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除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50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动除尘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键盘加工中的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除尘机。



背景技术:

在键盘生产中,首先,需要在胶膜上打印电路;然后,需要对印有电路的胶膜进行除尘;再后,需要对除尘后印有电路的胶膜进行油墨处理,以防止后续过程中灰尘进入电路中,同时对电路也起到保护作用。在上述工序中,需要用除尘机进行除尘。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公告号为CN 105327899 A的电脑键盘生产线上的自动静电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座、连接杆和静电发生器,其中支撑座为长方体结构,该支撑座顶面的一条短边处水平设有一根主动链轮轴,与该主动链轮轴平行的从动链轮轴设在支撑座顶面的另一条短边处;所述主、从动链轮轴的两个端头均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而两根链轮轴的离地高度为,且主动链轮轴的一个端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电机安装在支撑座上,其中主动链轮轴与从动链轮轴的设置为印有电路的胶膜的传送提供了传送结构,使得印有电路的胶膜能够自动走过静电发生器,从而达到除静电和灰尘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存在的缺点为:由于油墨处理前,并不需要除静电,因此用静电发生器来除尘,增加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同时静电发生器一旦发生故障,修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除尘机,实现了使用结构简单的转移辊和黏胶辊除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自动除尘机,包括:

座体,其上表面为承载板,印有电路的胶膜置于承载板上;

下压机构,其设置于承载板的一端,以将印有电路的胶膜一端压紧在承载板上;

除尘机构,其包括位于承载板上方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除尘时与印有电路的胶膜接触的转移辊,转移辊表面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安装板上安装有与转移辊相切的黏胶辊,黏胶辊在除尘时不与印有电路的胶膜接触,黏胶辊的表面为黏胶层,转移辊和黏胶辊均能相对安装板转动;

竖直驱动机构,在座体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板通过竖直驱动机构与安装架相连,以驱动黏胶辊和转移辊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水平驱动机构,其设置于座体侧面上,安装架通过水平驱动机构与座体相连,以驱动安装架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及

控制箱,下压机构、竖直驱动机构以及水平驱动机构均电连接至控制箱。

优选的是,下压机构包括:

龙门架,其设置于承载板的一端;

压板,其设置龙门架下方;以及

第一气缸,其固定于龙门架上,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板中心连接。

优选的是,在压板上设置两第一导向杆,两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两侧,每根第一导向杆均向龙门架延伸,龙门架上设置有两第一滑动孔,两第一导向杆分别穿过一第一滑动孔。

优选的是,竖直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气缸,其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板中心连接;

两第二导向杆,安装架上设置有两第二滑动孔,两第二导向杆分别穿过一第二滑动孔与安装板相连,且两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两侧。

优选的是,水平驱动机构包括:

两第一滑轨,其设置于座体的一侧面上,且两第一滑轨的导向为水平方向,安装架滑动设置于两第一滑轨上;以及

电动缸,其设置于两第一滑轨的中心,电动缸的活塞与安装架相连。

优选的是,安装架为n型结构,水平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滑轨,第二滑轨设置于座体另一侧面上,且与第一滑轨平行,安装架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黏胶辊包括:

安装轴,其两端均连接有连接件,安装板与两连接件均转动连接,在连接件远离转移辊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部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扭簧;

辊体,其转动设置于安装轴上;

至少两层黏胶层,其覆盖于辊体表面上;以及

隔离纸,其设置于相邻两黏胶层之间。

优选的是,每层黏胶层上设置易撕线,每层黏胶层边缘上设置有位于易撕线旁的助撕耳。

优选的是,座体在承载板下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助拉腔,承载板中心开设置方形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上设置有位于安装孔内的支撑板,支撑板为方形结构,支撑板的尺寸小于印有电路的胶膜的尺寸,放入安装孔内后支撑板上表面与承载板上表面在一平面上,助拉腔内设置有与支撑板相连的助拉机构,使用助拉机构能将支撑板从安装孔顶出。

优选的是,助拉机构包括:

抵压杆,其一端穿入安装孔与支撑板连接,其另一端向助拉腔内延伸;

套筒,其套置于抵压杆外且安装于承载板上,套筒的内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安装环,其安装于套筒底部的内壁上;以及

弹簧,其设置于套筒内上,其一端与支撑环固定,其另一端与安装环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实现了使用结构简单的转移辊和黏胶辊除尘,替代了静电除尘装置,节约了成本,为该除尘机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转移辊和黏胶辊的结构简单,其损坏程度等可以一目了然,为维修工作带来了方便,节约了使用者的维修费;同时,设置转移辊,避免了因黏胶辊直接接触印有电路的胶膜而导致印有电路的胶膜内电路损坏,较少了次品的产生,为生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新型自动除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黏胶辊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新型自动除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承载板的安装孔处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新型自动除尘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动除尘机,包括:

座体1,其上表面为承载板11,印有电路的胶膜置于承载板11上;

下压机构2,其设置于承载板11的一端,以将印有电路的胶膜一端压紧在承载板11上;

除尘机构3,其包括位于承载板11上方的安装板31,安装板31上安装有除尘时与印有电路的胶膜接触的转移辊32,转移辊32表面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安装板31上安装有与转移辊32相切的黏胶辊33,黏胶辊33在除尘时不与印有电路的胶膜接触,黏胶辊33的表面为黏胶层,转移辊32和黏胶辊33均能相对安装板31转动;

竖直驱动机构4,在座体1旁设置有安装架41,安装板31通过竖直驱动机构4与安装架41相连,以驱动黏胶辊33和转移辊3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水平驱动机构5,其设置于座体1侧面上,安装架41通过水平驱动机构5与座体1相连,以驱动安装架41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及

控制箱6,下压机构2、竖直驱动机构4以及水平驱动机构5均电连接至控制箱6。工作时,首先,将印有电路的胶膜放在承载板11上;然后,通控制箱6启动下压机构2,将印有电路的胶膜的一端压紧在承载板11上,被压住的端部上没有电路;再后,控制箱6控制竖直驱动机构4,使得转移辊32的下边缘与印有电路的胶膜接触,安装板31初始位置紧靠下压机构2;再后,控制箱6启动水平驱动机构5,使得转移辊32在印有电路的胶膜表面行走,随着转移辊32水平的行走,转移辊32带走印有电路的胶膜上的灰尘,在摩擦力作用下转移辊32自转,同时黏胶辊33也随着转移辊32自转,转移辊32上的灰尘能够及时被黏胶辊33黏住,防止了因转移辊32上灰尘沉积太多而达不到除灰尘效果,同时黏胶辊33不直接接触印有电路的胶膜,避免了因粘附力过大而导致印有电路的胶膜上的电路损坏。下压机构2用于转移辊32行走过程中压紧印有电路的胶膜,防止因摩擦力带走印有电路的胶膜。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下压机构2,下压机构2包括:

龙门架21,其设置于承载板11的一端;

压板22,其设置龙门架21下方;以及

第一气缸23,其固定于龙门架21上,第一气缸23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与压板22中心连接。

为了防止第一气缸23驱动安装板31时发生摆动,在压板22上设置两第一导向杆24,两第一导向杆24分别位于第一气缸23活塞杆的两侧,每根第一导向杆24均向龙门架21延伸,龙门架21上设置有两第一滑动孔,两第一导向杆24分别穿过一第一滑动孔。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竖直驱动机构4,同时防止第二气缸驱动安装板31时发生摆动,竖直驱动机构4包括:

第二气缸42,其设置于安装架41上,第二气缸42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与安装板31中心连接;

两第二导向杆43,安装架41上设置有两第二滑动孔,两第二导向杆43分别穿过一第二滑动孔与安装板31相连,且两第二导向杆43分别位于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的两侧。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水平驱动机构5,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

两第一滑轨51,其设置于座体1的一侧面上,且两第一滑轨51的导向为水平方向,安装架41滑动设置于两第一滑轨51上;以及

电动缸52,其设置于两第一滑轨51的中心,电动缸52的活塞与安装架41相连。

为了防止安装架4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摆动,安装架41为n型结构,水平驱动机构5还包括:一第二滑轨(图中未示),第二滑轨设置于座体1另一侧面上,且与第一滑轨51平行,安装架41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黏胶辊33,同时实现黏胶辊33最外层黏胶层脏了后能够快速再次利用黏胶辊33,黏胶辊33包括:

安装轴331,其两端均连接有连接件335,安装板31与两连接件335均转动连接,在连接件335远离转移辊3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336,安装部336固定在安装板31上,安装部336与连接件335之间设置有扭簧337;

辊体332,其转动设置于安装轴331上;

至少两层黏胶层333,其覆盖于辊体332表面上;以及

隔离纸334,其设置于相邻两黏胶层333之间。隔离纸334的设置,方便黏胶层333之间的脱离,防止因黏胶层333的粘性过大而导致有黏胶层333浪费。使用时,掰动黏胶辊33,使得黏胶辊33远离转移辊32,此时扭簧337进一步被压缩,防止转移辊32妨碍外层黏胶层333的撕下,这时就可以撕下外层黏胶层333和里面的隔离纸334,使得里面的黏胶层333裸露在外,;然后,松开黏胶辊33,在扭簧337自动回复力作用下,黏胶辊33贴紧转移辊32。

为了方便撕下最外层黏胶层333,如图2所示,每层黏胶层333上设置易撕线,每层黏胶层333边缘上设置有位于易撕线旁的助撕耳(图中未示)。使用时,拉住助撕耳就能够沿着易撕线将黏胶层333撕开,易撕线为若干个小孔排列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方便转移承载板11上的印有电路的胶膜,避免因胶膜贴在承载板11上而导致转移时损伤电路,本实施例中承载板11和承载板11下方座体1结构有所不同。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座体1在承载板11下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助拉腔12,承载板11中心开设置方形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环14,支撑环14上设置有位于安装孔13内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为方形结构,支撑板15的尺寸小于印有电路的胶膜的尺寸,放入安装孔13内后支撑板15上表面与承载板11上表面在一平面上,助拉腔12内设置有与支撑板15相连的助拉机构7,使用助拉机构7能将支撑板15从安装孔13顶出。

助拉机构7包括:

抵压杆71,其一端穿入安装孔13与支撑板15连接,其另一端向助拉腔12内延伸;

套筒72,其套置于抵压杆71外且安装于承载板11上,套筒72的内直径大于安装孔13的直径;

安装环73,其设置于套筒72内且安装环73固定与抵压杆71上,安装环73外直径大于安装孔13的直径;以及

弹簧74,其设置于套筒72内上,其一端与支撑环14固定,其另一端与安装环73固定。使用时,从下往上顶抵压杆71,抵压杆71带动安装环73移动,安装环73向承载板11移动,弹簧74被压缩,抵压杆71将支撑板15顶出安装孔13,由于支撑板15的尺寸小于印有电路的胶膜的尺寸,因此印有电路的胶膜有边露出支撑板15,这样就可以直接拿出印有电路的胶膜,不用因印有电路的胶膜贴在承载板11上需要用手扣或滑动印有电路的胶膜而造成电路损伤;当取出印有电路的胶膜后,松开抵压杆71,在支撑板15和抵压杆71的重力作用下以及弹簧74的回复力作用下,支撑板15自动落入安装孔13内,支撑环14支撑住支撑板15,支撑板15回复初始位置。套筒72用于保护弹簧7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由于承载板11加大,抵压杆71从承载板11下方中心伸出,因此将印有电路的胶膜顶出时需要将手臂伸入助拉腔12内很长才行,为了避免将手臂伸入助拉腔12内很长,方便驱动抵压杆71,故设置连杆机构。

如图6所示,连杆机构8包括:

L型连杆81,其一端伸入助拉腔12内与抵压杆71位于助拉腔12内的端部连接,其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且L型连杆81竖直向上延伸的端部所在位置高于承载板11所在位置;

导向筒82,其固定于底座侧面上,L型连杆81竖直向上延伸的端部穿过导向筒82,且L型连杆81能相对导向筒82滑动;以及

助拉把手83,其设置于L型连杆81的顶端。往上顶抵压杆71时,只需通过助拉把手83往上提L型连杆81,L型连杆81往上带动抵压杆71,实现承载板11的顶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