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09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滴滤床是由土壤净化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普通生物膜处理法。工作原理是污水长期以滴状洒在块状滤料表面,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会形成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交换,生物膜内的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则不断生长繁殖。现有的滴滤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布水方式,时常发生管道堵塞,影响使用,一般的滴滤污水处理系统底部采用曝气装置,用鼓风机鼓入空气,增加成本,另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污水进水流量,造成系统超负荷运行,影响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无需外部动力,使用自然通风,减少成本,污水滴滤均匀,不会发生堵塞,给使用带来了便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设置,四个支撑腿的上表面设有初级过滤池,初级过滤池的内部卡装有过滤板,过滤板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设置,初级过滤池的左侧表面设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的中部设有污水进水阀门,初级过滤池的右侧表面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布水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滴滤池,滴滤池的内部卡装有陶粒填料层,陶粒填料层的数量为两层,滴滤池的内部底端设有斜坡,滴滤池的右侧表面中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中部设有出水阀门,滴滤池的右侧表面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中部设有排污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水器位于滴滤池的正上方,布水器包括集管,集管的两侧面均设有分水支管,分水支管的数量为六支且等间距设置,分水支管的侧表面设有喷头,喷头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管的两端均套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侧表面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滴滤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滤池的前侧表面设有进风口,滴滤池的后侧表面设有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设有过滤器,过滤器的后端设有流量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便利,污水经过初级过滤池,过滤掉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再经过过滤器处理,布水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通过集管、分水支管和喷头,污水均匀地滴入陶粒填料层内,滴滤池内的斜坡以利于污泥积聚在滴滤池池底一侧,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方便通风,以利于微生物生长,无需外部鼓风机鼓风,减少成本,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量控制器,以利于系统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图。

图中:1污水进水阀门、2污水进水管、3初级过滤池、4支撑腿、5底板、6滴滤池、7进风口、8排污阀门、9排污管、10出水管、11出水阀门、12连接杆、13连接环、14集管、15喷头、16分水支管、17流量控制器、18连接管、19过滤器、20过滤板、21出风口、22斜坡、23陶粒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滴滤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5,底板5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支撑腿4,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设置,四个支撑腿4的上表面设有初级过滤池3,初级过滤池3的内部卡装有过滤板20,过滤板20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设置,过滤掉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初级过滤池3的左侧表面设有污水进水管2,污水进水管2的中部设有污水进水阀门1,初级过滤池3的右侧表面设有连接管18,连接管18的中部设有过滤器19,再次经过过滤器19处理,布水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过滤器19的后端设有流量控制器17,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流量控制器17,以便系统高效运行,连接管18的一端连接布水器,布水器位于滴滤池6的正上方,布水器包括集管14,集管14的两侧面均设有分水支管16,分水支管16的数量为六支且等间距设置,分水支管16的侧表面设有喷头15,喷头15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设置,污水均匀地滴入陶粒填料层23内,集管14的两端均套接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的侧表面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于滴滤池6,用于固定支撑集管14,底板5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滴滤池6,滴滤池6的内部卡装有陶粒填料层23,陶粒填料层23的数量为两层,滴滤池6的内部底端设有斜坡22,利于污泥积聚在滴滤池6池底一侧,滴滤池6的右侧表面中部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的中部设有出水阀门11,滴滤池6的右侧表面底部设有排污管9,排污管9的中部设有排污阀门8,滴滤池6的前侧表面设有进风口7,滴滤池6的后侧表面设有出风口21,方便通风,以利于微生物生长,无需外部鼓风机鼓风,减少成本。

在使用时:打开污水进水阀门1,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2进入初级过滤池3内,污水经过过滤板20,过滤掉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再进入连接管18内,经过过滤器19和流量控制器17进入集管14内,然后通过分水支管16和喷头15均匀地洒向滴滤池6内,污水经过陶粒填料层23内微生物的处理,污水净化后从出水管10流出,而部分污泥从斜坡22滑落至滴滤池6的底部一侧,打开排污阀门8可排除污泥,在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量控制器17,使系统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利,污水经过初级过滤池3,过滤掉较大的悬浮物颗粒,再经过过滤器19处理,布水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通过集管14、分水支管16和喷头15,污水均匀地滴入陶粒填料层23内,滴滤池6内的斜坡22以利于污泥积聚在滴滤池6池底一侧,通过进风口7和出风口21,方便通风,以利于微生物生长,无需外部鼓风机鼓风,减少成本,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量控制器17,以利于系统高效运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