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及应用该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蔗渣、麦秸和PHA,将蔗渣、麦秸粉碎后,与PHA混合,得到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为颗粒状,按体积比蔗渣:麦秸:PHA=0.1:0.4:0.5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释放碳源速率为0.1-0.2mg/d/g。4.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2mm。5.一种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地下水流向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层(1)、含水层(2)和可渗透反应层(3),所述的可渗透反应层(3)内设反应介质层,所述的反应介质层以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为填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层(1)、含水层(2)和可渗透反应层(3)之间均设置有网状格栅(4)。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层(1)远离可渗透反应层(3)的一端设有进水口,石英砂层(1)顶部设取样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上设置有一流量计。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层(1)为5cm厚,粒径为0.5-1.0mm;含水层(2)由粒径<0.25mm砂组成,厚度为10cm;可渗透反应层(3)由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和石英砂混合组成,厚度为45c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改性纤维素缓释碳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可渗透反应层(3)的渗透系数为含水层(2)的1.5-2.5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