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在桥体上的反硝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224发布日期:2018-10-12 22:5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搭载在桥体上的反硝化墙。



背景技术:

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通常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其进行处理,而反硝化菌需要碳源提供能量,但水体中碳源密度较低,故脱氮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水体的也不便于向水体中直接投放碳源,即使投放碳源也很难与反硝化细菌结合,为其所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载在桥体上的反硝化墙,利用河流的桥体作为支撑架,将填装有碳源填料和反硝化菌的脱氮盒悬吊在河水中,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填料作为碳源对河水中的硝态氮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使流经脱氮盒的河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的目的,使河水得到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搭载在桥体上的反硝化墙,包括桥体、设置在桥体侧面的卷扬机、与卷扬机相连的绳索、连接在绳索下端的脱氮盒、填装在脱氮盒内的碳源填料和接种在碳源填料内的反硝化菌,所述脱氮盒上均匀打孔。

进一步,所述脱氮盒为球形,脱氮盒包括相互嵌套的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分别由两个内半球壳和两个外半球壳通过铰链铰接形成,内壳的两个内半球壳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转轴和顶柱,转轴穿出外壳,转轴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外壳的内侧和外侧,外壳的两个外半球壳的接缝处设置搭扣,内壳和外壳均匀打孔。

进一步,所述碳源填料包括秸秆、棉花、木屑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碳源填料的填装密度为10-20kg/m3

进一步,所述碳源填料的填装密度为10kg/m3

进一步,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桥体的上游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河流的桥体作为支撑架,将填装有碳源填料和反硝化菌的脱氮盒悬吊在河水中,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填料作为碳源对河水中的硝态氮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使流经脱氮盒的河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的目的,使河水得到净化;同时脱氮盒通过调节内壳与外壳的相对角度,使内壳与外壳上的孔径变化,适应不同的水流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脱氮盒的放大结构图。

图中:1、桥体2、卷扬机3、绳索4、脱氮盒5、碳源填料6、转轴41、内壳42、外壳43、铰链44、顶柱45、限位环46、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桥体1、设置在桥体1侧面的卷扬机2、与卷扬机2相连的绳索3、连接在绳索3下端的脱氮盒4、填装在脱氮盒4内的碳源填料5和接种在碳源填料5内的反硝化菌,所述脱氮盒4上均匀打孔。脱氮盒4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均匀布设,形成反硝化墙,利用河流的桥体1作为支撑架,将填装有碳源填料5和反硝化菌的脱氮盒4悬吊在河水中,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填料5作为碳源对河水中的硝态氮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使流经脱氮盒4的河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的目的,使河水得到净化

所述脱氮盒4为球形,脱氮盒4包括相互嵌套的内壳41和外壳42,内壳41和外壳42分别由两个内半球壳和两个外半球壳通过铰链43铰接形成,内壳的两个内半球壳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转轴6和顶柱44,转轴6穿出外壳42,转轴6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环45,两个限位环45分别位于外壳42的内侧和外侧,外壳42的两个外半球壳的接缝处设置搭扣46,内壳41和外壳42均匀打孔。通过旋转转轴6,内壳41与外壳42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脱氮盒4的孔径,在水流较急的河流中,将孔径调小,反之调大,将河水流过脱氮盒4的速率控制在适宜的速度。当碳源填料5消耗完之后,通过搭扣46打开脱氮盒4,更换碳源填料5。脱氮盒4半封闭,含氧量低于脱氮盒4外部的河水,适宜反硝化细菌生长。

所述碳源填料5包括秸秆、棉花、木屑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源填料5的填装密度为10kg/m3。取脱氮盒4上游和下游的河水进行硝态氮含量对比,检测脱氮效果,碳源填料5的填装密度为10kg/m3时,脱氮效果最佳。

所述卷扬机2设置在所述桥体1的上游一侧。脱氮盒4随水流飘动到桥体1下方,防止桥体1上抛洒下来的异物损坏脱氮盒,也具有隐蔽性,不影响桥体1的美观度。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在桥体上的反硝化墙,包括桥体、设置在桥体侧面的卷扬机、与卷扬机相连的绳索、连接在绳索下端的脱氮盒、填装在脱氮盒内的碳源填料和接种在碳源填料内的反硝化菌,所述脱氮盒上均匀打孔。本发明利用河流的桥体作为支撑架,将填装有碳源填料和反硝化菌的脱氮盒悬吊在河水中,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填料作为碳源对河水中的硝态氮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使流经脱氮盒的河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的目的,使河水得到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磊;翁白莎;严登明;王俊锋;袁喆;尹军;郝彩莲;于和鑫;刘思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8.04.25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