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381发布日期:2018-09-14 23: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其工艺包括厌氧部分、缺氧部分、好氧部分和二次沉淀等单元构成。污水中的COD、BOD、NH3-N等污染物质通过生化单元去除,通常为了提高COD的去除效率需要提高溶解氧浓度,提高氧的转移率则需要增大汽水比,同时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但为了控制污水中总氮的排放,则需要将好氧部分的出水回流至缺氧生化部分进行反硝化,传统的混合液回流比一般为200%~400%,通常采用泵进行回流。传统污水生化处理高汽水比需要较大功率的风机,能耗较高,且2~4倍的回流比对于不稳定的水质的抗冲击负荷较差,采用回流泵使系统更加复杂且能耗较高,且对于低C/N比的废水脱氮能力较差,需要投加大量碳源才能保证出水达标。目前,如何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同时具有较好适应性且能同步脱氮除磷的工艺和设备是污水处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且能同步脱氮除磷的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区、厌氧区、空气推流区、曝气一区、曝气二区和澄清区;所述水解酸化区内设有污水进水总管,所述水解酸化区内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上附着有水解酸化微生物;水解酸化区中的污水进入厌氧区,所述厌氧区中的污水进入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区内设置空气推流装置,污水在空气推流装置的推动下,依次进入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污水在空气推流区空气推流装置的推动作用下,在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内形成大比例内循环,内循环回流比为15~20:1;经过曝气二区处理后污水进入澄清区。上述方案中,所述澄清区设置有用于收集澄清区底部活性污泥的刮吸泥机,活性污泥排入污泥槽,经过第一闸门,与污水进水总管的进水混合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则经过第二闸门,经排泥管排出。上述方案中,所述水解酸化微生物包括水解菌、产酸菌。上述方案中,所述水解酸化区底部设置潜水搅拌机。上述方案中,所述厌氧区内部设有潜水推流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厌氧区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小于0.1mg/L,污水在厌氧区内进行磷的释放。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气推流装置上设有多个进气支管,进气支管上设单独阀门。上述方案中,所述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底部设有曝气软管。上述方案中,所述澄清区设置两层斜板填料和一层斜管填料。上述方案中,所述刮吸泥机配有反冲洗罗茨风机,反冲洗管道置于刮吸泥机底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气水比及微氧化曝气技术控制溶解氧浓度,大大降低了曝气强度;在空气推流的作用下,能形成大流量内循环系统,系统抗冲洗能力大大增强,且保证了系统的脱氮能力,同时,节省了混合液回流泵的能耗。2、澄清区中剩余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可在水解酸化池水得到水解,使剩余污泥减量化,还可以增加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3、曝气区设置2个独立的分区,并设单独阀门控制进气量,可对每个分区溶解氧进行独立控制,有利于在进水水质波动时进行工艺参数调整。4、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控制曝气强度使曝气区溶解氧保持在0.3~0.8mg/L范围内,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将水解酸化,生物脱氮除磷和混合液澄清工艺集成在一起,节省了占地面积和工艺步骤。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低能耗微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区001、厌氧区002、空气推流区003、曝气一区004、曝气二区005和澄清区006。待处理污水通过污水进水总管101进入水解酸化区001,污水进水总管101下部有隔墙导流。水解酸化区001底部设置潜水搅拌机201,有利于待处理污水的充分混合。水解酸化区001内设置有弹性填料,待处理污水在附着于弹性填料上的水解菌、产酸菌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一些难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利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水解酸化区001不设置曝气管,来水与回流泥水保证水解酸化区001溶氧在0.05~0.1mg/L范围内。水解酸化区001内的污水进入厌氧区002,厌氧区002污水在潜水推流器202的推动下,进入空气推流区003。厌氧区002溶解氧浓度控制在小于0.1mg/L,污水在此区域内进行磷的释放。空气推流区003内设置空气推流装置203,污水在空气推流装置203的推动下,依次进入曝气一区004和曝气二区005,污水在空气推流区003空气推流装置203的推动作用下,在曝气一区004和曝气二区005内形成大比例内循环,内循环回流比为15~20:1。大比例内循环对进水进行稀释,有利于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空气推流装置203采用压缩空气实现,空气推流装置203设置在单独隔墙内,底部与厌氧区联通。空气推流装置203分为多个进气支管,进气支管上设单独阀门用于控制进气量。曝气一区004和曝气二区005底部曝气软管采用德国恩格拜公司增氧软管,软管周径表面都有气孔,在水中产生中、微气泡,气泡上升速度慢,布气均匀,氧利用率高,较同类型增氧设备增氧效率提高2~3倍。微孔增氧软管的壁厚只有2mm,气道短而直,气压损失小。气孔呈狭长的细缝,气孔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微孔增氧软管的内表面光滑,不易附着生物膜。空气推流装置203、曝气一区004和曝气二区005气源均由鼓风机提供,鼓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可控制曝气强度,同时空气推流区003、曝气一区004和曝气二区005的空气支管均设有阀门,用于控制各区曝气强度,保持曝气一区溶解氧在0.2~0.3mg/L,曝气二区溶解氧在0.3~0.5mg/L。在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内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过量摄磷。经过曝气二区005处理后污水进入澄清区006,澄清区006进水处设置挡墙,污水从澄清区006底部进入,通过澄清区006的斜板和斜管,处理出水进入澄清区出水槽104,经出水管102排出系统外。澄清区006设置刮吸泥机204,收集澄清区底部活性污泥,经刮吸泥机204污泥泵提升后,活性污泥排入污泥槽105,经过第一闸门206,与进水混合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则经过第二闸门205,经排泥管104排出系统外。澄清区006设置两层斜板填料和一层斜管填料,池顶设置行车式刮吸泥机204,刮吸泥机204配套反冲洗罗茨风机,反冲洗管道置于刮吸泥机204底部。澄清区006底部活性污泥经刮吸泥机204提升后进入水解酸化池001,与进水进行混合。刮吸泥机204还设置了自动反冲洗功能,反冲洗的作用主要是清理附着于斜管上的活性污泥,相对于传统斜管而言,此冲洗过程可在线进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以下两个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某化工园区污水进水水量5m3/h,进水水质为:表1化工园区污水进水水质采用图1所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系统内厌氧区溶解氧小于0.1mg/L,曝气一区溶解氧为0.3~0.8mg/L,污泥浓度为6~8g/L,曝气二区溶解氧为0.3~0.5mg/L,污泥浓度为6g/L,厌氧区、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内循环回流比为18:1,经过本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为:表2化工园区污水出水水质说明: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本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本系统鼓风机功率为4kw,变频控制实际消耗功率为3.2kw,如采用传统污水处理系统需设置混合液回流泵,混合回流比采用300%,混合液回流泵功率为1.1kw,综上,本系统可节省的总能耗为1.9kw·h。实施例2某市政污水进水水量5m3/h,进水水质为:表3市政污水进水水质项目CODCrBOD5NH3-NNTTP进水指标32016040565采用图1所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系统内厌氧区溶解氧小于0.1mg/L,曝气一区溶解氧为0.2~0.3mg/L,污泥浓度为5~7g/L,曝气二区溶解氧为0.3~0.5mg/L,污泥浓度为6g/L,厌氧区、曝气一区和曝气二区内循环回流比为18:1,经过本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为:表4市政污水出水水质说明: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由表4可以看出,经过本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除总磷外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本系统鼓风机功率为4kw,变频控制实际消耗功率为3.1kw,如采用传统污水处理系统需设置混合液回流泵,混合回流比采用300%,混合液回流泵功率为1.1kw,综上,本系统可节省的总能耗为2.0kw·h。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