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532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反应是环保水处理中重要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胶体,降低色度和浊度,并起到有效除磷和降低有机物含量的作用。现有的混凝反应器多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存在耗电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不易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节等缺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水力搅拌混凝反应器水力学结构不够完善、絮凝反应不完全、絮体沉降性能较差,且混凝与沉淀设备多为分离式,运输、安装等不便。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解决现有混凝反应器的高能耗、反应效率较低及分离式安装等问题。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通过结构创新,为混凝反应提供良好的水力学条件,进而提高反应效率。其结构包括进水泵1、射流器2、紊流管3、加药计量泵 4、折流板5、长方体混凝反应箱构成的混凝反应器和蜂窝斜管填料6、出水堰7和长方体箱体构成的沉淀箱。进水泵1的吸水管上安装射流器2,将药剂与污水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利用泵内叶轮的旋转进行快速混合搅拌,紊流管3分为上下两层,每层由四支配水管组成,轴线沿反应箱体的对角线布置,每支配水管安装四支紊流管,每支紊流管的末端离反应箱内壁50-80mm,紊流管上开有5_10mm的孔,每两个孔的轴线夹角为60度,间距为30_50mm,上层紊流管的孔口朝下,下层紊流管的孔口朝上,两层间距300-500mm,混合有絮凝反应剂的污水经上层和下层紊流管3的孔口快速流出,形成很多个局部紊流流态,为絮体的生成和长大提供良好的水力条件。根据水量的不同,上下两层紊流管3的间距可调整,开孔孔径亦可调整。折流区容积为反应器容积的1/3,由3块折流板交错构成,污水经折流板5呈S形至折流区底部,折流板宽度为折流区截面宽度的2/3,折流区的设置加长了污水流经的长度和速度,利于絮体的卷扫和网捕,进而形成大尺寸的絮体,提高沉降性能。污水自折流区底部进入沉淀箱,水流向上流动进入蜂窝斜管填料6的区域,絮体在此沉降,清水经出水堰7进入出水管流出,出水堰为90度齿形溢流堰。反应区、折流区和沉淀箱底部设污泥斗和排泥管。本发明的特点如下(1)本发明的的用电设备仅为进水泵1和加药计量泵4,具有低能耗特点。(2)本发明利用射流器2和进水泵1的叶轮对混凝剂进行快速混合,混合效果好, 节省了专用混合搅拌设备,降低制造成本。(3)紊流管3的上下两层间距、开孔孔径可以根据处理水量水质的情况进行调整, 使设备整体具备较高的适应性。(4)进水泵1的叶轮混合、紊流管3和折流板5分别为混凝反应提供了良好的水力学条件,使设备具备较高的反应效率。(5)混凝反应箱和沉淀箱为一体式生产制造,使设备具备运输方便、操作简单的优
点ο(6)混凝反应箱和沉淀箱内部构件为组合式安装,方便更换和维护。(7)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无人值守。

图1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俯视图,图2是A-A经剖面图,图3是 B-B剖面图,图4是紊流管示意图,图5是射流器连接示意图。1-进水泵;2-射流器;3-紊流管;4-加药计量泵;5-折流板;6_蜂窝斜管;7_出水堰;8-混凝反应器进水管;9-污泥斗;10-沉淀箱隔板;11-蜂窝斜管填料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进水泵1、射流器2、加药计量泵4和储药筒放置在反应箱外部。进水泵 1的吸水口安装射流器2,射流器2的进药口通过橡胶软管与加药计量泵4的出口连接,加药计量泵4通过螺栓固定储药桶顶部。进水泵1的出水管从反应器泥斗上沿中部的进水管入口 8伸入到反应箱内部,在反应箱内中心位置安装立管,在立管上距离污泥斗上沿200 400mm处安装紊流管3。四支长度不同的紊流管3通过四通安装在一根配水管上(如图1所示),构成一个单元,再由四个单元相互垂直交叉安装在反应箱内的进水立管上,作为一层,上下两层紊流管3通过管道互通连接(如图2所示)。在主反应区外部的一侧焊接折流板5,折流板相互水平平行(如图2所示),竖直间距200 400mm。该混凝反应箱为长方体,反应区和折流区底部为锥心污泥斗9,反应器箱体和折流板5均焊接而成,是完整连贯的,制造材料为工程塑料或碳钢。混凝反应完毕后的污水从折流区底部进入沉淀箱,沉淀箱为长方体,与反应箱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沉淀箱下部是锥形污泥斗,反应箱和沉淀箱的污泥斗底部和顶部平齐,沉淀箱的中央沿长向焊接隔板10,将沉淀箱分隔为两个沉淀区,在污泥斗上沿以上 200-400mm处焊接支撑板11,用以支撑蜂窝斜管填料6,隔板10的顶部焊接溢流槽和齿形溢流堰7,溢流堰呈“几”字形安装(如图1所示)。本发明经过试验,处理效果可达到设计目标,处理量在1 20m3/h的污水处理项目中可选用此设备,在现阶段水处理行业中,尚未发现有此类结构的一体式混凝反应沉淀处理设备。
权利要求1. 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一体式的长方体反应箱和沉淀箱构成,反应箱由进水泵(1)、射流器( 、紊流管( 、加药计量泵(4)和折流板 (5)构成,射流器(2)安装于进水泵⑴的吸水管上,反应区内紊流管(3)安装于进水立管上,折流区折流板( 水平焊接,板宽度为折流区宽度的2/3,沉淀箱与反应箱一体化构造, 采用蜂窝斜管填料(6),紊流管C3)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开孔朝下,下层开孔朝上,每层紊流管C3)通过垂直交叉的配水管连接,紊流管C3)上开孔5-10mm的孔,每两个孔的轴线夹角为60度,间距为30-50mm,蜂窝斜管填料(6)的倾斜角度为60度,填充比例40% 50%。
专利摘要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属环保领域。设备由一体式的长方体反应箱和沉淀箱构成,反应箱由进水泵(1)、射流器(2)、紊流管(3)、加药计量泵(4)和折流板(5)构成,射流器(2)安装于进水泵(1)的吸水管上,反应区内紊流管(3)安装于进水立管上,折流区折流板(5)水平焊接,板宽度为折流区宽度的2/3,沉淀箱与反应箱一体化构造,采用蜂窝斜管填料(6),紊流管(3)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开孔朝下,下层开孔朝上,每层紊流管(3)通过垂直交叉的配水管连接,紊流管(3)上开孔5-10mm的孔,每两个孔的轴线夹角为60度,间距为30-50mm,蜂窝斜管填料(6)的倾斜角度为60度,填充比例40%~50%。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体化构造、节能、反应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传统混凝反应器能耗高、成本高、混凝反应设备与沉淀设备相分离的问题。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007150SQ20112008246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平, 龙能 申请人:长沙湘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