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544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结构的虹吸式净水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本人针对已授权公告的专利(专利号为02215474.4、名称为“一种净水器)的基础上继续研制、改进的一种产品,改进前的产品虽已克服了传统净水器结构的一些缺陷,如传统净水器的滤芯通常都采用水是由上而下流过滤料的滤芯结构,这种结构的滤芯在水由上而下流经滤料时,由于空气密度小,存在于滤料中的空气不会因水的流动而下移,因此当水流过后空气仍滞留在滤料中,无法排出。因此空气的存在则会造成间隙过滤现象、滤料的利用率及水流动稳定性等的问题。而该专利由于采用虹吸过滤式的滤芯结构,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提高了滤料的利用率和净化效果,能称为家用净水器的优选产品。但是,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那是因为该专利的净水器过滤精度不够,有可能存在净化不足、除菌不彻底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虹吸式净水器,它不仅能克服滤料内空气给过滤造成的影响,且同时能确保净化、除菌彻底,出水水质更好的净水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架,隔离架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下桶的出水口处装有出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上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下方,所述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
所述的下滤芯为由粒状滤料内设有圆筒状微孔陶瓷体的复合滤芯。
所述的隔离架设在上桶与下桶之间,其上方具有可供设置上滤芯的凹座,下方具有可供联接下滤芯的圆管体,凹座中央有一突起的圆管体,其上制有联接用的螺纹。该隔离架也可与上桶做成一体。
所述的上滤芯可包括一底部敞开、顶部有出气孔的盖状壳体,壳体中间设有一与凹座上的圆管体联接的芯管,壳体的底部及内上方分别设有下网板及上网板,上、下网板上均有与芯管相配装的中心孔,滤料设在上、下网板间的壳体内;所述的排气装置由芯管及设在壳体顶部一可盖住出气孔的薄膜片和一可对薄膜片定位的透气结构的定位片构成。
所述的下滤芯可包括一壳体,壳体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滤芯上盖和一带有出水孔的滤芯底盖,滤料设在上盖与底盖间的壳体内,滤芯盖的盖部为网格状,中间有通孔,网格上设有丝网,通孔处设有一可供气体排出的气嘴,由该气嘴构成下滤芯的排气装置。
所述的上滤芯内设有一顶部具有罩盖部的内筒,内筒侧部呈透孔网格,网格处设有筒形丝网,所述的圆筒状微孔陶瓷体设在内筒内,在陶瓷体的上部设有闷盖,下部设有透盖。所述的圆筒状微孔陶瓷体可通过下滤芯壳体内的凹槽和卡设在凹槽内的透盖侧部的凸缘而固定在所述的内筒内,而在凹槽与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虹吸式净水器的滤料利用充分、净化效果好、水流动稳定等的优点外,由于采用梯度陶瓷过滤,能彻底去除水中的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离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隔离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梯度陶瓷滤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反映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和气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主要由盖1、上桶2、隔离架4、下桶6、上滤芯3、下滤芯7及出水开关9组装构成,其中隔离架4通过上下桶2、6设在桶体内,将桶体分隔为上部的原水腔和下部的净水腔。该隔离架4的上方具有可供设置上滤芯3的凹座42,下方具有可供联接下滤芯7的圆管体43,凹座42中央有一突起的圆管体41,其上制有联接芯管36用的螺纹。装配时隔离架4直接放在下桶6上,上桶2放在隔离架4上,然后用一与隔离架4联接的螺圈5将上桶2、隔离架4装配成一体。而在上桶2与隔离架4之间设有一密封圈11。本隔离架4也可与上桶2做成一体,与上桶整体注塑成型(如图3所示)。
上滤芯3的结构参照图1、图4,它设在隔离架4上方的凹座42内,为一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它主要包括一壳体33、上、下网板34、37、滤料35、芯管36、定位片31及薄膜片32,其中壳体33为一顶部中央有凸起结构的∩状盖体,凸起中间有一透气孔38。薄膜片32置于凸起上方并盖住透气孔38。该薄膜片32一是可限制原水从透气孔38进入滤芯,二是可让经透气孔38向上走的气顶开该薄膜片32后进入上桶2内。定位片31做成透气结构,设置在壳体33凸起上方,用来对薄膜片32限位,使薄膜片32不会因受气向上顶后而离开,使薄膜片32始终处于定位片31所限制的空间内。滤料35为离子交换树脂,装在壳体33内。上下网板34、37分别设在滤料35的上下方。芯管36位于滤料35中间,与隔离架4的圆管体41螺纹联接。该芯管36与薄膜片32、定位片31构成上滤芯3的排气装置。
使用时原水从上滤芯3底部的下网板37进入,经过滤芯中的离子交换树脂35后,由上网板34出来流入芯管36,由芯管36流入下滤芯7,实现上滤芯3的初级过滤。而滤料内的空气由于虹吸式水流的作用,由透气孔38直接排出。原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后,能去除水中过多的钙镁离子和有毒有害重金属,同时能截留水中的悬浮物,使水的浊度降低。
下滤芯7的结构如图1、图7所示,它装在隔离架4的下方,主要由一阶梯状圆筒形壳体75、滤芯上盖73、丝网72、气嘴71以及滤芯底盖78等构成。壳体75插接在隔离架4下方的圆管体43内,并通过其上的凸缘70和圆管体上的凹槽44以卡扣式结合,结合处设有密封圈10。滤芯底盖78联接在壳体75的尾部,其中间有出水孔781。滤料74采用活性炭,装在壳体75内,滤芯上盖73盖在滤料74上方,滤芯上盖73的外形呈圆柱形,其外侧壁与壳体75内壁接触配合,内部盖部呈凸圆弧面,做成网格状,网格上设有丝网72。盖部的中间有通孔,通孔处装有一气嘴71,可供下滤芯7内的空气排出。
下滤芯7是对从上滤芯出来的水作进一步过滤。原水经上滤芯3过滤后由芯管36流出,经丝网72流经活性炭74,去除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余氯、色、嗅等有害物质。
为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提高出水水质,所述的下滤芯7做成一复合滤芯结构,其内还设有一圆筒状微孔陶瓷体(梯度陶瓷)8。具体结构见图7、图8所示,在下滤芯7的活性炭74中间下部设有一顶部具有罩盖部761的内筒76,内筒侧部762呈透孔网格,在网格处设有筒形丝网77,圆筒状微孔陶瓷体8设置在内筒76内,而在圆筒状微孔陶瓷8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盖有一闷盖81和一透盖83。该圆筒状微孔陶瓷体8通过下滤芯壳体75内的凹槽和卡设在凹槽内的透盖侧部的凸缘而固定在所述的内筒76内,在凹槽与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79。使用时,水经活性炭74过滤后经丝网77由梯度陶瓷82的表层渗透至内层、再由内层渗出至圆筒形梯度陶瓷的中空部84,由中空部84经滤芯底盖的出水孔781进入下桶体6内。梯度陶瓷82能进一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彻底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水中的细菌,确保出水水质。
出水开关9设在下桶的出水口处,它主要由浮子、阀杆及阀座等构成,其中阀杆的端部装有锥形密封垫,阀杆与阀座用固定卡连接。浮子在水浮力作用下,上下浮动带动阀杆,由锥形密封垫实现对阀口的开或关,从而实现净水器的出水或止水功能。
除了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所述的上滤芯除了图4所示结构外,还可做成图5、图6所示的滤芯结构,滤芯中的上网板可以根据壳体的形状及芯管长度等的不同,可作适应性的型式变化,如做成图4所示的平板型,也可做成图5、图6所示的锥型或凸弧型。另外下滤芯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型式,如下滤芯与隔离架的连接除了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方式外,还可采用螺接等的连接方式。下滤芯中的排气装置也可采用由接头、定位片及薄膜片等构成的结构型式。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2、6)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架(4),隔离架(4)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下桶(6)的出水口处装有出水开关(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3)和下滤芯(7),上滤芯(3)设在隔离架(4)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7)设在隔离架(4)的下方,所述的上滤芯(3)和下滤芯(7)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为由粒状滤料(74)内设有圆筒状微孔陶瓷体(8)的复合滤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架(4)设在上桶(2)与下桶(6)之间,其上方具有可供设置上滤芯的凹座(42),下方具有可供联接下滤芯的圆管体(43),凹座中央有一突起的圆管体(41),其上制有联接用的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架(4)与上桶(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构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滤芯(3)包括一底部敞开、顶部有透气孔(38)的盖状壳体(33),壳体中间设有一与凹座上的圆管体联接的芯管(36),壳体的底部及内上方分别设有下网板(37)及上网板(34),上、下网板(34、37)上均有与芯管相配装的中心孔,滤料(35)设在上、下网板间的壳体内;所述的排气装置由芯管及设在壳体顶部一可盖住透气孔(38)的薄膜片(32)和一可对薄膜片定位的透气结构的定位片(31)构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芯(7)包括一壳体(75),壳体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滤芯上盖(73)和一带有出水孔(781)的滤芯底盖(78),滤料(74)设在上盖与底盖间的壳体内,滤芯上盖(73)的盖部为网格状,中间有通孔,网格上设有丝网(72),通孔处设有一可供气体排出的气嘴(71),由该气嘴(71)构成下滤芯的排气装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滤芯(3)内设有一顶部具有罩盖部(761)的内筒(76),内筒侧部(762)呈透孔网格,网格处设有筒形丝网(77),所述的圆筒状微孔陶瓷体(8)设在内筒(76)内,在陶瓷体的上部设有闷盖(81),下部设有透盖(8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虹吸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状微孔陶瓷体(8)通过下滤芯壳体内的凹槽和卡设在凹槽内的透盖侧部的凸缘而固定在所述的内筒(76)内,而在凹槽与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79)。
专利摘要一种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架,隔离架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上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下方,其内设有梯度陶瓷滤芯体,上滤芯和下滤芯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虹吸式净水器的滤料利用充分、净化效果好、水流动稳定等的优点外,由于采用梯度陶瓷进一步过滤,可使净化、除菌更加彻底,出水水质更易得到保证。
文档编号C02F1/44GK2639289SQ0321037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5日
发明者黄樟焱, 张春云 申请人:叶建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