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解酸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07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解酸化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解酸化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过程中,高浓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部采用的是8台推流器和4台深水搅拌器将废水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混合均匀,确保不存在死角;然后通过过水槽进入沉淀区,沉淀区的活性污泥回流一部分到水解酸化池,多余部分送污泥浓缩池压泥、沉淀。

传统机械搅拌加推流技术,安装机械搅拌器需要在池面增加横梁,土建投资大;安装推流搅拌器需要安装不锈钢支架、轨道等设备,投资大;机械电气在废水中运行设备要求高,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设备故障率高;设备检修困难;停产排水才能检修,对长期稳定运行不利。传统机械搅拌加推流技术中,废水和空气接触较多。

过水槽仅采用简单的布水方式,出水不均匀;采用四个大型沉淀泥斗,沉降泥不均匀;耐冲击能力差,经常出现跑泥;水量大时,容易造成短流;活性污泥优选存在问题,不易调节;废水水解酸化段处理出水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废水水解酸化时,搅拌过程中废水和空气接触较多,污泥回流不均匀而导致的水解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解酸化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解酸化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防腐壁,防腐壁上设置布水孔,所述防腐壁将池体分隔为水解酸化区和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沉淀池上设置有射流搅拌器,所述射流搅拌器将沉淀池内的污泥输送给水解酸化区。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射流搅拌器包括第一射流搅拌器和第二射流搅拌器,第一射流搅拌器包括水解污泥回流泵b、呈v字形的第一射流管,第一射流管上设有喷头;第一射流搅拌器的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a、积泥斗总管a依次连接;

射流管a段上,射流管a段与射流管b段夹角为钝角的一侧设置喷头;射流管b段上,射流管b段与射流管a段夹角为锐角的一侧设置喷头;

第二射流搅拌器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b、积泥斗总管b依次连接。

第二射流管与第一射流管关于水解酸化区中心点中心对称;

沉淀区设置有至少四个积泥斗,至少两个积泥斗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a连接,至少两个积泥斗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b连接;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积泥斗总管a上还连接有水解剩余污泥泵a,积泥斗总管b上还有水解剩余污泥泵b。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布水孔上方设置有斜板沉降器,斜板沉降器上方设置有集水堰槽。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一端侧壁设有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水槽,进水口设于侧壁外层上设有进水口,水解酸化池侧壁内侧设有布水孔。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池体为钢砼池。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底部设有排污坑,排污坑外连接有阀门井。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的水解酸化区设有水解酸化池出泥口、回流污泥泵出泥口、池排空管、水解酸化池进水口、水解酸化池补充污泥口,沉淀区设有沉淀区污泥回流口、检修人孔。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集水堰槽通过埋件固定在水解酸化池的立柱顶部,沉降池底部设置立柱,立柱中上部设有下层梁,下层梁上设有斜板填料支撑架,斜板填料通过埋件设于斜板填料支撑架上。

由于射流管道和喷头的设置,同样能够保证水解酸化池底部无沉积物、运行无死角。

本方案中积泥漏斗的设置和连接方式以及使用射流搅拌器代替传统设备,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由于斜板沉降器和积水槽的设置,能够使水解酸化段出水质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水解酸化池的结构图;

图2是沉淀池的结构图;

图3是1-1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标记:1-水解酸化区,2-沉淀池,3-第一射流搅拌器,31-第一射流管,32-喷头,33-射流管a段,34-射流管b段,4-第二射流搅拌器,5-布水孔,6-积泥斗,7-进水口,81-积泥斗总管a,82-积泥斗总管b,91-水解污泥回流泵a,92-水解污泥回流泵b,93-水解剩余污泥泵a,94-水解剩余污泥泵b,10-集水堰槽,11-斜板沉降器,12-阀门井,13-排污坑。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水解酸化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防腐壁,防腐壁上设置布水孔,所述防腐壁将池体分隔为水解酸化区和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沉淀池上设置有射流搅拌器,所述射流搅拌器将沉淀池内的污泥输送给水解酸化区。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射流搅拌器包括第一射流搅拌器和第二射流搅拌器,第一射流搅拌器包括水解污泥回流泵b、呈v字形的第一射流管,第一射流管上设有喷头;第一射流搅拌器的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a、积泥斗总管a依次连接;

射流管a段上,射流管a段与射流管b段夹角为钝角的一侧设置喷头;射流管b段上,射流管b段与射流管a段夹角为锐角的一侧设置喷头;

第二射流搅拌器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b、积泥斗总管b依次连接。

第二射流管与第一射流管关于水解酸化区中心点中心对称;

沉淀区设置有至少四个积泥斗,至少两个积泥斗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a连接,至少两个积泥斗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b连接;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积泥斗总管a上还连接有水解剩余污泥泵a,积泥斗总管b上还有水解剩余污泥泵b。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布水孔上方设置有斜板沉降器,斜板沉降器上方设置有集水堰槽。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一端侧壁设有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水槽,进水口设于侧壁外层上设有进水口,水解酸化池侧壁内侧设有布水孔。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池体为钢砼池。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底部设有排污坑,排污坑外连接有阀门井。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的水解酸化区设有水解酸化池出泥口、回流污泥泵出泥口、池排空管、水解酸化池进水口、水解酸化池补充污泥口,沉淀区设有沉淀区污泥回流口、检修人孔。

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集水堰槽通过埋件固定在水解酸化池的立柱顶部,沉降池底部设置立柱,立柱中上部设有下层梁,下层梁上设有斜板填料支撑架,斜板填料通过埋件设于斜板填料支撑架上。

实施例一

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防腐壁,防腐壁上设置布水孔,所述防腐壁将池体分隔为水解酸化区(1)和沉淀池(2),所述水解酸化区(1)和沉淀池(2)上设置有射流搅拌器,所述射流搅拌器将沉淀池内的污泥输送给水解酸化区。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射流搅拌器包括第一射流搅拌器(3)和第二射流搅拌器(4),第一射流搅拌器(3)包括水解污泥回流泵b(91)、呈v字形的第一射流管(31),第一射流管(31)上设有喷头(32);第一射流搅拌器(3)的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a(91)、积泥斗总管a(81)依次连接;

射流管a段(33)上,射流管a段(33)与射流管b段(34)夹角为钝角的一侧设置喷头(32);射流管b段(34)上,射流管b段(34)与射流管a段(33)夹角为锐角的一侧设置喷头(32);

第二射流搅拌器(4)进口、水解污泥回流泵b(92)、积泥斗总管b(81)依次连接。

第二射流管与第一射流管(31)关于水解酸化区(1)中心点中心对称;

沉淀区(2)设置有至少四个积泥斗(6),至少两个积泥斗(6)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a(81)连接,至少两个积泥斗底部通过积泥斗总管b(82)连接;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积泥斗总管a81上还连接有水解剩余污泥泵a93,积泥斗总管b81上还有水解剩余污泥泵b94。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布水孔(5)上方设置有斜板沉降器(11),斜板沉降器(11)上方设置有集水堰槽(10)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水解酸化池一端侧壁设有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水槽,进水口设于侧壁外层上设有进水口7,水解酸化池侧壁内侧设有布水孔5。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水解酸化池池体为钢砼池。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水解酸化底部设有排污坑13,排污坑13外连接有阀门井12。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水解酸化池的水解酸化区1设有水解酸化池出泥口、回流污泥泵出泥口、池排空管、水解酸化池进水口、水解酸化池补充污泥口,沉淀区设有沉淀区污泥回流口、检修人孔。

实施例九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集水堰槽10通过埋件固定在水解酸化池的立柱顶部,沉降池底部设置立柱,立柱中上部设有下层梁,下层梁上设有斜板填料支撑架,斜板填料通过埋件设于斜板填料支撑架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