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2458发布日期:2018-07-17 22:5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尘收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及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势必会造成大气污染加剧,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如工厂在进行工件焊接、切割、抛光以及打磨等环节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烟雾及粉尘,如烟雾中含有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粉尘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等,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严重的可能导致烟气中毒、尘肺病及眼部疾病,而且当烟尘浓度积累增大时,还会影响车间能见度,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上述烟尘在不良排放后对环境污染也较大。目前针对厂房内的烟雾净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大型集中收集装置,该装置由吸风净化及过滤设备、吸风管道、软管及吸风罩等组成,使用时是在工件的发烟区域进行大面积抽风,再对收集的烟尘进行处理,具有收集效率高,过滤效果好等优点,缺点是虽然整体抽风量大,但是能耗高,只适用在固定工位的场合,不能在不同工位进行换点操作,另外由于设备及吸风管道是固定的,只能通过吸风软管调整吸风口的位置,对于大型构件、异形设备的焊接操作,对吸风罩的调节范围有限,不能全范围覆盖,导致无法有效收集工作产生的烟尘;另一种是移动烟尘收集器,该类型设备可移动,自身带万向软管,具有体积小巧、移动灵活,可进行点对点的作业等特点,缺点是吸风量有限,吸风效果差,只适合在临时焊接的场合,对于大型工件以及连续焊缝的焊接等有很大的局限性,焊烟收集率低且需实时调整吸风口位置,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在有关文献中也给出了一些可移动操作的焊烟收集装置,如采用电机驱动的吸尘臂带动抽风管移动操作等,其成本高昂、结构复杂,工作噪音大、故障率高,受工况环境影响较大,适用范围局限性大,同样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尘收集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净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噪声小、操作灵活简便,使用时覆盖范围大、调整精度高等优点,而且可以适用在任何烟尘环境的吸风处理作业,应用范围广泛。使用时不需移动烟尘收集处理器等主处理设备,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吸风管道的竖管固定后,即可通过拉动管道,轻松地将集烟罩移动到厂房内的任意发烟位置,实现对厂房工况环境的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烟尘收集装置,包括烟尘收集处理器、吸风管道,吸风管道一端与烟尘收集处理器连通,另一端安装有集烟罩,吸风管道包括设于烟尘收集处理器进风口的连接管部,设于连接管部上方的转臂管道部,与转臂管道部铰接的摆臂管道部,转臂管道部与摆臂管道部的铰接端设有摆臂锁紧机构,摆臂管道部可绕绞接端在垂直方向上摆动,其中,转臂管道部包括固定座与T型管道,固定座由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构成,T型管道由竖管和与竖管连通的横管构成,竖管上端为盲端,竖管上端通过转轴与上固定座转动配合,竖管下部套装有法兰盘,竖管下部通过法兰盘与下固定座转动配合,竖管下端与连接管部间隙配合,摆臂管道部包括吸风软管及置于吸风软管内的纵向摆臂,纵向摆臂上端与T型管道的横管开口端铰接,纵向摆臂的下端配接有集烟罩。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由至少两节横管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构成,各节横管可绕竖向销轴在水平方向上互为转动,各节横管的衔接处套装有第一连接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部包括连接管及第二连接软管,连接管上端口与竖管下端口间隙止口配合,在连接管与竖管的对接位置外部套装有密封套,密封套为柔性材料制作,在连接管上安装有固定卡箍,连接管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烟尘收集处理器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摆臂由至少两节连杆通过横向销轴铰接构成,各节连杆可绕横向销轴在垂直方向上互为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摆臂锁紧机构由安装在横向销轴外部的摩擦片、紧固螺母以及安装在横向销轴与纵向摆臂之间的拉簧组成。

进一步地,在集烟罩的内部进风口下方悬挂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为多孔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在竖管上的法兰盘与下固定座上对应开设有嵌槽,嵌槽内设置滚珠,在法兰盘与下固定座相对面的边缘位置交错设置有环形防尘凸起。

作为优选的,所述竖管及横管为钢管或铝管或镀锌管或PVC管的一种,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以及吸风软管为钢丝骨架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转臂管道部结构设计,竖管可作轴向旋转并带动横管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360度全方位转动;由于转臂管道部铰接有摆臂管道部,摆臂管道部可绕绞接端在垂直方向上摆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摆臂管道部在垂直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带动其下的集烟罩做到精确高度及位置调整,方便了工况作业和烟尘收集;本实用新型的吸风管道除了以上转动、摆动效果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转臂管道部为硬管设计,摆臂管道部为软管设计,结构合理、成本低,转臂管道部为吸风主要流通管道,采用硬管设计风阻小、寿命长且免维护,显著优于现有技术中的万向软管,克服了软管因扭转变形带来的通风不畅,有效保证了吸风效果,而且硬管支撑强度高、平衡及安全性好,避免了万向软管连接集烟罩带来的一头沉等相应弊端,而摆臂管道部的软管设计,又优化了对精确高度及位置的调整需求,进一步强调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灵活性。

2、由于横管由至少两节横管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构成,各节横管可绕竖向销轴在水平方向上互为转动,本实用新型既延伸了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使用范围,又能够在横管的转动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和自由位置悬停;由于各节横管的衔接处套装有第一连接软管,增加了横管之间连接的灵活性并保证了气密效果。

3、由于连接管部包括连接管及第二连接软管,连接管上端口与竖管下端口间隙止口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管道连通及气密的前提下,方便了竖管的旋转操作;在连接管与竖管的对接位置外部套装有密封套,密封套为柔性材料制作,进一步保证了管道连通时的气密性;连接管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烟尘收集处理器的进风口连通,进一步增强了管道的灵活性。

4、由于所述纵向摆臂由至少两节连杆通过横向销轴铰接构成,各节连杆可绕横向销轴在垂直方向上互为转动,延长了本实用新型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和更灵活的空间位置选择,在加强吸烟效果的同时,又减少了对工位正常操作的影响。

5、由于摆臂锁紧机构由安装在销轴外部的摩擦片、紧固螺母以及安装在销轴与纵向摆臂之间的拉簧组成,操作简便,限位牢固,安全可靠。

6、由于在集烟罩的内部进风口下方悬挂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为多孔板状结构,经实践操作,未经导风板通风孔吸入的烟尘会扩散至导风板上方与进风口的空隙处形成吸入气流,引导侧方烟尘吸入,使得吸风范围扩大至整个烟罩顶面,吸烟尘能力进一步增强。

7、由于在竖管上的法兰盘与下固定座上对应开设有嵌槽,嵌槽内设置滚珠,结构简单,竖管转动灵活;在法兰盘与下固定座相对面的边缘位置交错设置有环形防尘凸起,保护工件,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

8、由于所述竖管及横管为钢管或铝管或镀锌管或PVC管的一种,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由于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以及吸风软管为钢丝骨架软管,软管可自由伸缩和扭转,灵活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成本低,吸收烟尘效率高,无噪音且轻便、灵活,集烟罩覆盖范围大,无烟尘处理死角,可以在固定后视情况对不同工位的发烟点进行对点操作,其结构上采用独特的硬管与软管相配合的吸风管道,操作方便且气密性好,管道支撑强度高、平衡效果好且寿命长、免维护,适用范围广泛,使用时不需移动烟尘收集处理器等主处理设备,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吸风管道的竖管固定后,即可通过拉动管道,轻松地将集烟罩移动到厂房内的任意发烟位置,由于主处理设备不需经常移动,设备体量可以增大,有效保证和增强处理效率,同时管道及集烟罩又可随意移动,兼具了前述现有技术中大型固定设备及小型移动装置等的优点,又极大地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转臂管道部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4为摆臂管道部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1、厂房立柱;2、上固定座;3、竖管;4、第一连接软管;5、吸风软管;6、纵向摆臂;7、集烟罩导风板;8、集烟罩;9、烟尘收集处理器;10、烟尘收集处理器进风口;11、第二连接软管;12、连接管;13、连接管固定卡箍;14、下固定座;15、密封套;16、横管;17、横管竖向销轴;18、纵向摆臂横向销轴;19、纵向摆臂拉簧;20、竖管法兰盘;2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烟尘收集装置,包括烟尘收集处理器9、吸风管道,吸风管道一端与烟尘收集处理器9连通,另一端安装有集烟罩8,吸风管道包括设于烟尘收集处理器进风口10的连接管部,设于连接管部上方的转臂管道部,与转臂管道部铰接的摆臂管道部,转臂管道部与摆臂管道部的铰接端设有摆臂锁紧机构,摆臂管道部可绕绞接端在垂直方向上摆动,其中,转臂管道部包括固定座与T型管道,固定座由上固定座2及下固定座14构成,T型管道由竖管3和与竖管3连通的横管16构成,横管16由至少两节横管通过竖向销轴17铰接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横管为两节,两节横管可绕竖向销轴17在水平方向上互为转动,两节横管的衔接处套装有第一连接软管4,竖管3上端为盲端,竖管3上端通过转轴与上固定座2转动配合,竖管3下部套装有法兰盘20,竖管3下部通过法兰盘20与下固定座14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在竖管3上的法兰盘20与下固定座14上对应开设有嵌槽,嵌槽内设置滚珠21,在法兰盘20与下固定座14相对面的边缘位置交错设置有环形防尘凸起,竖管3下端与连接管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管部包括连接管12及第二连接软管11,连接管12上端口与竖管3下端口间隙止口配合,在连接管12与竖管3的对接位置外部套装有密封套15,密封套15为柔性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优选密封套15为橡胶套,在连接管12上安装有固定卡箍13,连接管12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软管11与烟尘收集处理器的进风口10连通,摆臂管道部包括吸风软管5及置于吸风软管5内的纵向摆臂6,纵向摆臂6上端与T型管道的横管16开口端铰接,纵向摆臂6由至少两节连杆通过横向销轴18铰接构成,各节连杆可绕横向销轴18在垂直方向上互为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纵向摆臂6由两节连杆构成,第一节为双连杆结构,第二节为单连杆结构,所述摆臂锁紧机构由安装在横向销轴18外部的摩擦片、紧固螺母以及安装在横向销轴18与纵向摆臂6之间的拉簧19组成,纵向摆臂6的下端通过万向节装配有集烟罩8,在集烟罩8的内部进风口下方悬挂安装有导风板7,导风板7为多孔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竖管3及横管16为钢管,第一连接软管4、第二连接软管11以及吸风软管5为钢丝骨架软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先将吸风管道的竖管3及连接管12分别通过固定座2、下固定座14及连接管卡箍13固定在厂房立柱、墙壁等建筑物或固定构件上,随后通过拉动管道,使得竖管3轴向旋转并拉转横管16在水平方向上位移,轻松地将集烟罩8移动到厂房内的任意发烟位置,实现对厂房工况环境的全覆盖,再通过拉转和调整纵向摆臂6,对集烟罩8进行高度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集烟罩8通过万向节也可以再做进一步角度方向调整,便于工况作业,提高吸烟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案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