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818484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修复是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生物修复是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利用水体中原先存在的土著微生物修复污染水体,强化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治理被污染的水体, 具有投入少、能耗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符合建立经济节约型、资源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社会理念。生物促生技术是生物修复的一种,是为受污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以激活污水中土著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人工强化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达到高效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目的。生物体都需从外部环境摄取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即是降解污染物的过程,其需要的营养物包括碳源、能源、氮源、 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要素。碳源构成了细胞的骨架,行生物降解的异养菌可利用多种有机物;能源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对各种异养菌来说,不少碳源也是能源,这些有机物具有双重的营养功能。氮源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某些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是利用硝酸盐氮作为末端电子受体。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的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其组分含有维生素、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它们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多维生素是组成各种酶的活性基的成分,没有它们,酶失去作用,辅酶能能提高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率。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和酶的结构物质,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脂肪酸是合成细胞膜类脂的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除需要氮素以外还需要如磷、硫、钾、镁、钠等无机元素,磷是核酸、ATP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硫是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成分。因此,营养物的缺乏常常是水体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主要限制因子,向水体投加部分营养物质或富含生长因子的生物促生制剂,能有效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典型的生物促生剂一般含有有机酸、细胞分裂素、生物培养物、多糖、天然荷尔蒙、 酶、天然表面活性剂、毒性缓冲剂、微量元素等。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加入生物促生剂,能促进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促使微生物在较差环境中快速大量地生长,形成良好的菌胶团,从而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改善废水处理效果。同时,生物促生剂还能增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通过延长食物链和提高食物链的循环效率,使多种微生物更有效地协同发挥作用,更彻底地降解污染物,并提高系统耐负荷冲击能力。最早大规模应用生物促生技术的是1989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当地海域受到大面石油污染后的治理实践证明,生物修复的方法效果最好,在投加了特殊的氮、磷等营养盐后,能够促进了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净化效率。生物促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污手段,代表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生物技术形态和技术理念,具有技术先进、经济节能(无基建、无动力消耗、投入少)、管理方便(操作简单、 无复杂的辅助设备、无需专门的人员配备)和安全可靠(利用并强化污染物质降解的自然规律,在治污同时不增加别的污染形式)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存储方便、成效较好、应用广泛的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酵母膏48-65;氨基酸25-36;维生素10-17;细胞分裂素0.8-4;氯化钠1-7;微量元素0.06-0.1。所述的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色氨酸、赖氨酸或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H。所述的细胞分裂素包括6-苄基嘌呤、6糠基-腺嘌呤或玉米素。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锰、铜、锌、钙或铁等。一种生物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酵母膏48-65,氨基酸25-36,维生素10-17,细胞分裂素0. 8-4,氯化钠1-7,微量元素0. 06-0. 1 ;(2)将上述组分加入到蒸馏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开启搅拌装置搅拌2_4h ;(3)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中静置4- ;(4)将静置后的混合溶液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生物促进剂,将生物促进剂趋光密封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该生物促进剂无毒且不含菌种,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营养成分有有机酸、生物酶、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将该生物促进剂投入污水中,能促进微生物生长,激活有益微生物的活性,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2)用于配制生物促进剂的原料价廉易得;(3)配制生物促进剂的过程简便,生物促生剂保存时间长且存储方便;
(4)使用生物促进剂的过程简单,可采用人工投加,无需能耗,不增加辅助设施,无任何基建投入,充分利用原有污水处理设施;(5)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投加生物促生剂作为污水处理的辅助工艺,处理成本低, 每吨污水增加的成本仅为0. 4-0. 7元,而对难降解、有恶臭、泡沫多、污泥膨胀显著的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处理系统的总体效率和经济性;(6)可用在所有利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工艺上,应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生物促进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含量备料酵母膏48kg、氨基酸36kg、维生素H 10kg、细胞分裂素0. meg、氯化钠1kg、微量元素0. 1kg,酵母膏富含生长因子包括胆碱为lmg/g,烟酸为0. 3mg/g ;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色氨酸;细胞分裂素为6-苄基嘌呤;微量元素包括锰、铜、 锌;(2)将上述组分加入到蒸馏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开启搅拌装置搅拌池;(3)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中静置4h ;(4)将静置后的混合溶液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生物促进剂,将生物促进剂趋光密封。该生物促进剂无毒且不含菌种,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营养成分有有机酸、生物酶、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将该生物促进剂投入污水中,能促进微生物生长,激活有益微生物的活性,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用生物促生剂处理污水前,先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量确定投加生物促生剂的量,然后将原液稀释10-20倍,在生化处理系统的进水口处滴加,利用该生物促生剂处理上海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流程为原污水-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出水水质基本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级排放标准。在初沉池进水处滴加一定量的经过20倍稀释的生物促生剂,通过检测进出水水质指标,并对比未加入生物促生剂的污水处理水质指标,考察生物促生剂对污水处理系统水质的影响。水质指标如表1,表2所示。表1未加入生物促生剂的污水处理系统进出水水质指标
权利要求
1. 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 色氨酸、赖氨酸或谷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分裂素包括6-苄基嘌呤、6糠基-腺嘌呤或玉米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锰、铜、 锌、钙或铁等。
6.一种生物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促进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酵母膏48-65、氨基酸25-36、维生素10-17、细胞分裂素0.8-4、氯化钠1-7、微量元素0.06-0.1,将上述组分加入到蒸馏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开启搅拌装置搅拌2-4h,再静置4-6h,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即为生物促进剂,趋光密封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料价廉易得,配制工序简便,药剂能长时间稳定保存,采用该生物促生剂作为污水处理的辅助工艺,操作简便,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可用在所有利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工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C02F3/34GK102198980SQ20101013161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尹大强, 马利民, 龚本涛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