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207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主要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有厌氧酸化水解区,厌氧酸化水解区上部设置有沉淀区,沉淀区下方设置厌氧酸化水解区的过水通道,厌氧酸化水解区和沉淀区之间通过调节堰门连通。所述池体还设置有与沉淀区连通的污泥渠道,同时通过污泥回流泵与厌氧酸化水解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污水的典型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池和沉淀池有机的结合起来,减小了典型污水预处理功能区的占地面积;减少管道及弯头等配件设置,减小水头损失,降低能耗;同时降减少构筑物施工的难度和开槽边坡支护的复杂性,加快施工进度。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 沉淀池。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水环境污染加剧且能源短缺,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回用,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 关注,对工业废水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工业可生化性较差,为了改善污水可生化性, 一般污水处理工艺中会增加厌氧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确保生物处理的效果。
[0003] 预处理工艺典型流程为:一厌氧酸化水解池一中间沉淀池一,沉淀池污泥再回流 到水解池。目前由于厌氧酸化水解池8、中间沉淀池9单独布置,并采用管道连接。因此大 多存在建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此问题尤为突显;而且采用 管道连接,会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头损失,造成污水厂水头损失增加,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占地小、有利于 节能的用以污水预处理的一体化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将厌氧酸化水解池和沉淀池组合在 一体,最大限度节省占地;同时减少构筑物之间的管道连接,降低能耗。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 解沉淀池,主要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有厌氧酸化水解区,厌氧酸化水解区 上部设置有沉淀区,沉淀区下方设置厌氧酸化水解区的过水通道,厌氧酸化水解区和沉淀 区之间通过堰门连通。所述池体还设置有与沉淀区连通的污泥渠道,同时通过污泥回流泵 与厌氧酸化水解区连接。该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包括并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池体,污泥渠道、 污泥回流泵房和进水井设置在两组相邻池体之间。厌氧酸化水解区采用回转式廊道布置型 式,包括直线段和位于直线段两端的圆弧段;沉淀区采用平流式矩形型式,沉淀区布置在厌 氧酸化水解区的直线段的上部,厌氧酸化水解区内上部污水通过堰门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 分离,下部污水通过过水通道在厌氧酸化水解区内循环流动,保证酸化水解效果。污泥渠道 设置在两组池体之间的中间隔墙上部。污泥回流泵房和进水井分别设置在两组池体厌氧酸 化水解区的圆弧端之间。
[0006] 本发明将沉淀区布置在厌氧酸化水解区内,两个区域通过堰门连接,厌氧酸化水 解区内上部污水通过调节堰门控制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下部污水通过预留通道一直 在厌氧酸化水解区内循环流动,保证酸化水解效果,两者有机的整合在一个池体内,其优点 在于将几种功能构筑物有机整合,减小了典型污水预处理功能区的占地面积;减少管道及 弯头等配件设置,减小水头损失,降低能耗,使得水流更加顺畅;同时将预处理单元简化为 一个构筑物,便于运行中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减少构筑物施工的难度和开槽边坡支护的复 杂性,加快施工进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上层平面参考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下层平面参考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剖视参考图。
[0010] 图4为现有技术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总平面布置参考图。
[0011] 图5为本发明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的总平面布置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0013] 本发明主要包括池体,所述池体1内设有厌氧酸化水解区2,厌氧酸化水解区2的 有效水深为Hl,Hl=5?10m ;厌氧酸化水解区2上部设置有沉淀区3,沉淀区3下方设置厌 氧酸化水解区2的过水通道,过水通道有效高度为H2,为了保证污水在厌氧酸化水解区 2循环流动,保证良好的酸化水解效果,过水通道高度H2必须满足一定要求,优选地,H2=(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主要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 体内设有厌氧酸化水解区,厌氧酸化水解区上部设置有沉淀区,沉淀区下部设置厌氧酸化 水解区的过水通道,厌氧酸化水解区和沉淀区之间通过调节堰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厌氧酸化水解区的有效水深为H1,有效水深Hl=5?10m ;沉淀区下部过水通道有效高度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还设置有与沉淀区连通的污泥渠道,同时通过污泥回流泵与厌氧酸化水解区连 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该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包括并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池体,污泥渠道、污泥回流泵房和进水井 设置在两组相邻池体之间。
5. 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厌 氧酸化水解区采用回转式廊道布置型式,包括直线段和位于直线段两端的圆弧段;沉淀区 采用平流式矩形型式,沉淀区布置在厌氧酸化水解区的直线段的上部,厌氧酸化水解区内 上部污水通过调节堰门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下部污水通过过水通道在厌氧酸化水解 区内循环流动,保证酸化水解效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厌氧酸化水解区回转式廊道宽度为B1,廊道宽度Bl=5?12m ;沉淀区在厌氧酸化水解区的 两端预留直线段长度为B2, B2 > B1。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 在于:每条回转式廊道设置2台调节堰门,调节堰门尺寸B3XH3, B3=1000?3500mm, H3=500?1000mm ;调节堰门布置在池体的上部,调节堰门预留孔底距设计水位的距离为 H4, H4=500 ?10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污泥渠道设置在两组池体之间的中间隔墙上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污泥回流泵房和进水井分别设置在两组池体厌氧酸化水解区的圆弧端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预处理的厌氧酸化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进水井与出水渠之间设置闸门,实现对厌氧酸化水解区和沉淀区的超越;厌氧酸化水解区 与出水渠之间设置闸门,实现对沉淀区的超越。
【文档编号】C02F3/28GK104045150SQ20131008131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金彪, 姚枝良, 秦乐福, 喻立军, 高爱刚, 朱寿华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