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178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地区印染产业的扩大,印染废水排放量的增多,避免印染废水和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改善周边河道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味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主要是经过曝气池,用活性污泥法将一些溶解性的污染物去除掉,而现在的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的物质,通过简单的前物化加药和活性污泥法,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所以,在曝气池中投加生物催化剂,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状,提高生物降级难降解物质的能力,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具有很大的紧迫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包括以管路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所述曝气池内设有布水管道,该布水管道上端与连接初沉池和曝气池的管路相通、下端置于曝气池底部,所述曝气池通过管道还连接一生物催化剂容器,该管道深入曝气池内部且与布水管道的管口紧挨;印染废水依次通过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进行净化处理并外排。

在曝气池中投加生物催化剂能够改善污泥生物活性、污泥性状,以提高降解印染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能力。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调节池与混凝反应池之间设有提升泵,调节池对印染废水进行完全混合作用,保证出水水质均匀。

所述混凝反应池中投加混凝剂硫酸亚铁和助凝剂PAM,去除废水中部分难溶解的悬浮物,以降低废水进入曝气池后曝气池的负荷。

所述初沉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于池体上部,该初沉池的池底还设有第一排泥管道,所述第一排泥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设备。通过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曝气池,物化污泥通过第一排泥管道排至污泥处理设备进行污泥处理。

所述曝气池上边沿设有出水槽,该出水槽通过管路与二沉池的进水口相连。曝气池采用完全混合式,泥水混合液从上边四周出水槽溢出,再接入二沉池。

所述二沉池池底还设有第二排泥管道和第三排泥管道,所述第二排泥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设备,所述第三排泥管道与曝气池相连且管路上设有提升泵。二沉池沉降的生物活性污泥通过第三排泥管道排入曝气池,剩余污泥则通过第二排泥管道排至污泥处理设备进行污泥处理。

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上边沿均设有出水槽,该出水槽与管路相连。

所述生物催化剂容器中的生物催化剂为液体,pH值在3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中曝气池投加生物催化剂,利用其生物催化作用,提高污泥中生物活性,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状,提高污泥的沉降性,降低出水中悬浮物的数量,保证出水达标。

2.良好的抗冲击能力。生物催化剂具有提高生物活性的作用,特别是面对难降解的污染物进入系统时,比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能够满足更大的水力水质冲击。

3.处理成本低,在曝气池上面直接添加生物催化剂容器,通过管道,深入曝气池内部,投加生物催化剂容器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混合均匀。

4.占地面积较小。本工艺装置充分发挥了传统的生物方法的潜能,无需再扩建场地,只要在曝气池上面直接添置一个生物催化剂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调节池1,混凝反应池2,初沉池3,曝气池4,二沉池5,出水6,生物催化剂容器7,提升泵8、9,第一排泥管道10,第二排泥管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生物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包括:

调节池1,调节池1通过管路连接混凝反应池2且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8。

混凝反应池2,池内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通过管路连接初沉池3。

初沉池3,池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道10,通过管路连接曝气池4。

曝气池4,曝气池4内设有布水管道,该布水管道上端与连接初沉池3和曝气池4的管路相通、下端置于曝气池4底部;曝气池4通过管道还连接一生物催化剂容器7,该管道深入曝气池内部且与布水管道的管口紧挨;曝气池4通过管路连接二沉池5。

二沉池5,二沉池5池底还设有第二排泥管道11和第三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11连接有污泥处理设备,第三排泥管道与曝气池4相连且管路上设有提升泵9。

二沉池5的上清液作为出水6外排。

具体运行方法如下:

1)将印染废水在调节池1内进行完全混合,并在原水箱内停留在26小时左右,保证出水水质均匀。

2)调节池1出水经过提升泵8,输送到混凝反应池2内,经过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后自流入初沉池3。通过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入曝气池4,并将物化污泥用第一排泥管道10全部排至污泥处理设备。

3)初沉池3的上清液进入曝气池4,通过中间的布水管道流入曝气池4底部,并在曝气池4内停留36小时左右。曝气池4采用完全混合式,泥水混合液从上边四周出水槽溢出,经过出水管进入二沉池5。

4)在二沉池5中,经过泥水分离后上清液作为出水6排出整个系统之外,而下面的生物活性污泥,一部分通过提升泵9通入曝气池4,另外一部分通过第二排泥管道11,作为剩余污泥排至污泥处理设备。

5)曝气池4上面设有生物催化剂容器7,容器7通过管道可以向曝气池4投加生物催化剂,该物质能够改善污生物活性污泥性状,提高降解印染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能力。

实施例一,为验证该装置的有效性,该装置运行半年,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水质分析,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调节池1进水COD均值为1056mg/L,经过前混凝加药之后,出水COD为700-800mg/L,色度为400-500倍,通过曝气池4后,出水COD均值为110mg/L,色度为10-20倍。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