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及灯笼式生物滴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936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及灯笼式生物滴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处理污水的生物膜法中的生物滤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及灯笼式生物滴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可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将污水喷洒在由粒状介质(石子等)堆积起来的滤料上,污水从上部喷淋下来,经过堆积的滤料层,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将污水净化,供氧由自然通风完成的,氧气通过滤料的空隙,传递到流动水层、附着水层、好氧层。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各地严格的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因此停工后再使用启动速度快,生物滤池缓冲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运行采用全自动控制,非常稳定,无须人工操作。易损部件少,维护管理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视是否有机器发生故障。生物滤池的池体采用组装式,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增加处理容量时只需添加组件,易于实施;也便于气源分散条件下的分别处理。此类过滤形式的生物滤池能耗低。因为以上的优点,生物滤池至今仍大量应用在污水处理方面。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填料容易堵塞, 脱落的生物膜易造成填料间的孔隙堵塞而导致出水不能达标甚至系统瘫痪;二是滤池内部的溶氧不够,导致滤池中间的生物膜活性不够,处理效果受到影响出现出水不能稳定达标; 三是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及灯笼式生物滴滤池,以克服传统生物滤池的容易堵塞、供氧不足、脱氮除磷效果差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包括一框架,框架内悬吊有若干成串的生物填料球。所述生物填料球为散装填料灌装成球,球体直径不小于2cm,球体如同灯笼连接成
串ο本实用新型的灯笼式生物滴滤池,包括进水调节池、循环水池、沉淀池、至少一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所述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设在循环水池内,在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的上方设有滴滤布水器,在水调节池和滴滤布水器之间设有输水装置,在循环水池与沉淀池和进水调节池之间分别设有出水管和回流水装置。所述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为多组并联设在一个循环水池内,所述循环水池为多个相互串连,前一个循环水池用另外设置的输水装置与后一个循环水池内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上方的滴滤布水器相连,最后一个循环水池通过回流水装置与所述进水调节池相连。[0009]本实用新型在于将原来生物滤池的散装填料灌装成球,再将各球串成灯笼形式, 成串成组的挂于填料架上。当污水经布水器滴滤流过灯笼式生物滤池填料时,微生物好氧菌在各大直径的球型外表面及内部填料生长、分布,因串接的球型填料之间孔隙较大,自然通风即可供氧至填料各区域,完全可满足系统内部供氧的需要。同时大孔隙可防止生物膜脱落导致的孔隙堵塞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调节池,2、2'灯笼式生物填料球,3第一输水管,3'第二输水管,4第一提升泵,4'第二提升泵,4"输送泵,5沉淀池,6框架,7 —级循环水池,7' 二级循环水池,8回流管道,9 一级滴滤布水器,9' 二级滴滤布水器,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包括一框架6,框架6内以挂件形式悬吊有若干成串的灯笼式生物填料球2,生物填料球为散装填料灌装成成型的实心或镂空的球体,球体直径不小于2cm,球体如同灯笼连接成串。本实用新型的灯笼式生物滴滤池为两级处理工艺设施,包括一个进水调节池(或厌氧池、缺氧池)1、第一、第二两个循环水池7、7'、一个沉淀池5、两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两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分别设在一级、二级两个循环水池7、7'内,一级、二级循环水池相互串连7、7',在两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的上方分别设有一级、二级滴滤布水器9、9',在水调节池1和一级滴滤布水器9之间设有由第一提升泵4和第一输水管3组成的第一输水装置,一级循环水池7用由第二提升泵4'和第二输水管3'组成的第二输水装置与二级循环水池7'内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上方的二级滴滤布水器9'相连,在二级循环水池7 ‘与沉淀池5和进水调节池1之间分别设有出水管10和由输送泵4 “ 和回流管道8组成的回流水装置。污水经进水调节池1经提第一提升泵4提升到一级滴滤布水器(或布水槽)9,再经一级滴滤布水器9滴滤到灯笼式生物填料球2上,经一级循环水池7的缺氧状态由第二提升泵4'提升进入二级循环,污水经二级循环水池7'内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上方的二级滴滤布水器9'滴滤到灯笼式生物填料球2'上后,再经由输送泵4"回流到污水调节池1 (或厌氧池、缺氧池),多余的水量从二级循环水池7'的出水管10流至沉淀池5。本实用新型的灯笼式生物滴滤池,视水质情况每级可分布不同数量的单元模块, 也可视水质情况增加处理级数。每级内部采用单元模块并联方式,级与级之间的循环水池则可采用更多数量相互串连。末级的出水按一定回流比回流至前端调节池(或厌氧池、缺氧池)。
权利要求1.一种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框架内悬吊有若干成串的生物填料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球为散装填料灌装成球,球体直径不小于2cm,球体如同灯笼连接成串。
3.一种灯笼式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调节池、循环水池、沉淀池、至少一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所述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设在循环水池内,在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的上方设有滴滤布水器,在水调节池和滴滤布水器之间设有输水装置,在循环水池与沉淀池和进水调节池之间分别设有出水管和回流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笼式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为多组并联设在一个循环水池内,所述循环水池为两个或多个相互串连,前一个循环水池用另外设置的输水装置与后一个循环水池相连,最后一个循环水池通过回流水装置与所述进水调节池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及灯笼式生物滴滤池,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包括一框架,框架内悬吊有若干成串的生物填料球。灯笼式生物滴滤池包括进水调节池、循环水池、沉淀池、至少一组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所述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设在循环水池内,在灯笼式生物填料单元模块的上方设有滴滤布水器,在水调节池和滴滤布水器之间设有输水装置,在循环水池与沉淀池和进水调节池之间分别设有出水管和回流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因球型填料之间孔隙较大,完全可满足系统内部供氧的需要。同时大孔隙可防止生物膜脱落导致的孔隙堵塞情况,可以克服传统生物滤池的容易堵塞、供氧不足、脱氮除磷效果差等的不足。
文档编号C02F3/10GK201971676SQ20102067649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新平 申请人:湖南海尚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