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532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尤其是设置有通气管道在装置内部的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定期通过污泥泵抽排至污泥池,污泥池上清液再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但是污泥泵能耗大,功率从几千瓦到几十千瓦不等,且污泥泵容易堵塞,故障较多,污水处理厂环境恶劣,维修更换不便。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效率高的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腔型主体、排泥口、泥水混合液进口、底座,所述排泥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顶端,多个泥水混合液进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底端侧壁,底座与腔型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它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内,其气嘴朝向排泥口,另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外,末端设有进气口。上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中,所述通气管道进气口接罗茨鼓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污水处理厂曝气所用的罗茨鼓风机余风作为气源,风压通过进气口输入,从气嘴喷出,将污水处理池底的泥水混合液带入污泥池,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用电负荷,减少能耗;同时该排泥装置结构简单,不易堵塞,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腔型主体6、排泥口 4、泥水混合液进口 2、底座1,通气管道7,所述排泥口 4设置在腔型主体6的顶端,四个泥水混合液进口 2设置在腔型主体6 的底端侧壁,底座1与腔型主体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气管道7的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6 内,其气嘴5朝向排泥口 4,另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6外,末端设有进气口 3。本实用新型将底座1固定在污水处理池底,进气口 3接罗茨鼓风机,泥水混合液通过四个泥水混合液进口 2流入装置腔型主体6中,淹没气嘴5。当装置工作时,曝气罗茨鼓风机余风(升压彡30kPa,流量彡7m3/min)作为气源,从进气口 3灌入,从气嘴5喷出,由于气嘴5朝向排泥口 4,所以装置腔型主体6中的泥水混合液被空气挤压从排泥口 4喷出带入到污泥池,此时装置腔型主体6中形成负压,污水处理池底部泥水混合液加速通过泥水混合液进口 2流入腔型主体6,使装置内泥水混合液能连续的被气压从排泥口 4喷出带入到污泥池,从而达到快速排污的目的。泥水混合液在污泥池沉淀后,上清液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达到泥水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只要污泥排放装置中包括通气管道,所述的通气管道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内,设有气嘴且朝向排泥口,另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外, 末端设有进气口,不论泥水混合液进口形状与个数,通气管道数量,进气口连接鼓风机种类等其他因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包括腔型主体、排泥口、泥水混合液进口、底座,所述排泥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顶端,多个泥水混合液进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底端侧壁,底座与腔型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腔内,其气嘴朝向排泥口,另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腔外,末端设有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进气口接罗茨鼓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排泥装置,它包括腔型主体、排泥口、泥水混合液进口、底座,所述排泥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顶端,多个泥水混合液进口设置在腔型主体的底端侧壁,底座与腔型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它还包括通气管道,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内,其气嘴朝向排泥口,另一部分位于腔型主体外,末端设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利用曝气罗茨鼓风机余风作为气源,风压通过进气口输入,从气嘴喷出,将污水处理池底的泥水混合液带入污泥池,能降低污水处理厂用电负荷,减少能耗。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038880SQ20112008280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吴子剑, 宋庠云, 王文宇, 郭甜, 黄旭江 申请人:长沙金凤滩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