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438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流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潜流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了对污水污泥的混合液进行充氧及混合,有利于对污水进 行生化处理;在水产养殖中,为了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及提高水体中水流的对流程度和均勻 水质;在水利工程中,为了防止湖、池、河川冻结,需加强上下水流的对流提高水体的活性等 等场合都要用到增氧机。目前,主要在用的增氧机主要有二类型式,即喷水式和水面曝气叶 轮式。前者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潜入水下的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让喷散的水滴和空气接触混 和,使水滴里溶入空气后落回水面,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后者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刚好浸没 于水面的曝气叶轮的高速旋转,搅动水面的水和空气接触混和,使有更多的空气溶入水中, 从而提高水中的含氧量。根据实际使用和更一步研究,发现上述二种类型的增氧机尚有以 下二方面的改进余地。一是在使空气溶入水里的过程中,没有对空气和水加压,相反在喷射 的出口处和搅散的瞬间,水流所受到的压力的增减梯度为负值,而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跟它们所受到的压力正相关的,这就造成增氧的效率较低;二对水体的增氧作业,都是在有 限范围的水体表面进行,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在水平,尤其是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很不均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流式增氧机,克服目前的增氧机的增氧效率较 低,使水体的溶解氧在水平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很不均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变速箱、浮筒、支臂、轴流式叶轮,设有布水盘,所述布水 盘由支架固定于所述支臂上,在所述布水盘的下方装有至少一支潜流管,所述潜流管的进 水口设于所述布水盘的上表面,其出水口深入水下。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刚好浸没于 水面的轴流式叶轮把水面的水和空气混合后,推向所述布水盘,再通过所述潜流管分散到 水体中。由于所述轴流式叶轮的推力作用,流过所述潜流管的水气混合体受到大于大气压 的压力,使得空气能更多更快地溶入水中。由于所述潜流管的出水口深入水下,使得水体中 的溶氧度在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勻。为了使水体在水平方向的溶氧度分布也较均勻,所述潜流管外围一圈的出水口由 径向向外弯曲成水平方向。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增氧效率,有利于节能;使水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溶氧度分布较均 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电动机,2、变速箱,3、浮筒,4、支臂,5、轴流式叶轮,6布水盘,7、潜流管,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首先,应根据附图把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水面上,把电动机1接通电源,同时,根据 本技术领域的常识,调整轴流式叶轮5浸入水中的深度,一般应把轴流式叶轮5的叶片的上 边浸入水面30毫米至40毫米之间,能够达到最佳的气水混合效果。一切准备步骤完成后, 即可开机,当电动机1开动后,通过变速箱2使轴流式叶轮5高速旋转,把水面的水和空气 的混合体推向布水盘6,布水盘6把所受到水气混合体经过进一步的均压混合后分配给装 于其上的潜流管7。水气混合体自从被轴流式叶轮5推动开始,就有很多氧气溶入水中,当 进入潜流管7后,由于压力进一步增大,便使更多的氧溶入水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潜流管 7的新型布设,使从潜流管7的出口流出的溶有大量氧气的水流,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 比较均勻地分散于水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潜流式增氧机,包括电动机、变速箱、浮筒、支臂、轴流式叶轮,其特征是,设有布 水盘,所述布水盘由支架固定于所述支臂上,在所述布水盘的下方装有至少一支潜流管,所 述潜流管的进水口设于所述布水盘的上表面,其出水口深入水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式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潜流管外围一圈的出水 口由径向向外弯曲成水平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流式增氧机,属于增氧机技术领域,旨在克服目前的增氧机的增氧效率较低,使水体的溶解氧在水平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变速箱、浮筒、支臂、轴流式叶轮,设有布水盘,所述布水盘由支架固定于所述支臂上,在所述布水盘的下方装有至少一支潜流管,所述潜流管的进水口设于所述布水盘的上表面,其出水口深入水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水利工程中对水体的增氧工作。
文档编号C02F3/12GK201932950SQ2011200007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宣伯民 申请人:宣伯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