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95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所配置的蓄电池,所使用的电解液和补充液都需要纯水,目前制造这种纯水的方法有用锅炉加热制做蒸馏水或用离子交换法制得,采用锅炉加热制做蒸馏水的方法现在多采用电力加热,耗电量多,还要用水冷却,耗用冷却水的量也很大,并且要固定安置在室内,要占用一定的室内工作场地。用离子交换法制取纯水,是采用几个交换床由管线串联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放置在地面上。这种装置尺寸较大,也很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须的钢材多,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占用较大的室内面积和空间,给工作场地较小的单位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使用它可减少室内占地面面积,也不需要用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通过管线、阀门串联在一起的离子交换柱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构成,在离子交换柱内装有离子交换树脂,其特殊之处是,(1)支架是平面形的,离子交换柱平行固定在支架上。(2)在离子交换柱上端具有上封头、在其下端具有下封头,在离子交换柱上部具有放气口,放气口装有堵头,在离子交换柱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装有堵头。(3)在管线上安装有反洗阀门和排水阀。(4)在出口管线上串装有流量计。
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在出口管线上安装有电极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1)由于离子交换柱固定在平面形的支架上,支架可以悬挂在墙壁上,不占用室内地面空间,可以提高地面的利用率。(2)离子交换柱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承受的压力大,不易损坏,化学稳定性好,制造出的纯水纯度高,也方便观察交换柱内的情况变化。(3)操作方便,运行安全,处理水时不用电,还可节约用水。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方形不锈钢管焊制平面形支架7,选用直径90毫米长约1.4米的透明玻璃钢管做为离子交换柱4(即交换床),其上下端分别装有上封头8和下封头15,在离子交换柱上部具有放气孔,放气孔通过螺纹装有堵头9,在离子交换柱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螺纹装有堵头13。在本实施例中有3根离子交换柱,在第一根离子交换柱内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第二根离子交换柱内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第三根离子交换柱内装有阳阴离子混合交换树脂。将离子交换柱用卡子5固定在平面支架7上,将阀门1、管线3、活接头6、弯管和第一根离子交换柱上封头相联结,第一根离子交换柱的下封头通过弯管、活接头、阀门、管线等和第二根离子交换柱上封头相联结,第二根离子交换柱的下封头通过弯管、活接头、阀门、管线等和第三根离子交换柱上封头相联结,第三根离子交换柱的下封头通过弯管、活接头、反洗阀门14和出水管12相联结,在出水管12上装有浮子式流量计11和电极插座10。在管线上还安装有进水阀门1和排水阀门2、16。各管线通过卡子固定在平面支架7上,平面支架7悬挂在墙壁上。
处理水时,被处理的水首先通过进水阀门1、管线3进入第一根离子交换柱4内,由第一根离子交换柱下端出来再进入第二根离子交换柱,由第二根离子交换柱下端出来再进入第三根离子交换柱,最后从出水管线12出来,就成为了纯水。为了检测纯水的质量,可在电极插座10内插入电导率仪的电极插头。需要反洗时,关闭反洗阀门14、打开排水阀2调整流程,使水先由各离子交换柱下端进入,从上端通过管线由各排水阀2流出。
本产品适用于汽车运输和维修行业,铁路矿山等需要向蓄电池内添加补充液的单位及大专院校科研实验室。
权利要求1.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通过管线(3)、阀门(14)串联在一起的离子交换柱(4)固定安装在支架(7)上构成,在离子交换柱(4)内装有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是①支架(7)是平面形的,离子交换柱(4)平行固定在支架(7)上;②在离子交换柱(4)上端具有上封头(8)、在其下端具有下封头(15), 在离子交换柱上部具有放气口,放气口装有堵头(9),在离子交换柱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装有堵头(13);③在管线上安装有反洗阀门(14)和排水阀(2);④在出口管线(12)上串装有流量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出口管线(12)上安装有电极插孔(10)。
专利摘要壁挂式蓄电池用水处理装置,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支架是平面形的,离子交换柱平行固定在支架上,在离子交换柱上部具有放气堵头,下部具有出料堵头,在管线上安装有反洗阀门,在出口管线上串装有流量计。其有益之处是,由于离子交换柱固定在平面形的支架上,支架可以悬挂在墙壁上,不占用室内地面空间,可以提高地面的利用率。离子交换柱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承受的压力大,化学稳定性好,操作方便,运行安全,处理水时不用电,还可节约用水。
文档编号C02F103/04GK2883344SQ20062000061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忠明, 孙树立 申请人:孙树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