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80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目的是将不达标的水处理为达标的水,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方式手段将一些杂质以及对生产、生活有害的物质去除,而这些手段主要是沉降、过滤、絮凝以及混凝等。

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大都为一次处理,处理过程中只能去除大颗粒的杂质,或者通过特定手段出去特定的杂质,对水质整体的处理效果不佳。而且处理过程中往往得不到监测,最终处理得到的水源不能够达到所需的标准。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装置中设置了多个过滤装置,多个沉淀装置以及循环监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初级过滤池、初级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缓冲池,所述初级过滤池与所述初级沉淀池中间设有吸附层,所述初级过滤池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初级过滤池远离所述吸附层一侧设有第一排污管,所述初级过滤池内部所述第一排污管下方设有初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池下端设有第二排污管;

所述初级沉淀池上端设有加药管,所述初级沉淀池下端设有第三排污管,所述初级沉淀池远离所述吸附层一侧连接第一溢流管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一侧壁;

所述二次沉淀池下端设有第四排污管,所述二次沉淀池另一侧连接第二溢流管一端,所述第二溢流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池一侧壁;

所述缓冲池下端设有第五排污管,所述缓冲池上端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连通所述缓冲池与所述初级沉淀池,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加压泵,所述缓冲池另一侧壁设有排水管,所述缓冲池上设有水质监测仪。

优选的,所述初级过滤网倾斜设置,所述初级过滤网高的一侧靠近所述吸附层,所述初级过滤网低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排污管。

优选的,还包括二次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网横截设于所述二次沉淀池内,所述二次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溢流管和所述第二溢流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内吸附材料为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连通所述初级沉淀池一端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水质监测仪靠近所述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在装置中设置了循环处理装置,对于一次处理不达标的水可以进行多次的循环处理,直至水质达到所需标准,保证了水处理的效果。

2、在排水管处设置了水质检测仪,通过对水质检测仪的设置,利用处理器,装置可以自行进行再循环,大大减少了人力。

3、在整个装置工艺中不仅设置了沉淀和过滤工艺,而且还添加了吸附剂。吸附剂可以有效的吸附细微物质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保障了水质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级过滤池;2、初级沉淀池;3、吸附层;4、进水管;5、第一排污管;6、初级过滤网;7、第二排污管;8、加药管;9、第三排污管;10、第一溢流管;11、二次过滤池;12、二次过滤网;13、第四排污管;14、第二溢流管;15、缓冲池;16、第五排污管;17、循环管;18、加压泵;19、排水管;20、水质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多个过滤装置、多个沉淀装置以及循环监测装置,能够有效的进行水处理,水处理达标率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初级过滤池1、初级沉淀池2、二次沉淀池11和缓冲池15,所述初级过滤池1与所述初级沉淀池2中间设有吸附层3,所述初级过滤池1上端设有进水管4,所述初级过滤池1远离所述吸附层3一侧设有第一排污管5,所述初级过滤池1内部所述第一排污管5下方设有初级过滤网6,所述初级过滤池1下端设有第二排污管7;

所述初级沉淀池2上端设有加药管8,所述初级沉淀池2下端设有第三排污管9,所述初级沉淀池2远离所述吸附层3一侧连接第一溢流管10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10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11一侧壁;

所述二次沉淀池11下端设有第四排污管13,所述二次沉淀池11另一侧连接第二溢流管14一端,所述第二溢流管14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池15一侧壁;

所述缓冲池15下端设有第五排污管16,所述缓冲池15上端设有循环管17,所述循环管17连通所述缓冲池15与所述初级沉淀池2,所述循环管17上设有加压泵18,所述缓冲池15另一侧壁设有排水管19,所述缓冲池15上设有水质监测仪20。

更进一步的,所述初级过滤网6倾斜设置,所述初级过滤网6高的一侧靠近所述吸附层3,所述初级过滤网6低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排污管5,过滤得到的杂质可以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排污管5排出。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次过滤网12,所述二次过滤网12横截设于所述二次沉淀池11内,所述二次过滤网12设于所述第一溢流管10和所述第二溢流管14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3内吸附材料为活性炭。

更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17连通所述初级沉淀池2一端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10的下方,避免再循环的水未经处理即从第一溢流管10流出,保障了不达标水的再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质监测仪20靠近所述排水管19,准确检测即将排出的水,保障出水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要处理的水从进水管4进入,初级过滤网6对其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得到的杂质从第一排污管5排出,处理后的水进入初级过滤池1,经过吸附层3后再进入初级沉淀池2,可以根据需要从加药管8加入杀菌剂、沉淀剂等药物,经过处理过的水从第一溢流管10进入二次沉淀池11,经过二次过滤网12过滤后再经过第二溢流管14进入缓冲箱15,水质检测仪20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当水质达标时从排水管19排出,当水质不达标时加压泵18将水重新抽回到初级沉淀池2进行循环处理。打开第二排污管7、第三排污管9、第四排污管13和第五排污管16的阀门,可以定期对初级过滤池1、初级沉淀池2、二次沉淀池11和缓冲池15进行清洗处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