感器8将实时感应到内胆11的温度数据传输给主控板,当内胆11的温度低于设定值,主控板控制压缩机6停机,制冷循环停止。化霜温度传感器4监测到结霜区域温度低于零度,将数据反馈给主控板,主控板控制除霜装置2启动,发热灯管21通电开启,照射到结霜区域中。当化霜温度传感器4温度感应到除霜区域的温度高于零度时,主控板控制发热灯管21断电,停止工作。当柜体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内胆11温度较高时,主控板控制压缩机6启动,发热灯管21停止工作。若化霜传感器存在故障时,除霜装置2停止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酒柜,其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第一发明构思,采用发热灯管照射到蒸发器表面的方式实现除霜,能够对蒸发器表面进行加热,热量直接辐射到霜层上,化霜速度快。

根据第二发明构思,增加发热灯管即可实现除霜,其成本较低。

根据第三发明构思,发热灯管制热惯性小,对箱内温度影响小,能尽量降低酒柜的能耗。

根据第四发明构思,采用红外灯管发出的远红外线对结霜区域进行加热,远红外线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提升食品安全程度,延长酒类的保质期。

根据第五发明构思,灯罩设置在发热灯管外侧,能够防潮。

根据第六发明构思,除霜装置还包括反射板,反射板能够将发散的热量集中反射到结霜区域。

根据第七发明构思,发热灯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化霜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能够实现开启或关闭发热灯管,实现自动化除霜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