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62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对城市的污水处理也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市面上的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其污水处理能力较差,污水净化后污物的处理方式不当,且结构复杂,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和所述右支撑架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过滤室和自来水净化室,所述储水室包括污水储水室和自来水储水室,所述污水储水室和所述自来水储水室上方分别设有污水入水口和自来水入水口,所述污水储水室底部设有与所述过滤室连通的污水连接管,所述自来水储水室通过自来水连接管与所述自来水净化室左上方相连,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格网,所述污水连接管于所述过滤室内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格网,在所述过滤室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格网的下方设置有取污口,所述自来水净化室左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室,所述自来水净化室右侧设置有维护开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所述第一隔断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左侧相连且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右侧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断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右侧相连且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左侧留有间隙,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内设有多组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于所述第二隔断下方且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右侧壁上设有过滤器连接管,所述过滤器连接管依次与聚丙烯熔喷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净化水出水管相连。

作为限定,所述过滤室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格网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支管。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出水支管上设有阀门。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格网上方设有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组。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过滤器连接管内设有加压水泵。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均匀分布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储水室、过滤室和自来水净化室,依靠污水、自来水的重力作用由上至下自动流动,分别在各舱室实现过滤和杀菌操作,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以及水资源损失小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污水入水口主要用来收集家庭洗漱、洗衣、洗菜等用水,污水储水室可以将来不及净化和使用的污水进行存储,自来水储水室可储存自来水,在停水时可备用;出水支管出水可以用于清洗除贴身衣物外的其他衣物;紫外线杀菌室右侧壁上设有过滤器连接管,过滤器连接管依次与聚丙烯熔喷滤芯和活性炭滤芯相连,后经过净化水出水管流出,通过设置聚丙烯熔喷滤芯,可除去水中粗颗粒杂质、铁锈、污泥、胶体、悬浮物等,随后水继续进入活性炭滤芯,可去除余氯、有机物、恶臭、异味、浊度、沙粒、悬浮颗粒等,最后净化过的水经过净化水出水管流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室内设置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格网,可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同时在过滤室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格网的下方设置有取污口,在污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打开取污口可取走污物,并可通过取污口实现对格网的清洗、冲刷,以便提高对污物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储水室;11、污水储水室;111、污水入水口;112、污水连接管;12、自来水储水室;121、自来水入水口;13、自来水连接管;2、基座;21、左支撑架;22、右支撑架;23、出水管固定支架;3、过滤室;31、格网;311、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组;32、取污口;33、出水支管;4、自来水净化室;41、紫外线杀菌室;411、第一隔断;412、第二隔断;413、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421、过滤器连接管;422、聚丙烯熔喷滤芯;423、活性炭滤芯;4231、净化水出水管;424、维护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基座2和固定于所述基座2上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所述左支撑架21和所述右支撑架22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1、过滤室3和自来水净化室4,所述储水室1包括污水储水室11和自来水储水室12,所述污水储水室11和所述自来水储水室12上方分别设有污水入水口111和自来水入水口121,所述污水储水室11底部设有与所述过滤室3连通的污水连接管112,所述自来水储水室12通过自来水连接管13与所述自来水净化室4左上方相连,所述过滤室3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格网31,所述污水连接管112于所述过滤室3内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格网31,在所述过滤室3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格网31的下方设置有取污口32,所述自来水净化室4左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室41,所述自来水净化室4右侧设置有维护开口424,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内设置有第一隔断411和第二隔断412,所述第一隔断411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左侧相连且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右侧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断412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右侧相连且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左侧留有间隙,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内设有多组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413,于所述第二隔断412下方且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右侧壁上设有过滤器连接管421,所述过滤器连接管421依次与聚丙烯熔喷滤芯422、活性炭滤芯423和净化水出水管423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家庭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基座2和固定于基座2上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上自上向下依次固定有储水室1、过滤室3和自来水净化室4,依靠污水的重力作用由上至下自动流动,分别在各舱室实现过滤和消毒,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以及水资源损失小等优点。在紫外线杀菌室41右侧壁上设置过滤器连接管421,且过滤器连接管421依次与聚丙烯熔喷滤芯422和活性炭滤芯423相连,净化过的水经净化水出水管4231流出,通过设置聚丙烯熔喷滤芯422,可除去水中粗颗粒杂质、铁锈、污泥、胶体、悬浮物等,随后水继续进入活性炭滤芯423,可去除水中余氯、有机物、恶臭、异味、浊度、沙粒、悬浮颗粒等,最后净化过的水经过净化水出水管4231流出,进一步提高了对自来水的净化处理,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污水储水室11上方设有污水入水口111,当需要清理污物时只需关闭污水入水口111,此时进行清理污物操作,同时污水储水室11可以将来不及净化和使用的污水进行存储,污水入水口111主要用来收集家庭洗漱、洗衣、洗菜等用水,自来水储水室12可储存自来水,在停水时可备用。当污物清理完毕,打开进污水入水口111即可对废水进行净化。其操作简单方便,过滤室3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格网31,污水由污水连接管流入过滤室3的格网31下部,当过滤室3的格网31下部污水存满后,透过格网31流入过滤室3上部,污物被隔离在过滤室3的格网31的下部,通过右侧的取污口32进行排污。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3的右侧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格网31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支管3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水支管33出水可以用于清洗除贴身衣物外的其他衣物,如此设置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支管33上设有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阀门可控制出水支管33出水,在需要使用处理过的污水时开启阀门,其余时间则关闭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格网31上方设有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组31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组311可对过滤室3内的污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照射,保证杀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连接管421内设有加压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413均匀分布在所述紫外线杀菌室41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二紫外线杀菌灯组413可对紫外线杀菌室41内的自来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照射,保证杀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