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438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回收的系统,尤其涉及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纺织行业废水的成份、性质和色度随织物性质而异,也随所使用的染料种 类、数量以及其它化学药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为油剂含量较多、废水可生化性差等, 一般以无机物污染为主,其中废水中的油剂对于环境的污染加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入 农田或水体都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的方法(公开 号CN101085695A),其包括如下步骤分类将排放的废水分类为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 水两类集装;高浓度废水前置处理气浮物化将集装的高浓度废水经过气浮物化形成低 浓度废水和浓悬浮液;澄清分层浓悬浮液经过澄清分层形成低浓度废水和固相悬浮液, 澄清分层聚合剂为碱式氯化铝;压滤固相悬浮液经过自压压滤分离成低浓度废水和排放 污泥;PH调节和生化处理低浓度废水进入PH调节蓄水池进行常规PH调节后再进行常规 生化处理,分离成初级排放水和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经过自压压滤分离成排放污泥和压滤 废水,压滤废水回入PH调节蓄水池再处理;化学处理初级排放水经过加药釜、反应釜、净 水釜形成终级排放水,加药釜加入的化学处理药剂为次氯酸钠或碱式氯化铝;化学处理中 的加药釜装有加热装置,加热形式可以是太阳能、蒸汽或电加热。化学处理中的反应釜可以 是4个组成,反应釜和净水釜之间增加过滤釜,过滤釜可以是2个,过滤填料为卵石、石英砂 和活性炭;自压压滤是将活性污泥灌入编织袋内,通过活性污泥自重压滤将废水滤压出编 织袋外形成排放污泥。但这种废水处理方法过于烦杂,无法使用于大部分纺织行业的废水 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超滤器和回用水箱,废水收集池后连 接有第一增压泵,第一增压泵后连接有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后连接所述超滤器,超滤器 后连接有第二增压泵,第二增压泵后连接有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清水出口连接回用 水箱浓水出口连接电催化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使得难以被处理的纺织业的废水得以被本实用新型所处理。 通过反渗透装置可滤出大部分的清水,将浓缩的废水通过电催化装置,可将废水彻底降解。 电催化装置的原理是电解水阳极产生羟基自由基,阴极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沉降,然后通 过羟基自由基去攻击有机污染物的共价键使之断裂,从而将纺织废水中存在的难降解的有 机污染物彻底降解。阳极反应如下H20— · OH + H+ + e。在阳极产生的H+在静电力作用下转移到阴极附近的溶液中,阳极产生的e随着电流转移到阴极,继而继续在阴极进一步参与金属离子的析出反应,发生的反应如下 Mn++ne - M I (Μ为正η价金属)。而H+作为催化剂,加速该反应的进行。情况可能如下,H+ + e — · H,而· H将电子传递到离阴极较远区域的金属离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超滤器和第二增压泵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水箱反渗 透装置的浓水出口有两个,另一个浓水出口连接到所述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的设置便于反渗透装置生产的浓水进一步的浓缩,以提高电催化装 置的反应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催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反应室,反应室 内设有两电极,一电极由设于反应室中间的可旋转的电极轴和套接在电极轴上的沉积筒组 成,所述沉积筒与所述电极轴电连通,另一电极绕所述沉积筒周向地设置在反应室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反应室有两个,所述另一电极插接在反应室的内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两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00 35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它还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 在壳体上,并与反应室连通;在所述电极轴位于所述沉积筒下方的轴身上密封连接有法兰 和隔离盘,在所述电极轴位于隔离盘下方的轴身上还设置有皮带或齿轮接入点,它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通过所述隔离板与反应室隔离,该电机与所述皮带或齿 轮接入点通过皮带或齿轮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极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帽,轴帽上开有螺孔,所 述沉积筒通过螺栓和所述螺孔固定在电极轴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极轴下端电连接有一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 包括导电室、密封隔板、覆盖在密封隔板上的保护液和伸入导电室的电接入端和电输出端, 导电室中充满导电液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彻底降解纺织业的废水;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催化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废水收集池,2-第一增压泵,3-保安过滤器,4-超滤器,5-第二增压泵, 6-反渗透装置,7-回用水箱,8-电催化装置,11-壳体,12-反应室,13-电极轴,14-沉积筒, 15-进水口,16-出水口,17-法兰,18-隔离盘,19-电机,20-轴帽,30-导电组件,301-导电 室,302-密封隔板,303-保护液,304-电接入端,305-电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所示,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它包括废水收集池1、超滤器4和回用水 箱8,废水收集池1后连接有第一增压泵2,第一增压泵2后连接有保安过滤器3,保安过滤 器3后连接所述超滤器4,超滤器4后连接有第二增压泵5,第二增压泵5后连接有反渗透 装置6,反渗透装置6的清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7浓水出口连接电催化装置8。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催化装置8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 电催化装置8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电极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极由沉积筒 14套接在电极轴13形成,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电催化装 置8包括壳体11、进水口 15和出水口 16,壳体11内设置反应室12,所述进水口 15和出水 口 16设置在壳体11上,并与反应室12连通。壳体11的尺寸为1130mmX580mmX995mm。 所述反应室12有两个,每个反应室12内设有两电极。每个反应室12的尺寸均为 460mmX460mmX430mm。第一反应室中的阴极由设于反应室中间的可旋转的电极轴13和 套接在电极轴13上的沉积筒14组成,阳极绕所述沉积筒14周向地插接在反应室内壁,阳 极为方形,阴极为圈形,因此极间距不是一个定值,最大极间距约为200mm,最小极间距约为 105mm。第一反应室中的阳极插接在第一反应室的内壁上,它是以金属钛为基体,而且钛层 外还覆有SnO2-Sb2O3-Mr^2中间层,中间层外还有H3O2-MnO2-PTFE活化层。第二反应室中的 阳极由设于反应室中间的可旋转的电极轴13和套接在电极轴13上的沉积筒14组成,阴极 绕所述沉积筒周向地插接在反应室内壁,极间距与第一反应室中相同,第二反应室中,沉积 筒14即为阳极,并且沉积筒14上镀覆有金属钛,而且钛层外还覆有SnO2-Sb2O3-Mr^2中间 层,中间层外还有I^bO2-MnO2-PTFE活化层。所述电极轴13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帽20,轴帽20 上开有螺孔,所述沉积筒14通过螺栓和所述螺孔固定在电极轴13上,沉积筒14与所述电 极轴13电连通。在所述电极轴13位于所述沉积筒14下方的轴身上密封连接有法兰17和 隔离盘18。在所述电极轴13位于隔离盘18下方的轴身上设置有齿轮接入点。它还包括电 机19,所述电机19设置在壳体11内部并通过所述隔离盘18与反应室12隔离,该电机19 通过啮合齿轮与所述齿轮接入点连接。所述电极轴13下端电连接有一导电组件30,所述导 电组件30包括导电室301、密封隔板302、覆盖在密封隔板302上的保护液303和伸入导电 室301的电接入端304和电输出端305,导电室301中充满导电液体。
权利要求1.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1)、超滤器(4)和回用水箱(8),其特征 在于废水收集池(1)后连接有第一增压泵(2),第一增压泵(2)后连接有保安过滤器(3), 保安过滤器(3)后连接所述超滤器(4),超滤器(4)后连接有第二增压泵(5),第二增压泵 (5)后连接有反渗透装置(6),反渗透装置(6)的清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7)浓水出口连接 电催化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器(4)和第 二增压泵(5)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水箱,反渗透装置(6)的浓水出口有两个,另一个浓水出口 连接到所述中间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装置包 括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反应室(12),反应室(12)内设有两电极,一电极由设于反应 室中间的可旋转的电极轴(13)和套接在电极轴(13)上的沉积筒(14)组成,所述沉积筒(14)与所述电极轴(13)电连通,另一电极绕所述沉积筒(14)周向地设置在反应室(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电极之间的 间距为100 3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所述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设置在壳体(11)上,并与反应室(12) 连通;在所述电极轴(13)位于所述沉积筒(14)下方的轴身上密封连接有法兰(17)和隔离 盘(18),在所述电极轴(13)位于隔离盘(18)下方的轴身上还设置有皮带或齿轮接入点, 它还包括电机(19),所述电机(19)设置在壳体(11)内部并通过所述隔离盘(18)与反应室 (12)隔离,该电机(19)与所述皮带或齿轮接入点通过皮带或齿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轴(13)上 端固定连接有轴帽(20),轴帽(20)上开有螺孔,所述沉积筒(14)通过螺栓和所述螺孔固定 在电极轴(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轴(13)下 端电连接有一导电组件(30),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室(301)、密封隔板(302)、覆盖在密 封隔板(302)上的保护液(303)和伸入导电室(301)的电接入端(304)和电输出端(305), 导电室(301)中充满导电液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纺织废水净化和回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超滤器和回用水箱,废水收集池后连接有第一增压泵,第一增压泵后连接有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后连接所述超滤器,超滤器后连接有第二增压泵,第二增压泵后连接有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清水出口连接回用水箱浓水出口连接电催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彻底降解纺织业的废水;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成本低。
文档编号C02F1/44GK201932976SQ2011200007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方奕, 沈海军, 费俊民 申请人:浙江东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