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924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电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废水处理已经 成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产业。在各种工业废水中,制浆造纸废水的排放量极大,并且其中 COD (化学需氧量,表示水质污染度的一种重要指标)、B0D (生化需养量,表示水质污染度的 一种重要指标)的浓度较高,若仍旧单一地采用传统的物理法、物化法或生物法对其进行 处理,则不但处理效果较差,而且投资也较大,这将导致企业的运行成本较高。现在,针对制浆造纸废水,国内一般都是采用微电解反应器来对其进行预处理。普 通的微电解反应器的主体结构为一反应池,该反应池中铺设有铁碳填料层,该铁碳填料层 的主要成分为牺牲阳极的铁屑-石墨屑。将分离木素后的废水通入该反应池中,利用铁 屑-石墨屑去除废水中的s2_,以改善活性污泥中絮凝性的亚铁离子,然后再对废水进行生 物曝气处理。该工艺无需添加药剂,操作简便、能耗小,并且处理效果也较好。但是,目前的微电解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在经过一段时间 的运行之后,便会出现填料的结块、板结,并出现沟流等不利现象,这将极大地降低处理效 果,并增加处理成本;二,在对部分地转变为反应废渣的铁碳填料进行定期清理,或是对全 部转变为反应废渣的铁碳填料进行彻底更换时,总是需要将反应废渣从反应池底部运出, 费时费力,这又进一步地增加了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微电解反应器易出现填料 的结块、板结以及易出现沟流,并且反应废渣的清理也耗时耗力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较好 地防止填料出现结块、板结以及防止出现沟流,并且反应废渣的清理操作也非常便捷的微 电解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其 包括一反应池,其特点在于,该微电解反应器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隔板,该隔板将该反应 池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仅在该反应池的 一对相对的端部处相互连通,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均铺设有铁碳填料层;一进水口 和一出水口,均设于该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但分别位于该隔板的两侧。较佳地,该反应池的水平截面为椭圆形,该隔板沿着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延伸。较佳地,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关于该隔板形状对称。较佳地,铁碳填料层仅铺设于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的互不连通的区域中,该 对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处设有至少一个推进方向沿着水流方向的推进器。较佳地,该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该对端部处。较佳地,该反应池的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闭可控的出渣口,该反应池的下方连接有一泥斗,该出渣口连通该反应池的内部空间与该泥斗的内部空间,该泥斗具有至少 一个出渣门。较佳地,该泥斗的形状为一倒置的截锥体。较佳地,该截锥体为一四棱截锥体,该四棱截锥体的顶面覆盖该第一区域和该第 二区域中的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较佳地,该出渣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覆盖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的铁碳填 料层的分布范围。较佳地,该出渣门设于该泥斗的侧面上。较佳地,该反应池的顶部开放。较佳地,该反应池的顶部封闭,该反应池的顶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微电解反应器的反应池结 构进行了改进,使得废水在进入该反应池之后呈环形流动,并保证废水以恒定的流速流经 全部的铁碳填料层分布范围,从而一方面在避免了短流的同时使得废水与铁碳填料之间充 分接触、反应完全,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则有效地减缓、甚至消除了填料的结 块、板结甚至是导致沟流等不利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该反应池下方设计了一用于暂 存反应废渣的泥斗,利用该泥斗便可以更加便捷地对反应废渣进行定期清理。此外,本实用 新型的该微电解反应器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高效稳定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该微电解反应器的俯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微电解反应器包括一反应池1,在该反应池1中设有 一竖直的隔板2。将该隔板2设计在该反应池1的中部,即沿着图1纸面内的竖直方向观察 时,该隔板2的两端并不与该反应池1的一对相对的端部11和12相接触。该隔板2将该 反应池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一第一区域A和一第二区域B,其中图1中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 隔板2的虚拟延长线,即该隔板2以及该隔板2两端的虚拟延长线将该第一区域A与该第 二区域B分隔开来,这也就意味着,该第一区域A与该第二区域B在设有该隔板2的区域中 互不连通,但在该端部11和12处则相互连通。该第一区域A和该第二区域B中均铺设有 铁碳填料层,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例如图1中的矩形范围3所示。在该端部11或该端部12处还设有一进水口 4和一出水口 5,图1中所示的为该进 水口 4和该出水口 5均设于该端部12处的情况,并且该进水口 4和该出水口 5应当分别位 于该隔板2的两侧,准确地说,是位于该隔板2的虚拟延长线的两侧。废水从该进水口 4进入该反应池1之后,首先在该第一区域A中流动,并与该第一 区域A中的铁碳填料发生反应,而后进入该第二区域B,并与该第二区域B中的铁碳填料发 生反应,最后在完成了一周的环形流动之后从该出水口 5离开该反应池1。在该进水口 4处 的水压作用下,废水将在该反应池1中以恒定的流速流动,并与全部的铁碳填料发生充分 反应,同时还将对铁碳填料的结块、板结产生阻止作用。[0024]为了使该反应池1不具有任何死角,从而避免铁碳填料在水流的带动下进入死角 并在死角处发生堆积,最好将该反应池1的形状设计为椭圆形,此时为了保证废水能够在 较长的流动路径上保持与铁碳填料的接触反应,最好如图1所示地将该隔板2设计为沿着 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延伸。另外,该第一区域A与该第二区域B最好能够关于该隔板2形状对称,这样将可以 保证废水在该第一区域A中的流速能够稳定地与在该第二区域B中的流速相同,从而使得 废水能够以同样的反应效率均勻地与全部的铁碳填料发生充分反应。为了更好地引导并推动废水沿着上述的环形路径流动,还可以在该端部11或该 端部12处设置至少一个推进器6,最好可以在该端部11和该端部12处各设置至少一个推 进器6,图1所示的即为在该端部11和该端部12处各设置了一个推进器6的情况。设于该 端部11处的该推进器6的推进方向为沿着图1中从右至左的方向,引导并推动废水从该 第一区域A向该第二区域B流动。设于该端部12处的该推进器6的推进方向为沿着图1 中从左至右的方向,引导并推动废水从该第二区域B向该第一区域A流动。当然,在该端部11和/或该端部12处设有该推进器6时,为了避免该推进器6对 铁碳填料产生不必要的搅动,如图1所示地,此时在该第一区域A和该第二区域B中,铁碳 填料层应当仅铺设于该第一区域A与该第二区域B的互不连通的区域中。另外,考虑到对该反应池1中的反应废渣的定期清理,还可以在该反应池1的下方 紧密地连接一泥斗7,该泥斗7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1中的虚线部分所示。此时,相应地在 该反应池1的底面上开设至少一个出渣口(图中未示),该出渣口将该反应池1的内部空 间,准确地说,是将该第一区域A和该第二区域B中的铁碳填料层与该泥斗7的内部空间连 通起来。在该微电解反应器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控制该出渣口处于关闭状态,而当需要对该 反应池1中的反应废渣进行定期清理时,便控制该出渣口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得反应废 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从该反应池1中掉落至该泥斗7中,由此,该泥斗7便构成一反应 废渣暂存空间。再为该泥斗7设计至少一个出渣门(图中未示),便可以方便地将暂存于该 泥斗7中的反应废渣运出该微电解反应器,其中,为了使得运出反应废渣的操作能够更加 便捷,最好将该出渣门设于该泥斗7的侧面上,相较于将该出渣门设于该泥斗7的底面处的 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该出渣门的设计将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足够方便的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对该泥斗7的形状不做限制,但较佳地可以将该泥斗7设计为一倒置 的截锥体。图1中所示的便为该泥斗7采用一倒置的四棱截锥体结构的情况,此时,该四棱 截锥体的顶面覆盖该第一区域A和该第二区域B中的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若是有需要定期地对已经全部转变为反应废渣的铁碳填料进行彻底的更换,也可 以较佳地将该出渣口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并且使得该两个出渣口的面积分别覆盖该第一区 域A和该第二区域B中的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这样一来,当需要执行铁碳填料的定期 更换时,便可以直接打开该两个出渣口,一次性地、高效地使全部的铁碳填料全部进入该泥 斗7中,以待此后运出该微电解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对该反应池1的顶部设计不做限制,只要留出可供定期地向该反应池 1中补充铁碳填料的通道即可。例如,该反应池1的顶部可以是完全开放的;或者,也可以 将该反应池1的顶部设计成封闭的,然后在该封闭的顶面上开设至少一个用于补充铁碳填 料的进料口。[00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微电解反应器使得废水在进入该反应池之后呈环形流 动,一方面在避免了短流的同时使得废水与铁碳填料之间充分接触、反应完全,极大地提高 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则有效地减缓、甚至消除了填料的结块、板结甚至是导致沟流等不利 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使得反应废渣的定期清理操作更加便捷。此外,本实用新型 的该微电解反应器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高效稳定的优点。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 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其包括一反应池,其特征在于,该微电解反应器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隔板,该隔板将该反应池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 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仅在该反应池的一对相对的端部处相互连通,该第一区域和该第 二区域中均铺设有铁碳填料层;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均设于该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但分别位于该隔板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池的水平截面为椭圆形,该 隔板沿着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关于 该隔板形状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铁碳填料层仅铺设于该第一区域 和该第二区域的互不连通的区域中,该对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处设有至少一个推进方向 沿着水流方向的推进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 该对端部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池的底面上开设有至少 一个开闭可控的出渣口,该反应池的下方连接有一泥斗,该出渣口连通该反应池的内部空 间与该泥斗的内部空间,该泥斗具有至少一个出渣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泥斗的形状为一倒置的截锥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截锥体为一四棱截锥体,该四棱 截锥体的顶面覆盖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的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渣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覆盖 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的铁碳填料层的分布范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出渣门设于该泥斗的侧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池的顶部开放。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池的顶部封闭,该反应 池的顶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其包括一反应池,该微电解反应器还包括一竖直设置的隔板,该隔板将该反应池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仅在该反应池的一对相对的端部处相互连通,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均铺设有铁碳填料层;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均设于该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但分别位于该隔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该微电解反应器能够较好地防止填料出现结块、板结以及防止出现沟流,并且对反应废渣的定期清理操作也非常便捷。
文档编号C02F1/461GK201896085SQ20102066281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王炜 申请人:上海洗霸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