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泥分离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266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泥分离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油、水、泥分离瓮,包括瓮体;所述瓮体由瓮壁围成的封闭的分离腔体,其上设有污水入口、出油口、出水口和排泥口;瓮体内设有多个平行的斜隔板,将分离腔体上下分成油水分离区和集泥室;所述斜隔板之间构成斜管通道,一侧为上小下大的区域为扩大室,另一侧上大下小的区域为排水区;本发明的一种油、水、泥分离瓮,通过斜管通道、扩大室和分离隔板的控制,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分离效率高,达到多重分离的目的,分离效果好;本分离瓮属于静态分离装置,能耗远低于动态分离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油、水、泥分罔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油、水和泥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分离器一般只进行油水分离和泥水分离,达不到多重分离的效果,这种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好,而且大多分离器属于动态分离装置,能耗很大,所以需要一种可分离油、水、泥的分离器,能够提高分离效率,达到多重分离的目的,而且能耗小的分离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泥分离瓮,通过本发明,达到多重分离的目的,高效分离油、水和泥,分离效果好,而且能耗底。
[0004]技术方案
一种油、水、泥分离瓮,其特征在于,包括瓮体;所述瓮体由瓮壁围成的封闭的分离腔体,其上设有污水入口、出油口、出水口和排泥口 ;瓮体内设有多个平行的斜隔板,将分离腔体上下分成油水分离区和集泥室;所述集泥室在下,呈漏斗状,底部为排泥口 ;所述斜隔板之间构成斜管通道,一侧为上小下大的区域为扩大室,另一侧上大下小的区域为排水区;所述污水入口设于扩大室顶部;所述扩大室的底部与集泥室连通;油水分离区内设有油水分离板将油水分离区分割成集油室和第一分离室;油水分离板倾斜放置使得集油室为上宽下窄结构并使得油水分离区顶部构成上窄下宽的溢油区;所述集油室内设有出油口 ;所述溢油区位于第一分离室的上方,其顶部为第一溢油口 ;所述排水区内设有竖直分隔板将排水区构成V型通道,其一侧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另一侧为竖直的溢水通道;溢水通道的顶部为出水口。
[0005]还包括软轴螺旋排渣器,所述软轴螺旋排渣器与所述排泥口相连。
[0006]所述扩大室上方设有溢油隔板,溢油隔板隔出溢油通道,溢油通道与所述的扩大室相通,溢油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二溢油口。
[0007]所述斜隔板上方设有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将所述油水分离区隔出第二分离室,第二分离室的底部与所述排水区相通。
[0008]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油、水、泥分离瓮,含油、泥沙的污水由污水入口进入分离腔体,经过一个上小下大的扩大室,降低了污水流速;斜隔板之间构成斜管通道,形成一定的角度,将污水的流动速度控制在0.7mm/s左右,延长分离时间,在斜管通道内泥沙汇集,到一定厚度后滑入集泥室,细微油粒在斜管通道内汇集长大后,经第一分离室与水分层;油水分离区顶部构成上窄下宽的溢油区,缩小了溢油区的表面积,这样的技术方案使得颗粒较小的油粒更容易收集;所述分离隔板设于斜隔板上方,降低了污水的流速,延长了油水分离的时间,分离效果更好;分离隔板隔出的第二分离室,用于将淤泥进一步沉淀、进一步将油和水分离;溢油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二溢油口,第二溢油口的设计主要是使从污水入口进入的液体中的少量油从第二溢油口溢出,避免汇聚在扩大室上方,造成堵塞;通过斜管通道、扩大室和分离隔板的控制,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分离效率高,达到多重分离的目的,分离效果好;本分离瓮属于静态分离装置,能耗远低于动态分离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不,一种油、水、泥分尚瓮,包括瓮体;所述瓮体由瓮壁I围成的封闭的分离腔体,其上设有污水入口 4、出油口 13、出水口 12和排泥口 23 ;瓮体内设有多个平行的斜隔板6,将分离腔体上下分成油水分离区和集泥室7 ;所述集泥室7在下,呈漏斗状,底部为排泥口 ;所述斜隔板6之间构成斜管通道,一侧为上小下大的区域为扩大室5,另一侧上大下小的区域为排水区22 ;所述污水入口 4设于扩大室5顶部;扩大室5的底部与集泥室7连通。油水分离区内设有油水分离板20将油水分离区分割成集油室10和第一分离室3 ;油水分离板20倾斜放置使得集油室10为上宽下窄结构并使得油水分离区顶部构成上窄下宽的溢油区;所述集油室10内设有出油口 13 ;所述溢油区位于第一分离室3的上方,其顶部为第一溢油口 9 ;所述排水区22内设有竖直分隔板将排水区22构成V型通道,其一侧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另一侧为竖直的溢水通道19,所述排水区22底部设有清污口 15 ;溢水通道19的顶部为溢水口 11,溢水口 11和出水口 12相连。还包括软轴螺旋排渣器16,所述软轴螺旋排渣器16与所述排泥口 23相连,软轴螺旋排渣器16上端设有污泥出口 17。所述扩大室5上方设有溢油隔板8,溢油隔板8隔出溢油通道2,溢油通道2与所述的扩大室5相通,溢油通道2的顶部设有第二溢油口 18。所述斜隔板6上方设有分离隔板21,所述分离隔板21将所述油水分离区隔出第二分离室14,第二分离室14的底部与所述排水区22相通。
[0011]所述分离瓮的工作过程如下:含油、泥沙的污水由污水入口 4进入分离腔体,经过一个楔形的扩大室5降低流速,粒径较大的泥沙沉降到集泥室7底部,粒径较大的油粒通过溢油通道2上浮到第二溢油口 18溢出到达集油室10 ;带有较小粒径泥沙的油、水混合液由斜管通道的下部以缓慢速度上行,速度控制在0.7mm/s左右,在斜管通道内泥沙汇集,到一定厚度后滑入集泥室7,细微油粒在斜管通道汇集长大后,经第一分离室3与水分层,油上浮至第一溢油口 9溢出到集油室10 ;水则经第二分离室14缓慢下行,未能及时上浮的油粒在下行时上浮至第一溢油口 9溢出到集油室10 ;集油室10内的油经出油口 13排出;第二分离室14内的水由底部沿溢水通道19上行至溢水口 11溢出,由出水口 12排出;集泥室7底部汇集的泥沙由软轴螺旋排渣器16向上部经过污泥出口 17排出。
[001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分层了的油、水的液位差,保持二者同时溢流;假设油的密度为900kg/m3,分离隔板21顶部距离第一溢油口 9的距离为1000mm,则调整溢水口 11高度低于第一溢油口 9高度50mm,则油、水分离界面和第一溢油口9的距离为500mm,第一溢油口 9、溢水口 11同时溢流,在油、水分离界面到第一溢油口 9距离大于500mm时油溢流,水不溢流。在油、水分离界面到第一溢油口 9距离小于500mm时油不溢流,水溢流。油水分离界面自动调整;污泥排出采用软轴螺旋排渣器16,控制低转速,减小集泥室7底部扰动,污泥出口 17的高度高于第一溢油口 9,使水不能由污泥出口 17溢出,只有低速螺旋带出的泥由污泥出口 17排出。
特点:通过斜管通道、扩大室和分离隔板的控制,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分离效率高,达到多重分离的目的,分离效果好;本分离瓮属于静态分离装置,能耗远低于动态分离
>j-U ρ?α装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水、泥分离瓮,其特征在于,包括瓮体;所述瓮体由瓮壁围成的封闭的分离腔体,其上设有污水入口、出油口、出水口和排泥口 ;瓮体内设有多个平行的斜隔板,将分离腔体上下分成油水分离区和集泥室;所述集泥室在下,呈漏斗状,底部为排泥口 ;所述斜隔板之间构成斜管通道,一侧为上小下大的区域为扩大室,另一侧上大下小的区域为排水区;所述污水入口设于扩大室顶部;所述扩大室的底部与集泥室连通;油水分离区内设有油水分离板将油水分离区分割成集油室和第一分离室;油水分离板倾斜放置使得集油室为上宽下窄结构并使得油水分离区顶部构成上窄下宽的溢油区;所述集油室内设有出油口 ;所述溢油区位于第一分离室的上方,其顶部为第一溢油口 ;所述排水区内设有竖直分隔板将排水区构成V型通道,其一侧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另一侧为竖直的溢水通道;溢水通道的顶部为溢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泥分离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轴螺旋排渣器,所述软轴螺旋排渣器与所述排泥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泥分离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室上方设有溢油隔板,溢油隔板隔出溢油通道,溢油通道与所述的扩大室相通,溢油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二溢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泥分离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隔板上方设有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将所述油水分离区隔出第二分离室,第二分离室的底部与所述排水区相通。
【文档编号】C02F9/02GK104341051SQ20131032300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陆大庆, 唐绍林 申请人:江苏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