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217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净化的生态浮床,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 是一种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水体受到污染后,一般采用栽种有植物的生态浮床对水中的富营养成分进行吸 收,以净化水体。现有的生态浮床一般用在平原的水体基本不流动的静态水中,它包括用于 栽种植物的浮床体,浮床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床体不会转动。这种生态浮床如果用于山区水 体,则不适于。下面说明其原因。我们知道,山区河床落差较大,在入湖口处的流水通道中流入湖泊中的水有一定 的流速,如果浮床体不转动,生态浮床会对水产生较大的阻力,甚至堵塞流水通道。因此,现 有的生态浮床不能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水流的阻力较小、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 可旋转式生态浮床。本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 浮床体、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体在第一立柱轴向方向上与 第一立柱成滑动连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与第一立柱成转动连接。本生态浮床,由于第一浮床体与第一立柱成转动连接,所以,在水流的作用下,第 一浮床体会绕第一立柱转动,故不会对流入湖泊内的水产生堵塞。另外,山区湖泊中的水在 汛期一般用来发电或泄洪,在枯水季节一般进行蓄水,因而湖泊中的水位变化较大。为了适 应水位上涨或下降,第一浮床体需要在第一立柱轴向方向上与第一立柱成滑动连接,以使 得第一浮床体能够上下浮动。为了使得第一浮床体在水流的作用下转动顺畅,第一浮床体一般设置入湖口处流 水通道中线的一侧。这样就导致该生态浮床对流水通道中线一侧的水的净化作用明显,而 对流水通道中线另一侧水的净化效果不好。为此作为改进,上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 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还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床体、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 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浮床体在第二立柱轴向方向上与第二立柱成滑动连接,在第二立柱 周向上与第二立柱成转动连接;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对设置在入湖口处流水通道中线的 两侧。上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第一浮床体呈圆形或正多 边形,第一立柱通过第一浮床体的中心。最好第一浮床体由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分浮床 体组合而成。上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第二浮床体呈圆形或正 多边形,第二立柱通过第二浮床体的中心。最好第二浮床体由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分浮 床体组合而成。[0009]上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所述第一浮床体与第一 立柱的连接结构是在第一立柱上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套,第一浮床体上固定有第 二滑套,第一滑套穿过第二滑套。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套接的结构,可以增大第一浮床体相 对于第一立柱的上下浮动长度。为了不使得第一立柱露出第一浮床体,第二滑套的上端与 第一浮床体上表面平齐。

图1是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在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示意图(高水位);图2是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在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示意图(低水位);图3是第一浮床体、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立柱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的第一浮床体、第二滑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它包括漂浮在 水面上的栽种有植物9的第一浮床体1、第二浮床体11、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流水通道 5的中线6左、右侧的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12。第一浮床体1、第一立柱2的连接结构与第 二浮床体11、第二立柱12的连接结构相同。下面仅描述第一浮床体1、第一立柱2的连接 结构。参见图4,第一浮床体1呈圆形,由六个沿径向等分的、以连杆7相互连接的分浮床 体3组成。第一浮床体1的圆心处固定有第二滑套4,第二滑套的上端与第一浮床体上表面 平齐;六个沿径向等分的分浮床体3均与第二滑套4固定连接。参见图3,第一滑套8可上下滑动的套装在第一立柱2上,第一滑套穿过第二滑套。 第一滑套8与第一立柱2之间、第一滑套8与第二滑套4之间在第一立柱轴向方向上均成 滑动连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均成转动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床体,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体在第一立柱轴向方向上与第一立柱成滑动连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与第一立柱成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其特征是 它还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床体、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浮 床体在第二立柱轴向方向上与第二立柱成滑动连接,在第二立柱周向上与第二立柱成转动 连接;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相对设置在入湖口处流水通道中线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其特征是 第一浮床体呈圆形或正多边形,第一立柱通过第一浮床体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其特征是 第一浮床体由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分浮床体组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浮床体与第一立柱的连接结构是在第一立柱上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套, 第一浮床体上固定有第二滑套,第一滑套穿过第二滑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其特征是 第二滑套的上端与第一浮床体上表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水流的阻力较小、用于山区受污染水体入湖口的可旋转式生态浮床。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床体、垂直固定在入湖口处水中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浮床体在第一立柱轴向方向上与第一立柱成滑动连接,在第一立柱周向上与第一立柱成转动连接。
文档编号C02F3/32GK201713384SQ2009202842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何坚, 周亮, 张继彪, 王保忠, 王寿兵, 罗兴章, 郑正 申请人:复旦大学;南京宿根花卉植物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