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412发布日期:2018-10-12 22:5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经酸洗冷轧后的带钢表面会牢固粘附一层致密膜组织,此膜组织主要是由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和带钢与轧辊摩擦产生的微小铁粉在600~1000吨的大轧制力下形成的。检验统计,冷轧联机下线的钢板表面残留轧制油量为400~450mg/m2(单面),表面残留铁粉量为200~250mg/m2(单面)。残留在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和铁粉并不能在后续的再结晶光亮退火过程中消除,反而会因还原作用分别形成碳化物和游离铁粉附着在带钢表面,从而容易导致带钢在平整工序形成辊印、压印及表面黑斑等缺陷。因此必须对经酸洗冷轧后的带钢表面进行清洗脱脂。

传统的带钢表面进行清洗脱脂方法是碱液清洗工艺,由于带钢表面粘附的膜组织,同时带钢的运行速度要求,碱液清洗工序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碱,这样造成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而漂洗后的水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也直接排放掉了,这样进一步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降低损耗,并对碱液清洗后的碱液循环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沉淀池与碱液箱,所述沉淀池的出液管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中下部,且该出液管的出液端分别经第一分液管与第二分液管连接至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碱液箱的进液管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在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均接入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ja、继电器jb、继电器jc、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所述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c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设于所述沉淀池内,且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c的触水点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也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另一端设于所述碱液箱内,且继电器jd的触水点高于所述继电器je,所述继电器jc的常闭开关串接继电器jd的常闭开关后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以及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另一端串接于所述第二水泵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相并联后串接在所述第一水泵的供电电路上。

通过在沉淀池与碱液箱中设置高低不同的触水点,当碱液浸过绕组的不同触水点时,继电器的线圈绕组导通工作,控制不同继电器中对应的开关通断,实现对水泵所在电源电路的控制,使得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根据储液量将碱液再利用并为带钢清洗供碱液的目的。通过上述结构,在较低的使用成本前提下,能够针对带钢碱液清洗后废液沉淀池中部的碱液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在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

采用电控阀能够有效地防止管道中液体倒流,减小后期维护概率,提高了本系统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水泵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第二水泵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的液体从上至下分为漂浮物层、碱液层与沉淀物层,所述继电器jb的触水点设置于所述碱液层内,所述继电器jc的触水点靠近所述沉淀物层设置。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触水点,一方面能够保证水泵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水泵只能抽取碱液用于回收利用,而不会将漂浮物或沉淀物抽取碱液箱内,避免了对生产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d为断电延时继电器。

采用断电延时继电器,使得上述继电器在触水通电或缺水断电时有一个延迟缓冲时间,保证水泵与电磁阀能够持续工作一段时间,避免频繁进行开关控制,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设置高低不同的触水点,控制不同继电器中对应的开关通断,实现对水泵所在电源电路的控制,使得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调节沉淀池内储液量,并将碱液实现循环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1与碱液箱2,所述沉淀池1的出液管3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1的中下部,且该出液管3的出液端分别经第一分液管4与第二分液管5连接至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的出液端与所述碱液箱2的进液管7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水泵8,在所述第二分液管5上设置有第二水泵9,且所述第一水泵8与第二水泵9均接入控制电路10;在所述第一分液管4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11,在所述第二分液管5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12,在所述进液管7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13。

参见附图2,所述控制电路10包括继电器ja、继电器jb、继电器jc、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所述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c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设于所述沉淀池1内,即图1中的触水点a、b、c,且触水点a、触水点b、触水点c的设置高度依次降低,触水点a与继电器ja对应连接,触水点b与继电器jb对应连接,触水点c与继电器jc对应连接,所述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也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另一端设于所述碱液箱2内,即图1中的触水点d、e,且触水点d的设置高度高于触水点e,触水点d与继电器jd对应连接,触水点e与继电器je对应连接,所述继电器jc的常闭开关串接继电器jd的常闭开关后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以及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另一端串接于所述第二水泵9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相并联后串接在所述第一水泵8的供电电路上,图中m1、m2分别代表第一水泵8与第二水泵9。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1内的液体从上至下分为漂浮物层、碱液层与沉淀物层,所述继电器jb的触水点设置于所述碱液层内,所述继电器jc的触水点靠近所述沉淀物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d为断电延时继电器。

本例中,所述第一电控阀11与所述第一水泵8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10,所述第二电控阀12与所述第二水泵9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10。也即,第一电控阀11、第二电控阀12、第三电控阀13分别对应图2中的f1、f2、f3。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当沉淀池1的液位接近触水点c时,继电器jc的线圈绕组通电,其常闭开关断开,第一水泵8断电不工作;

当沉淀池1的液位高于触水点b、低于触水点a时,继电器jb的线圈绕组通电,其常开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水泵8通电工作,将沉淀池1中的碱液送入碱液箱2内,由于继电器jb为断电延时继电器,因此当第一水泵8将沉淀池1内的碱液抽取一部分使得液位刚好低于触水点b时,虽然继电器jb断电,但是由于采用断电延时继电器,其常开开关可以继续保持一段时间闭合,让第一水泵8继续抽取更多的碱液到碱液箱2内,直至液位接近触水点c;

当沉淀池1内的液位高于触水点a时,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均闭合,第一水泵8与第二水泵9均通电工作,从而快速的将沉淀池1内的碱液送入碱液池内,直至液位低于触水点b;由于继电器ja为断电延时继电器,因此当第一水泵8将沉淀池1内的碱液抽取一部分使得液位刚好低于触水点a时,虽然继电器ja断电,但是由于采用断电延时继电器,其常开开关可以继续保持一段时间闭合,让第二水泵9继续抽取更多的碱液到碱液箱2内;

相应的,当碱液池2液位低于触水点e时,说明碱液池2需要碱液,继电器jd的线圈绕组断电,其常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只要沉淀池1中的液位高于触水点b,第一水泵8即可工作,当碱液池2的液位高于触水点d时,继电器jd的线圈绕组通电,将继电器jd设为通电延时继电器,使其第一水泵8能够持续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其常闭开关断开,第一水泵8停止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