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811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煤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含煤废水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煤废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煤矿、洗煤厂、焦化厂等输 煤或储煤领域,该设备用于将含煤废水中的煤粉得以回收利用,并使污水 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
现有技术中的该类设备,主要包括斜板沉淀区和物理过滤区,其大多是 采用投入药物以产生沉淀、并过滤的办法达到含煤废水处理的目的;具体 说,此工艺主要是在含煤废水进入设备之前,向废水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 并进入絮凝沉淀区,在絮凝沉淀区通过重力沉降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煤粒, 最后再进入过滤区;
由于煤粒在设备中的沉淀要受到沉淀区的结构、进出水口的布置方式、 水流特性、煤粒比重和粒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和实际运行时很难达 到上述诸多影响因素的最佳工况;而且,通过普通重力沉降,只能去除废 水中大颗粒的煤粒,难以去除废水中的较小颗粒和胶体颗粒,且水中的高 浓度悬浮物会堵塞工艺设备,致使大部分企业对处理后的废水弃之不用, 如需回用,必须经过再处理;
通过调査发现,此工艺处理后的含煤废水出水水质不稳定,不能确保达 标排放。
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仍采用传统的加药 絮凝沉淀过滤工艺。上世纪末开始运用絮凝+膜过滤的方法,其工艺原理相似,处理效果较好,可是,同等规格设备其价格过高,其运行费用高,易 损件、备品备件的采购困难,不适合在我国推广应用。
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适于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处理效果 突出、能耗小、成本低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斜板澄清槽区和自动过滤槽 区,该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子絮凝反应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 区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 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内设置有电子絮凝反应器,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包括 设置在绝缘体上的至少一组正、负极板。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底部或下部设置有排泥口。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中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 区的通水孔。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还包括连接正、负极板的电子控制装 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流转换开关、开关电源和程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该 含煤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先进的电子絮凝器,使电子絮凝法废水处理技术代 替了传统的加药絮凝法废水处理技术,节省了大量的加药设备和药剂费用 的投入;其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单位处理水量能耗低,出 水水质悬浮物含量低,设备抗冲击负荷强;设备有较大的灵活性、调节性, 根据水质、水量的不同,运行时进行调整,同样达到好的处理效果;该装置使含煤废水能够达标排放,从而减轻了水体污染,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再 利用的问题,同时,能使含煤废水中的煤粉得以回收利用,更好的节约不
可再生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絮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斜板澄清槽区 1和自动过滤槽区2;所述斜板澄清槽区1包括有斜板9、集水槽8和排泥 出口 10;所述自动过滤槽区2包括有溢流口 12、反洗出水口 11、出水口 13和多介质滤料14;
该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子絮凝反应槽区3,所述电子絮凝反应 槽区3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1,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3设置有废水进 水口5,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3内设置有电子絮凝反应器4;
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4包括设置在绝缘体45上的至少一组分别连接供 电电源两端的正极板43和负极板44,每块正、负极板均通过一根电源线 42和一只绝缘子41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绝缘体45是一安装正、负极板的 绝缘壳体;
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4根据废水处理能力的不同可做成管道安装型和 投入型,以方便地取出清洗和更换。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3底部或下部设置有排泥口 7。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3中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1的通水孔6。
基于上述,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还包括连接正、负极板电源线的电子 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流转换开关、开关电源和程序控制器;
电子控制装置通过电流转换开关,以控制电流在不同的电极间的流动; 电流转换开关是定时控制的,可根据设备运行的时间自动改变电流的方向; 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市电转换成电极所需的电压;程序控制器使系统根据 进水流量自动运转,实现无人化自动控制并完成各种保护和报警功能。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用正、负电极在安全电压范围内释放电子,打破 废水胶体的电负荷平衡,使其发生絮凝反应,结成大的颗粒而沉淀。
含煤废水进入该装置后,首先流经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在电子絮凝反 应槽区内进行电子絮凝反应,之后进入高效多级斜板澄清区进行低脉动沉 淀,在澄清区采用高效多级斜板澄清器进行沉淀,将大部分煤泥和悬浮物 沉淀至设备底部,经排泥口定时排出,然后,经澄清后的废水再进入高速 自动过滤槽区进行精密过滤,即可得到合格的处理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 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斜板澄清槽区和自动过滤槽区,其特征在于该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子絮凝反应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内设置有电子絮凝反应器,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至少一组正、负极板。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 絮凝反应槽区底部或下部设置有排泥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子絮凝反应槽区中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的通水孔。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 絮凝反应器还包括连接正、负极板的电子控制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 控制装置包括电流转换开关、开关电源和程序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相互连通的斜板澄清槽区和自动过滤槽区,该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子絮凝反应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设置有废水进水口,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内设置有电子絮凝反应器,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至少一组正、负极板;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底部或下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电子絮凝反应槽区中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斜板澄清槽区的通水孔;该含煤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先进的电子絮凝器,使电子絮凝法废水处理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加药絮凝法废水处理技术,节省了大量的加药设备和药剂费用的投入;其具有处理效果突出、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1/463GK201296691SQ20082017645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涛 刘, 史利强, 杨凌云 申请人:信阳华电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