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482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对宾馆、饭店、食品加工等行业产生的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
背景技术
对宾馆、饭店、食品加工等行业产生的污水有效地进行油水分离处理,是使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一般多为隔油池式结构,隔油池式结构的油水分离装置虽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特点,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污水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的动物油脂类杂质,当污水的温度较低时,这些动物油脂类杂质有可能会沉降在隔油池的下部,并随着污水一道排出,由此导致污水排放超标。此外,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率高,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箱体内的缓冲室相通,缓冲室内设有过滤装置,缓冲室的下部设有与加热室相通的第一通液口,加热室内设有温控电加热装置,加热室的下部设有与油水分离室相通的第二通液口,油水分离室内位于第二通液口的前方设有阻流板,油水分离室内的侧壁上倾斜地固定有油水分离板,油水分离板的上方为集油腔,其下方为引水腔,油水分离板的高端设有与集油腔相通的溢油口,其低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出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集油腔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集油腔的一侧设有污油处理装置,污油处理装置包括污油处理室和进油电磁阀,进油电磁阀的进口与集油腔的下部相连,进油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污油处理室相连,污油处理室内的中部设有污油搅拌装置,其顶部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和自动加料装置,污油处理室的底部设有排污电磁阀,排污电磁阀的出口与排污管相连,所述进油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两个所述污油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分别与电器自动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缓冲室、所述加热室、所述油水分离室和所述污油处理室的顶部分别设有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第一通液口处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缓冲室、所述加热室、所述油水分离室和所述污油处理室的顶部分别设有顶盖,所述集油腔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和收油桶,收油桶的顶部设有提手,所述污油液位传感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与现有的油水分离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在使用时,由于在缓冲室内设有过滤装置,并设有加热室,而加热后水中的油脂就会由沉降状的结块物变为漂浮状态,从而有助于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油水分离效率。此外,在加热室的下部设有与油水分离室相通的第二通液口,油水分离室内位于第二通液口的前方设有阻流板,油水分离室内的侧壁上倾斜地固定有油水分离板,油水分离板的上方为集油腔,其下方为引水腔,油水分离板的高端设有与集油腔相通的溢油口,其低端设有排水口,该设计可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器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1和进水管2,进水管2与箱体1内的缓冲室3相通,缓冲室3内设有过滤装置4,缓冲室3的下部设有与加热室5相通的第一通液口,第一通液口处设有过滤网27。在加热室5内设有温控电加热装置15,用于对流过的油、水加热,加热后水中的油脂就会由沉降状的结块物变为漂浮状态,从而有助于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在加热室5的下部设有与油水分离室7相通的第二通液口6,油水分离室7内位于第二通液口6的前方设有一块阻流板8,阻流板8用于改变水流的方向。在油水分离室7内的侧壁上倾斜地固定有油水分离板9,油水分离板9的上方为集油腔11,其下方为引水腔12,油水分离板9的高端设有与集油腔11相通的溢油口10,其低端设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与出水管14相连。当引水腔12内充满液体时,处于漂浮状态的油脂会在浮力的作用下紧贴到油水分离板9的下端面上,并沿着油水分离板9向高端运动至与集油腔11相通的溢油口10处,从溢油口10进入集油腔11。经过脱油的水则由排水口13进入出水管14,并从出水管14流出。为了使引水腔12内能够充满液体,可令出水管14的出水口位置略低于进水管2。此外,在缓冲室3、加热室5、油水分离室7和污油处理室17的顶部分别设有顶盖23,当需要清理缓冲室3、加热室5、油水分离室7和污油处理室17内部的沉积物时,可打开顶盖23,从事相应的清理工作。
在集油腔11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集油腔11的一侧设有污油处理装置,污油处理装置包括污油处理室17和进油电磁阀16,进油电磁阀16的进口与集油腔11的底部相连,进油电磁阀16的出口与污油处理室17相连,污油处理室17内的中部设有污油搅拌装置18,其顶部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和自动加料装置20,污油处理室17的底部设有排污电磁阀21,排污电磁阀21的出口与排污管26相连,进油电磁阀16、排污电磁阀21、两个污油液位传感器19、19′和自动加料装置20分别与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电连接。当集油腔11内积存的油脂等污物达到污油液位传感器19′所在地位置时,污油液位传感器19′给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发出电信号,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令进油电磁阀16打开,油脂等污物通过进油电磁阀16进入污油处理室17,随着进入污油处理室17的油脂等污物不断增多,油脂等污物会触动位于污油处理室17顶部的污油液位传感器19,于是,污油液位传感器19给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发出电信号,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令进油电磁阀16关闭,同时令自动加料装置20开始工作,向污油处理室17内输送一定量的污油处理剂,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同时令污油搅拌装置18开始工作,对污油处理室17内的油脂等污物进行搅拌,搅拌设定的时间后,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令污油搅拌装置18停止搅拌工作,然后令排污电磁阀21打开,将经过处理的油脂等污物经由排污管26排出。
如果箱体1是处于埋在地下的状态,不便于直接连接上述污油处理装置,也可以采用在集油腔11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同时在集油腔11内放置一个收油桶24,收油桶24的顶部设有提手25,并将污油液位传感器19′与报警装置电连接。当集油腔11内积存的油脂等污物达到污油液位传感器19′所在地位置时,污油液位传感器19′给报警装置发出电信号,使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有关人员前来处理。有关人员可将集油腔11内的收油桶24取出,然后利用上述污油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1)和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箱体(1)内的缓冲室(3)相通,缓冲室(3)内设有过滤装置(4),缓冲室(3)的下部设有与加热室(5)相通的第一通液口,加热室(5)内设有温控电加热装置(15),加热室(5)的下部设有与油水分离室(7)相通的第二通液口(6),油水分离室(7)内位于第二通液口(6)的前方设有阻流板(8),油水分离室(7)内的侧壁上倾斜地固定有油水分离板(9),油水分离板(9)的上方为集油腔(11),其下方为引水腔(12),油水分离板(9)的高端设有与集油腔(11)相通的溢油口(10),其低端设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与出水管(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腔(11)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集油腔(11)的一侧设有污油处理装置,污油处理装置包括污油处理室(17)和进油电磁阀(16),进油电磁阀(16)的进口与集油腔(11)的下部相连,进油电磁阀(16)的出口与所述污油处理室(17)相连,污油处理室(17)内的中部设有污油搅拌装置(18),其顶部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和自动加料装置(20),污油处理室(17)的底部设有排污电磁阀(21),排污电磁阀(21)的出口与排污管(26)相连,所述进油电磁阀(16)、所述排污电磁阀(21)、两个所述污油液位传感器(19、19′)和所述自动加料装置(20)分别与电器自动控制装置(2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3)、所述加热室(5)、所述油水分离室(7)和所述污油处理室(17)的顶部分别设有顶盖(2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口处设有过滤网(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3)、所述加热室(5)、所述油水分离室(7)和所述污油处理室(17)的顶部分别设有顶盖(23),所述集油腔(11)内可调整位置地设有污油液位传感器(19′)和收油桶(24),收油桶(24)的顶部设有提手(25),所述污油液位传感器(19′)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口处设有过滤网(27)。
专利摘要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箱体内的缓冲室相通,缓冲室内设有过滤装置,缓冲室的下部设有与加热室相通的第一通液口,加热室内设有温控电加热装置,加热室的下部设有与油水分离室相通的第二通液口,油水分离室内位于第二通液口的前方设有阻流板,油水分离室内的侧壁上倾斜地固定有油水分离板,油水分离板的上方为集油腔,其下方为引水腔,油水分离板的高端设有与集油腔相通的溢油口,其低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出水管相连。由于加热后水中的油脂就会由沉降状的结块物变为漂浮状态,从而有助于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率高,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油水分离器。
文档编号C02F1/40GK2665118SQ20032013152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9日
发明者黄瑞春 申请人:黄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