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784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处理经常面临烟气难以收集的问题。普通的烟气收集装置在收集烟气的同时会混入大量空气,这样明显增大了烟气环保处理系统的负荷,从而导致烟气环保处理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提高。

现有的烟气收集方法有:(1)大吸法,采用大流量大功率吸烟风机进行烟气收集,此法收烟效果一般,且烟气环保处理系统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2)近吸法,将烟气收集装置靠近排烟口设置,便于烟气的收集,此法收烟较为干净,但烟气环保处理系统的设备投资大且运行成本高;(3)密吸法,采用密封的烟气收集装置进行烟气收集,收集过程中没有空气混入,此法收烟干净,烟气环保处理系统的设备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但不适用于无法密封收烟的情况。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适用于无组织排放系统且烟气收集效果好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适用于无组织排放系统且烟气收集效果好的烟气收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气收集装置,包括与烟气处理系统连通的集烟总管以及通过烟管与所述集烟总管连通的集烟罩;

所述集烟罩包括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烟气进入口,所述烟气进入口设置所述集烟罩的底部且位于排烟口的正上方;

所述烟管的一端与所述集烟总管的中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烟罩的空腔的上部连通;

所述集烟总管的内径为所述烟管的内径的2-10倍;所述集烟总管的中心轴线L1与所述烟管的中心轴线L2之间的夹角为15°-90°。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集烟总管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所述烟管与所述集烟罩的空腔的顶部连通。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集烟罩内部设有能使进入所述集烟罩的烟气呈螺旋式上升方式流动的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多组单板,相邻两组单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由下至上逐渐递增。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集烟罩上还设有检修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检修口处的活动门,所述检修口位于所述集烟罩侧壁的下端。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集烟罩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集烟总管上,且所述烟气进入口与排烟口距离为5cm-30cm。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固定件为设置在所述烟气进入口与排烟口之间且用于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所述集烟罩的密封环。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集烟总管、烟管、集烟罩、密封环以及活动门均采用金属材料。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烟气收集装置包括与烟气处理系统连通的集烟总管以及通过烟管与所述集烟总管连通的集烟罩,集烟罩包括空腔以及烟气进入口,所述烟气进入口设置在所述集烟罩的底部且位于排烟口的正上方,所述烟管的一端与所述集烟总管的中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上部连通。整体结构精简,成本低;集烟总管、集烟罩以及烟管的组合设计,能顺利将无组织排放的烟气送入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集烟总管与烟管的规格以及集烟总管和烟管成一定夹角设置,便于流经烟管的烟气顺利、快速进入集烟总管内。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烟总管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烟罩内部设有能使进入所述烟气进入口的烟气呈螺旋式上升方式流动的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多组单板,相邻两组单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由下至上逐渐递增。隔板组的设计,使得进入所述烟气进入口的烟气呈螺旋式上升方式流动,提高烟气速率,且能一定程度上分离烟气中的固体杂质,对烟气进行初步处理,提高烟气后续处理效率。隔板组中各单板的位置设置,遵循烟气上升的不同规律,满足实际需求。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烟罩上还设有检修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检修口处的活动门,所述检修口位于所述集烟罩侧壁的下端。检修口的位置设置,便于检修或观察等;活动门的设计,检修口不用时,采用活动门对其进行密封,防止空气进入集烟罩与烟气混合,为后续烟气处理打下基础。当集烟罩内部设有隔板组时,通过此处的检修口还可以将从烟气中分离的固体颗粒进行排出。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烟罩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集烟总管上,且所述烟气进入口与排烟口距离为5cm-30cm。或者是所述烟气进入口与排烟口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的密封环。烟气进入口以及排烟口之间可以是采用密封形式也可以离开一定距离(距离不能太大,确保尽量少的空气进入)的设置方式,满足不同的需求。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烟总管、烟管、集烟罩、密封环以及活动门均采用金属材质,材质容易获得,且能满足烟气收集的需求。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烟气收集装置中的各部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他常规材质(如塑料等)。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烟气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烟气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烟总管,2、烟管,3、集烟罩,31、空腔,32、烟气进入口,33、检修口,34、活动门,4、隔板组,41、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烟气收集装置,包括与烟气处理系统连通的集烟总管1以及通过烟管2与所述集烟总管1连通的集烟罩3。

所述集烟罩3包括空腔31以及与所述空腔31连通的烟气进入口32,所述烟气进入口32设置在所述集烟罩3的底部且位于排烟口的正上方,便于排烟口排出的烟气直接进入集烟罩3。

所述烟管2的一端与所述集烟总管1的下部连通(连通所述集烟总管1的中部叶可以),另一端与所述空腔31的顶部连通(还可以选择与空腔的侧壁上部连通,目的是便于进入集烟罩3内的烟气及时排出)。

所述集烟总管1倾斜设置(还可以采用水平设置),便于烟气通过,倾斜设置的目的还可以使烟气中的部分固体颗粒分离。

所述集烟总管1的内径为所述烟管2内径的2-10倍;所述集烟总管1的中心轴线L1与所述烟管2的中心轴线L2之间的夹角A为15°-90°。

所述集烟罩3上还设有检修口33以及设置在所述检修口33处的活动门34,所述检修口33位于所述集烟罩3侧壁的下端。

所述集烟罩3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集烟总管1上,所述烟气进入口32与排烟口距离为5cm-30cm,或者是所述烟气进入口32与排烟口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的密封环。

所述集烟总管1、烟管2、集烟罩3、密封环4以及活动门34均采用不锈钢。

实施例2:

参见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集烟罩3内部设有能使进入所述烟气进入口32的烟气呈螺旋式上升方式流动的隔板组4,所述隔板组4包括多组单板41,相邻两组单板41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递增(还可以采用相邻两组单板41之间的距离相同的设计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