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7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生化处理法简称为生物处理法或生化法。该法的处理过程是使废水或固体废物与微生物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等),使不稳定的有机物和无机毒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法中,生化处理池体内放有填料,微生物依附其上进行繁衍生息,然后微生物会以水中有机物为食,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形成小分子物质,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是池体底部污水流动性较差,产生了池底大量有机物聚集的现象,水质得不到有效的净化,如果在上面强行搅拌,会毁坏微生物的生存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厌氧池底部污水流动性较差,产生了池底大量有机物聚集的现象,水质得不到有效的净化,如果在上面强行搅拌,会毁坏微生物的生存场所”的问题,提供一种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体,污水处理池体内设置有转盘轴,转盘轴上设置有若干生物转盘,转盘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污水处理池体的侧壁并与污水处理池体侧壁转动连接,转盘轴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污水处理池体的一侧设置有底部污水循环腔体,底部污水循环腔体的上端连接有上部污水管,底部污水循环腔体的下端连接有下部污水管;所述下部污水管的一端穿过污水处理池体的底端面并且端部开口与污水处理池体底端面最低点齐平,下部污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底部污水循环腔体的底端;所述上部污水管的一端穿过底部污水循环腔体顶端,上部污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处理池体内连通;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内部中段设置有中部滤网;所述上部污水管和下部污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循环泵和一个截止阀。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底部污水循环腔体,污水处理池体底部的污水通过下部污水管倒入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然后通过上部污水管导入到污水处理池体的上部,使得污水处理池体内的污水能够循环,并且不会产生较强的涡流,不会损坏生物转盘表面的毁坏微生物的生存场所。在污水循环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生长于生物转盘表面的厌氧菌群掉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中部滤网,通过中部滤网的过滤防止厌氧菌群落再次进入到污水处理池体。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池体的下端面为圆锥形,污水处理池体下端面的圆锥形底端朝向污水处理池体内,下部污水管的端部与污水处理池体的下端面圆锥形顶端固定连接。

污水处理池体的下端面设置为圆锥形能够使得污水处理池体下端的污水更好的流动至下部污水管端部。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上部污水管连接有一个上部分水主管,上部分水主管上连接有若干分水管,分水管的端部设置于污水处理池体内。

上部分水主管和分水管的设置将从上部污水管排入到污水处理池体的水流分成多股并且分布于污水处理池体内不同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单股水流造成过大的冲击。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内设置有一个分水腔体,分水腔体位于中部滤网下方,分水腔体上设置有若干腔体出水管,腔体出水管的端部开口朝向中部滤网下端面;所述下部污水管与分水腔体内部连通。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分水腔体和腔体出水管,将导入至底部污水循环腔体内的水流分为多股,防止单股水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将中部滤网损坏。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中部滤网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滤网冲洗管,滤网冲洗管上设置有若干滤网辅助冲洗管,滤网辅助冲洗管的端部开口朝向中部滤网,滤网冲洗管的端部连接有冲洗水供水管。

中部滤网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结有部分污垢,并且难以清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滤网冲洗管和滤网辅助冲洗管,在污水处理的间隙通过滤网冲洗管和滤网辅助冲洗管对中部滤网进行冲洗。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相邻的两个滤网辅助冲洗管的抽线呈锐角夹角。

相邻的两个滤网辅助冲洗管的抽线呈锐角夹角能够使得从滤网辅助冲洗管喷出的冲洗水分布范围增大,提高冲洗效果。

优化的,上述生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底部污水循环腔体,污水处理池体底部的污水通过下部污水管倒入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然后通过上部污水管导入到污水处理池体的上部,使得污水处理池体内的污水能够循环,并且不会产生较强的涡流,不会损坏生物转盘表面的毁坏微生物的生存场所。在污水循环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生长于生物转盘表面的厌氧菌群掉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中部滤网,通过中部滤网的过滤防止厌氧菌群落再次进入到污水处理池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体1,污水处理池体 1内设置有转盘轴2,转盘轴2上设置有若干生物转盘3,转盘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污水处理池体1的侧壁并与污水处理池体1侧壁转动连接,转盘轴2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4;所述污水处理池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的上端连接有上部污水管6,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的下端连接有下部污水管7;所述下部污水管 7的一端穿过污水处理池体1的底端面并且端部开口与污水处理池体1底端面最低点齐平,下部污水管7的另一端穿过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的底端;所述上部污水管6的一端穿过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顶端,上部污水管6的另一端与污水处理池体1内连通;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内部中段设置有中部滤网8;所述上部污水管6和下部污水管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循环泵9和一个截止阀10。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污水处理池体1底部的污水通过下部污水管7倒入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然后通过上部污水管6导入到污水处理池体1的上部,使得污水处理池体1内的污水能够循环,并且不会产生较强的涡流,不会损坏生物转盘3 表面的毁坏微生物的生存场所。在污水循环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生长于生物转盘3表面的厌氧菌群掉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中部滤网8,通过中部滤网8的过滤防止厌氧菌群落再次进入到污水处理池体1。

所述污水处理池体1的下端面为圆锥形,污水处理池体1下端面的圆锥形底端朝向污水处理池体1内,下部污水管7的端部与污水处理池体1的下端面圆锥形顶端固定连接。

污水处理池体1的下端面设置为圆锥形能够使得污水处理池体1下端的污水更好的流动至下部污水管7端部。

所述上部污水管6连接有一个上部分水主管11,上部分水主管11上连接有若干分水管 12,分水管12的端部设置于污水处理池体1内。

上部分水主管11和分水管12的设置将从上部污水管6排入到污水处理池体1的水流分成多股并且分布于污水处理池体1内不同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单股水流造成过大的冲击。

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内设置有一个分水腔体13,分水腔体13位于中部滤网8下方,分水腔体13上设置有若干腔体出水管14,腔体出水管14的端部开口朝向中部滤网8下端面;所述下部污水管7与分水腔体13内部连通。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分水腔体13和腔体出水管14,将导入至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内的水流分为多股,防止单股水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将中部滤网8损坏。

所述中部滤网8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滤网冲洗管15,滤网冲洗管15上设置有若干滤网辅助冲洗管16,滤网辅助冲洗管16的端部开口朝向中部滤网8,滤网冲洗管15 的端部连接有冲洗水供水管。

中部滤网8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结有部分污垢,并且难以清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滤网冲洗管15和滤网辅助冲洗管16,在污水处理的间隙通过滤网冲洗管15和滤网辅助冲洗管16对中部滤网8进行冲洗。

所述相邻的两个滤网辅助冲洗管16的抽线呈锐角夹角。

相邻的两个滤网辅助冲洗管16的抽线呈锐角夹角能够使得从滤网辅助冲洗管16喷出的冲洗水分布范围增大,提高冲洗效果。

所述底部污水循环腔体5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排污管17。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