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605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转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子行业中用量极大不可缺少的元件之一。在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MLCC)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烧结后的电容器芯片通过与磨介在倒角机中高速滚磨把边角滚磨圆滑,充分引出内电极,以利于外电极能与内电极充分接触,保证产品电器性能,这个过程称作倒角。

在倒角过程中,使用的磨介一般包括硬度很高的碳化硅粉和氧化铝球。而在倒角后,产品及氧化铝球表面会覆盖厚厚的碳化硅粉及倒角过程中产生的其它粉末,这些粉末需要通过冲洗将其去除。这个过程一般直接用自来水进行冲洗,直到冲洗中流下的水不再浑浊,在冲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该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员自觉保证冲洗效果,无法量化操作流程,对于稳定生产十分不利。因此,需要解决如何能够采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即保证产品冲洗干净,又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不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由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连接而成;

第一个所述不锈钢清洗水槽侧部安装有控制面板;

每个所述不锈钢清洗水槽内部均安装有浊度测试探测器和循环水系统;

四个所述不锈钢清洗水槽通过传递水阀连通;

四个所述不锈钢清洗水槽为阶梯式排列;

所述水槽上部安装网框架板,便于放置载电容器的筛网盒;

所述筛网盒上部加工有与所述网框架板配和的网框,所述筛网盒下部均匀加工有多个通孔;

所述传递水阀为电磁阀;

所述循环水系统由循环水泵,水路管道和进出水口组成,用于将水形成旋涡式流动。

上述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不锈钢清洗水槽与所述筛网盒均为矩形。

上述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主板,触摸屏安装在所述外壳正面与所述主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阶梯式排列,由传递水阀连通,不锈钢清洗水槽内部的浊度测试探测器和循环水系统,对电容器进行清洗,自动检测水的浊度,并由控制面板控制自动进水,自动出水,降低了生产成本,稳定了生产工艺,清洗方便快捷,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筛网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的进水、出水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不锈钢清洗水槽;2、传递水阀;3、浊度测试探测器;4、控制面板;5、循环水系统;6、网框架板;7、筛网盒;71、网框;7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电容器产品清洗装置,如图1-4所示,由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连接而成。第一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侧部安装有控制面板4;每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内部均安装有浊度测试探测器3和循环水系统5。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通过传递水阀2连通,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为阶梯式排列;水槽上部安装网框架板6,便于放置载电容器的筛网盒7。筛网盒7上部加工有与网框架板6配和的网框71,筛网盒7下部均匀加工有多个通孔72。传递水阀2为电磁阀;循环水系统5由循环水泵,水路管道和进出水口组成,用于将水形成旋涡式流动。不锈钢清洗水槽1与筛网盒7均为矩形。控制面板4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部安装有主板,触摸屏安装在外壳正面与主板连接。

具体使用时:

该清洗装置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中的水可通过传递水阀2流入下一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水流方向从最高的一号槽到最低的四号槽。所清洗产品的清顺序是从最低的四号槽到最高的一号槽。水槽中水由循环水系统5驱动在不锈钢清洗水槽1中进行旋涡式流动,保证清洗效果。将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槽装水,将待清洗的产品放置于筛网中并将筛网放置于4号水槽内,打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4号槽中水循环系统工作,驱动水进行旋涡式流动。清洗一定时间后,将筛网盒7连同产品取出,放置于三号水槽,开启三号水槽内的循环水系统5进行清洗,依次类推,电容经过四个不锈钢清洗水槽1清洗后,清洗操作完成。四号不锈钢清洗水槽1每次清洗一批产品后,不锈钢清洗水槽1中的浊度测试探测器3将对不锈钢清洗水槽1中的水进行测试,根据浊度数据判断是否需进行传递换水工作。若四号水槽水浊度超标,传递换水程序将启动,首先四号水槽的传递水阀2自动打开将水排出,然后三号水槽内水通过传递水阀2放入四号水槽,依次将一、二号水槽内水放入三、四号水槽内,并在一号水槽内自动加入新水。结构简单,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约用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