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095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BioDopp生化反应器是一种新颖污水处理装置,其将所有单一工艺( 生物硝化、反硝化,释磷、吸磷,有机物氧化、沉淀等多个单元) 组合在一个相邻分隔有几个不同处理单元的矩形池中,并且采用低溶解氧( 通常0.3~0.8mg/L) 实现纵向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高污泥浓度(通常5~8g/L) 确保处理高效持续稳定(低溶氧及高污泥浓度是其工艺两大特色)。较现有传统生化反应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低溶氧下高效生物脱氮和良好除磷效果,同池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运行高效、持续,出水稳定,低污泥产出,剩余污泥可比传统工艺少40~60%,维护工作量小,占地面积小,使用长方形水池节约了大量土地,污水处理厂只需一个常规污水处理厂一半面积,并大大减少了管道投资,投资与运行成本低,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可减少一半左右。因而在污水处理中得到重视和推广。

但是对于碳氮比失调的污水,传统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难以达到深度脱氮的目的,好氧区采用低溶解氧虽然有利于同步脱氮,但是低溶解氧会导致泥水分离区的磷元素的二次释放,对生化除磷不利,在后部增加可投加外部碳源的缺氧区和防止碳源穿透的好氧区有利于深度脱氮除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以解决传统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对于脱氮除磷效果较差,无法达到深度脱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在结构方面主要包括厌氧区、前置缺氧区、前置好氧区A、前置好氧区B、后置缺氧区、后置好氧区和泥水分离区,其特征为后置缺氧区设置在前置好氧区B后部,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后置好氧区设置在后置缺氧区后部,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后置好氧区与泥水分离区进水槽进口联通。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厌氧区在前置缺氧区之前,通过墙体开孔联通,进水可在厌氧区及前置缺氧区之间分配;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前置缺氧区后部设置前置好氧区A,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前置好氧区A末端控制溶解氧2~4mg/L;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前置好氧区A末端与前置好氧区B前端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前置好氧区B末端控制溶解氧为≤0.8mg/L;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前置好氧区B末端分别与后置缺氧区及前置缺氧区联通,通过外部动力推流2~5Q进入到前置缺氧区,1.5~2Q通过墙体开孔进入到后置缺氧区;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后置缺氧区内投加外部碳源,并采用机械搅拌与泥水混合物进行快速混合,后置缺氧区控制溶解氧DO≤0.3mg/L,氧化还原电位ORP≤100mV;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后置缺氧区出水进入到后置好氧区,在后置好氧区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曝气,溶解氧控制在≥4mg/L;

进一步地,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泥水分离区为矩形边进边出沉淀池,采用变截面进水槽,表面负荷≤1.2m3/(m2·h),沉淀池底泥收集后泵送到厌氧区,底泥部分定期外排。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延续了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工艺特征的同时,规避了原有泥水分离器易堵塞,需要反洗装置,土建结构复杂,投资较大等缺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的示意图,其中1、厌氧区,2、前置缺氧区,3、前置好氧区A,4前置好氧区B,5、后置缺氧区,6、后置好氧区,7、泥水分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包括厌氧区1、前置缺氧区2、前置好氧区A3、前置好氧区B4、后置缺氧区5、后置好氧区6及泥水分离区7;厌氧区1与前置缺氧区2通过墙体开孔联通,进水可在厌氧区1与前置缺氧区2之间分配,前置缺氧区2与前置好氧区A3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前置好氧区A3末端与后置好氧区B4前端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后置好氧区B4末端分别与前置缺氧区2和后置缺氧区5联通,通过外部动力推流2Q-5Q的污水进入前置缺氧区2,通过墙体开孔使1.5Q-2Q污水进入后置缺氧区5,在后置缺氧区5进水区域投加外部碳源,后期缺氧区5末端与后置好氧区6通过墙体开孔联通,后置好氧区6通过变截面进水槽与泥水分离区7联通,泥水分离区为矩形边进边出沉淀池。

具体实施例:进水按4:1比例分别进入到厌氧区1和前置缺氧区2中,进水在厌氧区1实现磷的释放和有机氨的氨化,同时部分难降解有机物水解成易降解有机物;厌氧区1的污水通过墙体开孔进入前置缺氧区2,在此与部分进水以及后置好氧区B的回流液进行混合,实现反硝化脱氮;前置缺氧区2的污水经墙体开孔进入前置好氧区A 3,前置好氧区A末端控制溶解氧2~4mg/L;前置好氧区A的出水经墙体开孔进入前置好氧区B 4,前置好氧区B末端控制溶解氧为≤0.8mg/L,前置好氧区A和B实现COD、氨氮和总磷等目标污染物的去除;前置好氧区B末端通过外部动力推流4Q污水进入前置缺氧区,通过墙体开孔将2Q的污水进入后置缺氧区5,在后置缺氧区5通过外部投加碳源实现反硝化深度脱氮;后置好氧区5的出水通过墙体开孔进入后置好氧区6,实现好氧吸磷,强化生物除磷;后置好氧区6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泥水分离区7,泥水分离区采用变截面进水槽,设计为矩形边进边出沉淀池,规避了原有泥水分离器易堵塞,需要反洗装置,土建结构复杂,投资较大等缺陷;泥水分离区7处理后出生达标排放。应用本发明的深度脱氮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处理污水,进水水质COD为400mg/L,氨氮为35mg/L,TN为45mg/L,TP为5mg/L,出水水质COD为≤30mg/L,氨氮为≤3mg/L,TN为≤8mg/L,TP为≤0.3mg/L,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准IV类标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