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消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12887发布日期:2018-10-19 21:4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消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不管是河流、湖泊还是养殖池塘,底部都会形成淤泥。淤泥是河流湖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水体营养盐类的仓库,也是腐屑生物的理想栖息场所,有利于维护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过多的淤泥会导致水体有机质的过度积累,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腐败发黑,甚至导致蓝藻爆发等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淤泥消减剂,该淤泥消减剂能有效的消减淤泥,控制淤泥累积,培养底栖生物,稀释消耗有机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淤泥消减剂,所述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8~15份、羊粪8~15份、秸秆8~15份、酒糟8~15份、豆粕8~15份、木屑8~15份、过磷酸钙10~15份、糖蜜1~5份、腐殖酸5~10份、枫叶粉末1~5份、芽孢杆菌1~5份、乳酸菌1~5份、发酵菌1~5份、光合菌1~5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0~20份。

优选地,所述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10份、羊粪10份、秸秆10份、酒糟10份、豆粕10份、木屑10份、过磷酸钙11份、糖蜜5份、腐殖酸10份、枫叶粉末2份、芽孢杆菌1份、乳酸菌1份、发酵菌1份、光合菌1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0份。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选自厌氧菌、酵母菌及放线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淤泥消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牛粪、羊粪、秸秆、酒糟、豆粕、木屑、芽孢杆菌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0~70℃、湿度为35~50%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光合菌按比例加入所述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80℃、湿度为25~4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二次发酵物;

(3)将过磷酸钙、枫叶粉末、乳酸菌、发酵菌按比例加入所述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0~55℃、湿度为25~40%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即得到所述的淤泥消减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第二次发酵在30%的湿度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第三次发酵在30%的湿度条件下进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淤泥消减剂,可降低淤泥的累积速率,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底栖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都大幅提高,优化了池底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超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淤泥消减剂,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8份、羊粪8份、秸秆8份、酒糟8份、豆粕8份、木屑8份、过磷酸钙10份、糖蜜1份、腐殖酸5份、枫叶粉末1份、芽孢杆菌1份、乳酸菌1份、发酵菌1份、光合菌1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5份。发酵菌为厌氧菌、酵母菌两者的组合。

该淤泥消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牛粪、羊粪、秸秆、酒糟、豆粕、木屑、芽孢杆菌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温度为40℃、湿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光合菌按比例加入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二次发酵物;

(3)将过磷酸钙、枫叶粉末、乳酸菌、发酵菌按比例加入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即得到所述的淤泥消减剂。

经检测,经本实施例的淤泥消减剂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淤泥中的多余有机质减少31.2%,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降低20.5%,底栖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均大幅提高。

实施例2

一种淤泥消减剂,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10份、羊粪10份、秸秆10份、酒糟10份、豆粕10份、木屑10份、过磷酸钙11份、糖蜜5份、腐殖酸10份、枫叶粉末2份、芽孢杆菌1份、乳酸菌1份、发酵菌1份、光合菌1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0份。发酵菌为厌氧菌、放线菌两者的组合。

该淤泥消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牛粪、羊粪、秸秆、酒糟、豆粕、木屑、芽孢杆菌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温度为55℃、湿度为46%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光合菌按比例加入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70℃、湿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二次发酵物;

(3)将过磷酸钙、枫叶粉末、乳酸菌、发酵菌按比例加入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42℃、湿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即得到所述的淤泥消减剂。

经检测,经本实施例的淤泥消减剂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淤泥中的多余有机质减少29.8%,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降低19.9%,底栖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均大幅提高。

实施例3

一种淤泥消减剂,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15份、羊粪15份、秸秆15份、酒糟15份、豆粕15份、木屑15份、过磷酸钙15份、糖蜜5份、腐殖酸10份、枫叶粉末5份、芽孢杆菌5份、乳酸菌5份、发酵菌5份、光合菌5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20份。发酵菌为厌氧菌、酵母菌及放线菌三者的组合。

该淤泥消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牛粪、羊粪、秸秆、酒糟、豆粕、木屑、芽孢杆菌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温度为70℃、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一次发酵物;

(2)将糖蜜、腐殖酸、光合菌按比例加入一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80℃、湿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得到二次发酵物;

(3)将过磷酸钙、枫叶粉末、乳酸菌、发酵菌按比例加入二次发酵物中,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55℃、湿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发酵,发酵完全后,即得到所述的淤泥消减剂。

经检测,经本实施例的淤泥消减剂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淤泥中的多余有机质减少32.1%,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降低20.8%,底栖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均大幅提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消减剂,淤泥消减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牛粪8~15份、羊粪8~15份、秸秆8~15份、酒糟8~15份、豆粕8~15份、木屑8~15份、过磷酸钙10~15份、糖蜜1~5份、腐殖酸5~10份、枫叶粉末1~5份、芽孢杆菌1~5份、乳酸菌1~5份、发酵菌1~5份、光合菌1~5份以及贝壳粉、牡蛎粉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10~20份。本发明的淤泥消减剂,可降低淤泥的累积速率,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底栖生物繁殖率和水草生长速率都大幅提高,优化了池底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超标。

技术研发人员:尹显燕;吴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鸿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