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78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人工浮岛能够满足净化水中氮磷的要求,但是针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其包括人工浮岛,人工浮岛具有位于水面以上的浮岛上层、位于水中的浮岛下层,浮岛上层布置有水生植物,浮岛安装有向浮岛底部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浮岛下层设置有双层滤料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采用生态浮岛+太阳能曝气+双层滤料相组合的方式,在现有人工浮岛净化水中氮磷的基础上,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也能起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浮岛上层(水面以上部分)种植菖蒲或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周围铺设太阳能挡板,并在浮岛上安装曝气装置,曝气管埋入水中,以太阳能作为曝气装置的电力来源,在浮岛下层(水中部分)使用以锰砂及兰炭组成的双层滤料,以提高对水中金属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进一步,双层滤料结构包括:锰砂滤料层;设置于锰砂滤料层上方的兰炭滤料层。

进一步,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将空气打入曝气管的直流气泵,曝气管具有延伸至水面以下的水下延伸部分。

进一步,浮岛上层设置有对曝气装置供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进一步,浮岛上层为边长1-5m的长方体。

进一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围绕浮岛上层周向布置。

进一步,锰砂滤料层的锰砂粒径为5-8mm,厚度为400mm;

兰炭滤料层的兰炭粒径为5-8mm,厚度为400mm。

进一步,浮岛下层设置有防止滤料外漏且可供水通过的玻璃钢板网,玻璃钢板网设置有若干孔径小于5mm的孔洞。

进一步,人工浮岛的浮岛框架材质采样竹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人工浮岛设置有浮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参见图1,其包括人工浮岛E,人工浮岛具有位于水面以上的浮岛上层S1、位于水中的浮岛下层S2,浮岛上层布置有水生植物3,例如种植菖蒲或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浮岛安装有向浮岛底部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浮岛下层设置有双层滤料结构T。

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该新型人工浮岛水体净化装置采用生态浮岛、太阳能曝气、双层滤料相组合的方式,在现有人工浮岛净化水中氮磷的基础上,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也能起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浮岛上层(即水面以上部分)种植菖蒲或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周围铺设太阳能挡板,并在浮岛上安装曝气装置,曝气管埋入水中,以太阳能作为曝气装置的电力来源,在浮岛下层(即水中部分)使用以锰砂及兰炭组成的双层滤料,以提高对水中金属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双层滤料结构T由锰砂滤料层T1、设置于锰砂滤料层上方的兰炭滤料层T2构成,作为底层滤料的锰砂滤料层中,锰砂粒径为5-8mm,厚度为400mm,相对密度2.50-2.70。作为滤料上层的兰炭滤料层中,兰炭粒径为5-8mm,厚度为400mm,相对密度为1.4-1.6,不均匀系数均<2.0。滤料周围及底部安装玻璃钢板网4,在玻璃钢板网上开多个孔径小于5mm的孔洞4a,使水流能够通过,同时能防止滤料外漏。

另外,曝气装置为太阳能曝气装置,具体地讲,该太阳能曝气装置包括:接收太阳能发出直流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启动直流气泵的控制器、曝气管2、将空气打入曝气管的直流气泵(图中未示),曝气管具有延伸至水面以下的水下延伸部分,曝气管内侧壁可设置陶瓷结构层,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于人工浮岛上,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和直流气泵依次相连并安装在浮岛上层四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围绕浮岛上层周向布置。让电池组件发出的直流电通过控制器直接驱动直流气泵,并在浮岛底部水体中进行曝气,增加水中含氧量。

呈长方体的浮岛参数如下:浮岛上层可制作成边长1-5m的长方体,可根据河道宽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小来决定合适的边长。上层四个外侧面,在水面以上搭建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挡板可制作成梯形或长方形。曝气管可安装在浮岛中间位置,以曝气管为中心,在周围开孔种植菖蒲或凤眼莲,增加浮岛美观性。

浮岛框架材质采用竹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瓶等材料提高浮岛浮力,如有需要可增设浮球5,进一步增加浮力。用钢绳7配合锚柱6固定浮岛。

考虑到污染水体自流流速缓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浮岛底部水体中曝气的同时,可以增加水体自下向上的流动,提升水体流动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