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140发布日期:2018-07-24 21:3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



背景技术:

水质净化器简称净水器,是集混合、反应、沉淀、过滤于一体的一元化设备,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管理简便和性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成功的净水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器,因为相对比较庞大,所以,一旦形成,便很难移位;

其次,因为污水中的污渍的存在,大型的污水净化器的清理难以进行;

再而,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一般;

综上,能够提供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污水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一般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釜体,适于提供污水净化的空间,所述釜体上端具有流通敞口,一侧具有进水管;

侧釜体,适于储存经过所述釜体初次挂膜的污水,所述侧釜体与所述釜体连通并且一侧具有出水管;

挂膜机构,适于实现污水挂膜并且能够将经过二次挂膜的水排出,所述挂膜机构设置在所述釜体中,所述挂膜机构上部具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釜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流通敞口;

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的上端,所述喷淋机构适于吸取所述侧釜体中的水进行二次挂膜。

作为优选,还包括L形的弯头管,所述弯头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弯头管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弯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弯头管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管接口,所述出水管插接在一个所述管接口中,另一个所述管接口与所述喷淋机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弯头管的外壁互相平行,所述管接口为筒状结构,所述弯头管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塑料层,所述外层为金属层。

作为优选,所述挂膜机构还包括管框架、若干个固定装置和薄膜设备,所述管框架包括固定管道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固定管道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管道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薄膜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每个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与外界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道包括第一上弯管、第二上弯管、第一下弯管、第二下弯管、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三直管和第四直管,所述第一直管和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弯管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弯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三直管和所述第四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上弯管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弯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上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管,所述第二上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中管,所述第一中管和所述第二中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上固定板、第二上固定板、第三上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第二下固定板,第三下固定板,所述薄膜设备包括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和第三薄膜,

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上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下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一上固定板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二上固定板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上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管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下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固定板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三上固定板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三上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直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下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薄膜固定在所述第三上固定板与所述第三下固定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水平管、直连管和抽吸泵,所述水平管插接在所述釜体中,所述水平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喷淋,所述喷淋设置在所述挂膜机构的上部,所述抽吸泵一端与所述水平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直连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连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管接口中。

作为优选,所述釜体与所述侧釜体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侧釜体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能够开启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门体的外壁上具有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首先,通过釜体实现初次挂膜的效果,其次,通过侧釜体实现通过初次挂膜后的水的存储,再而,通过挂膜机构实现挂膜的效果,通过喷淋机构的喷淋作用,将侧釜体中存储的水重新排至釜体中进行二次挂膜从而实现充分挂膜的效果,最后通过挂膜机构中的内腔配合排水管实现排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膜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排水管,2、连接管,3、釜体,4、流通敞口,5、进水管,6、侧釜体,7、喷淋,8、弯头管,9、套管,10、管接口,11、水平管,12、直连管,13、抽吸泵,14、连通口,15、门体,16、门把手,a1、第一上弯管,a2、第二上弯管,a3、第一下弯管,a4、第二下弯管,b1、第一直管,b2、第二直管,b3、第三直管,b4、第四直管,c1,、第一中管,c2、第二中管,d1、第一上固定板,d2、第二上固定板,d3、第三上固定板,d4、第一下固定板,d5、第二下固定板,d6、第三下固定板,e1、第一薄膜,e2、第二薄膜,e3、第三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釜体 3,适于提供污水净化的空间,釜体3上端具有流通敞口4,一侧具有进水管5;侧釜体6,适于储存经过釜体3初次挂膜的污水,侧釜体6与釜体3连通并且一侧具有出水管;挂膜机构,适于实现污水挂膜并且能够将经过二次挂膜的水排出,挂膜机构设置在釜体3中,挂膜机构上部具有排水管1,排水管1一端与釜体3的内腔连通,另一端穿出流通敞口4;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与出水管连通,喷淋机构的喷淋7设置在釜体3的内部的上端,喷淋机构适于吸取侧釜体6中的水进行二次挂膜。

此种污水净化器还包括L形的弯头管8,弯头管8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套设在弯头管8上的套管9,套管9的一端与弯头管8的侧壁固定连接,弯头管8与套管9之间形成管接口10,出水管插接在一个管接口10中,另一个管接口10与喷淋7机构连通。

套管9的内壁与弯头管8的外壁互相平行,管接口10为筒状结构,弯头管8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塑料层,外层为金属层。

挂膜机构还包括管框架、若干个固定装置和薄膜设备,管框架包括固定管道和排水管1,排水管1和固定管道固定连接且连通,固定装置与固定管道固定连接且连通,薄膜设备固定设置在固定装置上,每个固定装置的内部与外界连通。

固定管道包括第一上弯管a1、第二上弯管a2、第一下弯管a3、第二下弯管a4、第一直管b1、第二直管b2、第三直管b3和第四直管b4,第一直管b1和第二直管b2的一端与第一上弯管a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下弯管a3连接且连通,第三直管b3和第四直管 b4的一端与的第二上弯管a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下弯管a4 连接且连通,第一上弯管a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管c1,第二上弯管 a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中管c2,第一中管c1和第二中管c2通过连接管2连接且连通,连接管2与排水管1连接且连通。

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上固定板d1、第二上固定板d2、第三上固定板d3、第一下固定板d4、第二下固定板d5,第三下固定板d6,薄膜设备包括第一薄膜e1、第二薄膜e2和第三薄膜e3,

第一上固定板d1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第一上固定板d1 的一端与第一直管b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第三直管b3连接且连通,第一下固定板d4的一端与第一直管b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直管b3固定连接,第一薄膜e1固定在第一上固定板d1与第一下固定板 d4之间;

第二上固定板d2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第二上固定板d2 的一端与第一中管c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中管c2连接且连通,第二下固定板d5的一端与第一下弯管a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下弯管a4固定连接,第二薄膜e2固定在第二上固定板d2与第二下固定板d5之间;

第三上固定板d3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连通,第三上固定板d3 的一端与第二直管b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第四直管b4连接且连通,第一下固定板d4的一端与第二直管b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直管 b4固定连接,第三薄膜e3固定在第三上固定板d3与第三下固定板 d6之间。

喷淋7机构包括水平管11、直连管12和抽吸泵13,水平管11 插接在釜体3中,水平管11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7,喷淋7设置在挂膜机构的上部,抽吸泵13一端与水平管11连通,另一端与直连管 12的一端连通,直连管12的另一端插接在管接口10中。

釜体3与侧釜体6的连通口14设置在侧釜体6的上端。

釜体3上设置有能够开启的门体15,门体15上设置有进水管5。

门体15的外壁上具有门把手16。

此种改进型污水净化器,首先,通过釜体实现初次挂膜的效果,其次,通过侧釜体6实现通过初次挂膜后的水的存储,再而,通过挂膜机构实现挂膜的效果,通过喷淋机构的喷淋作用,将侧釜体6中存储的水重新排至釜体3中进行二次挂膜从而实现充分挂膜的效果,最后通过挂膜机构中的内腔配合排水管1实现排水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