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758发布日期:2018-10-26 19:0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由于工业废水的成分更复杂,有些还有毒性,工业废水处理比城市污水处理更困难也更重要。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在2000mg/l以上废水。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

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很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强酸强碱性。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中,酸、碱类众多,往往具有强酸或强碱性。不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结构复杂,如蔡环是由10个碳原子组成的离域共扼键,结构相当稳定,难以降解。这类废水中大多数的bodsc/od极低,生化性差,且对微生物有毒性,难以用一般的生化方法处理。

因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出水生化性差,有机物难降解,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化学法处理。然而,化学法处理成本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成本低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主要包括ph调节池、混凝/氧化池、一级sbbr反应器、二级sbbr反应器、污泥处理装置、plc控制装置和进水泵;所述ph调节池包括ph调节池一和ph调节池二;所述混凝/氧化池包括混凝池和氧化池,所述混凝池右上端和氧化池的左上端连接;所述进水泵包括进水泵一、进水泵二、进水泵三和进水泵四;所述ph调节池、混凝/氧化池、一级sbbr反应器、二级sbbr反应器底部都设置有电子放空阀;所述混凝/氧化池与ph调节池一连接,通过进水泵一将ph调节池一中的水抽至混凝/氧化池;所述ph调节池二与混凝/氧化池连接,通过进水泵二将混凝/氧化池中的水抽至ph调节池二;所述一级sbbr反应器与ph调节池二连接,通过进水泵三将ph调节池二的水抽至一级sbbr反应器;所述二级sbbr反应器与一级sbbr反应器连接,通过进水泵四将一级sbbr反应器的水抽至二级sbbr反应器;所述污泥处理装置与电子放空阀连接,污泥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一和污泥回流装置二,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一与一级sbbr反应器连接,所述污泥回流装置二与二级sbbr反应器连接;所述混凝池设置有投料装置一和高速搅拌装置,所述氧化池设置有投料装置二、低速搅拌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一级sbbr反应器内部设置有45%的悬浮生物填料架一和曝气装置一,所述二级sbbr反应器内部设置有45%的悬浮生物填料架二和曝气装置二,一级sbbr反应器和二级sbbr反应器外部间隔处设置有空气泵装置,所述空气泵装置和曝气装置一、曝气装置二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与电子放空阀、进水泵、投料装置一、高速搅拌装置、投料装置二、低速搅拌装置、刮泥装置、曝气装置一、曝气装置二、空气泵装置、污泥处理装置、污泥回流装置一、污泥回流装置二连接。

进一步地,ph调节池设置有高速搅拌装置和ph检测仪;高速搅拌装置能够更高效地进行ph调节作业,同时,ph检测仪能够更加准确的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且降低了作业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一(211)所投混凝剂按照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成分:1-5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0.3-4份脱乙酰壳多糖、2-10份聚丙烯酰胺、0.3-0.9份碳酸锂、2-6份石英砂粉末、0.5-2.5份皂英粉、9-20份聚硅硫酸铝、4-11份有机硼酸酯;可以利用铁和铝水解特性的差异及形成的絮凝体特性不同而获得最佳的混凝效果,其他成分能够发挥各自在电中和及吸附架桥方面的优势作用而提高混凝效率;所述投料装置二(221)所投氧化剂为h2o2和feso4·7h2o;该混凝剂在净水时,矾花大,絮体沉降快,去浊效果明显,尤其适合处理低湿、低浊水;fenton试剂发现后,人们就展开了对fenton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fenton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凝—氧化预处理

在ph调节池一中对废水进行ph调节;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4.5;从ph调节池一中将ph值调节后的废水通过进水泵一抽至混凝池中,将混凝剂通过投料装置一加入混凝池中,通过高速搅拌装置进行搅拌;随着进水泵一不停的工作,混凝池中的废水进入氧化池;将氧化剂通过投料装置二加入氧化池中,通过低速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氧化停留时间为1-3h;再通过进水泵二将氧化后的污水抽至ph调节池二中,将污水的ph值调节至6.5-7.0;

步骤二:污泥的接种及驯化

将步骤一中处理废水后的污泥通过电子放空阀排放至污泥处理装置,利用污泥回流装置一和污泥回流装置二将待处理的污泥通入一级sbbr反应器和二级sbbr反应器中,在向一级sbbr反应器和二级sbbr反应器中接种活性污泥,接种污泥浓度2000mg/l;接种后,在一级sbbr反应器和二级sbbr反应器中进行闷曝,期间,通过曝气装置一向一级sbbr反应器中间歇性曝气使得一级sbbr反应器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0.2-0.3g/l,通过曝气装置二向二级sbbr反应器中持续曝气使得二级sbbr反应器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0.6-0.8g/l,闷曝时间为24h;当出水水质稳定后增加步骤一的出水的比例,从最初的40%,增加到60%,在增加到80%,最终增加到100%;

步骤三:连续废水处理

驯化结束后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水力停留时间5-8h。

进一步地,初次运行后在每一个运行周期的sbbr反应器污泥清除后,保留15%的活性污泥以备下一个运行周期的使用,不再另外添加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每隔15-20个周期更换一次复合填料;因为在污水处理时,常常污水的出水cod会产生变化,如伴随环境温度的误差,从而导致工艺所处理后的污水效率存在较大的变化,周期性的更换复合填料,能够更针对性的避免此类现象。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混凝剂投加量为270mg/l,氧化剂h2o2的投加量为210mg/l,feso4·7h2o的投加量为170mg/l;实验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从50mg/l增加到270mg/l,cod的去除率从6.6%增加到17.6%,色度的去除率从14.3%增加到33%。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大于27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变缓,因此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270mg/l;实验表明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feso4·7h2o投加量150mg/l、反应时间3h时,h2o2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是:当h2o2投加量小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2o2投加量大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不大,h2o2的消耗量却持续增大;故选择h2o2投加量为210mg/l较适宜;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h2o2投加量210mg/l、反应时间3h时,feso4·7h2o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是:当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39.5%;当feso4·7h2o投加量小于170mg/l或大于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均有减小的趋势;考虑到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减少h2o2的残留,选择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较适宜。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所述配比将以上成分混合,在3~7%(wt)的苯甲酸溶液中按8~10ml:1g的液固比加入上述成分的混合物,置于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直至混合物完全絮凝沉淀,形成一次沉淀物;将一次沉淀物用过滤机过滤,再置于离心机中1000~1500r/min进行离心,弃掉离心后的上部溶液,留下底部二次沉淀物待用;在二次沉淀物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0.12~0.3%的聚乙烯醇纤维,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干燥,再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然后过50~200目筛,制得粉状混凝剂;处理后的混凝剂具有亲和性好,粘合强度高等优点。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间歇性曝气采用进水后不曝气15min,曝气20min循环交叉进行;间歇性曝气缩短了系统运行稳定的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氧化时间为3h,步骤三连续运行水停留时间为8h;当初始废水ph=4.0、h2o2投加量210mg/l、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反应时间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见是:当反应时间为1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已基本稳定,h2o2的消耗量较小;反应时间为3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5.8%和82.1%,大部分h2o2已消耗;剩余的h2o2在加碱中和时会分解产生氧气,不利于fenton反应的絮体沉降;故选择反应时间为3h较适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混凝法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作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还可以作为废水深度处理工艺;fenton法可作为低浓度有机废水单独氧化技术或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技术,还可以作为普通生化法处理难以达标的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fenton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等特点;vb12二级出水生化性差,有机物难降解,适宜采用化学法处理,本发明提出“化学法+生物法”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即通过化学法去除部分cod和色度,同时提高可生化性,然后通过生化法进一步实现cod的深度去除;本发明采用混凝-fenton法-sbbr进行对vb12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具有高效性,同时,也避免了单纯的化学法进行处理造成的成本较高、有较高二次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h2o2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

图3是feso4·7h2o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代表fenton氧化去除的cod;○代表fenton混凝去除的cod;

图4是h2o2投加量对混凝后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代表h2o2消耗量;

图5是feso4·7h2o投加量对混凝后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代表h2o2消耗量;◆代表fenton氧化去除的cod;

图6是初始废水ph对混凝后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代表h2o2消耗量;

图7是反应时间对混凝后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代表cod;■代表色度;▲代表h2o2消耗量;

图8是本发明plc控制装置与其他电器装置之间的连接框图;

其中,1-ph调节池、11-ph调节池一、12-ph调节池二、2-混凝/氧化池、21-混凝池、211-投料装置一、212-高速搅拌装置、22-氧化池、221-投料装置二、222-低速搅拌装置、223-刮泥装置、3-一级sbbr反应器、31-悬浮生物填料架一、32-曝气装置一、4-二级sbbr反应器、41-悬浮生物填料架二、42-曝气装置二、5-污泥处理装置、51-污泥回流装置一、52-污泥回流装置二、6-plc控制装置、71-进水泵一、72-进水泵二、73-进水泵三、74-进水泵四、8-空气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主要包括ph调节池1、混凝/氧化池2、一级sbbr反应器3、二级sbbr反应器4、污泥处理装置5、plc控制装置6和进水泵;ph调节池1包括ph调节池一11和ph调节池二12,ph调节池1设置有高速搅拌装置和ph检测仪;高速搅拌装置能够更高效地进行ph调节作业,同时,ph检测仪能够更加准确的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且降低了作业难度;混凝/氧化池2包括混凝池21和氧化池22,混凝池21右上端和氧化池22的左上端连接;进水泵包括进水泵一71、进水泵二72、进水泵三73和进水泵四74;ph调节池1、混凝/氧化池2、一级sbbr反应器3、二级sbbr反应器4底部都设置有电子放空阀;混凝/氧化池2与ph调节池一11连接,通过进水泵一71将ph调节池一11中的水抽至混凝/氧化池2;ph调节池二12与混凝/氧化池2连接,通过进水泵二72将混凝/氧化池2中的水抽至ph调节池二12;一级sbbr反应器3与ph调节池二12连接,通过进水泵三73将ph调节池二12的水抽至一级sbbr反应器3;二级sbbr反应器4与一级sbbr反应器3连接,通过进水泵四74将一级sbbr反应器3的水抽至二级sbbr反应器4;污泥处理装置5与电子放空阀连接,污泥处理装置5上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一51和污泥回流装置二52,污泥回流装置一51与一级sbbr反应器3连接,污泥回流装置二52与二级sbbr反应器4连接;混凝池21设置有投料装置一211和高速搅拌装置212,氧化池22设置有投料装置二221、低速搅拌装置222和刮泥装置223;一级sbbr反应器3内部设置有45%的悬浮生物填料架一31和曝气装置一32,二级sbbr反应器4内部设置有45%的悬浮生物填料架二41和曝气装置二42,一级sbbr反应器3和二级sbbr反应器4外部间隔处设置有空气泵装置8,空气泵装置8和曝气装置一32、曝气装置二42连接;plc控制装置6与电子放空阀、进水泵、投料装置一211、高速搅拌装置212、投料装置二221、低速搅拌装置222、刮泥装置223、曝气装置一32、曝气装置二42、空气泵装置8、污泥处理装置5、污泥回流装置一51、污泥回流装置二52连接。

其中,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一211所投混凝剂按照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成分:1-5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0.3-4份脱乙酰壳多糖、2-10份聚丙烯酰胺、0.3-0.9份碳酸锂、2-6份石英砂粉末、0.5-2.5份皂英粉、9-20份聚硅硫酸铝、4-11份有机硼酸酯;可以利用铁和铝水解特性的差异及形成的絮凝体特性不同而获得最佳的混凝效果,其他成分能够发挥各自在电中和及吸附架桥方面的优势作用而提高混凝效率;所述投料装置二221所投氧化剂为h2o2和feso4·7h2o;该混凝剂在净水时,矾花大,絮体沉降快,去浊效果明显,尤其适合处理低湿、低浊水;fenton试剂发现后,人们就展开了对fenton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fenton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成熟、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等特点。

利用本装置对某市一家高浓度有机废水出水cod:3000—5750mg/l、色度:350—400倍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混凝剂

按照1~5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0.3~4份脱乙酰壳多糖、2~10份聚炳烯酰胺、0.3~0.9份碳酸锂、2~6份石英砂粉末、0.5~2.5份皂英粉、9~20份聚硅硫酸铝、4~11份有机硼酸酯配比进行混合,在3~7%(wt)的苯甲酸溶液中按8~10ml:1g的液固比加入上述成分的混合物,置于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直至混合物完全絮凝沉淀,形成一次沉淀物;将一次沉淀物用过滤机过滤,再置于离心机中1000~1500r/min进行离心,弃掉离心后的上部溶液,留下底部二次沉淀物待用;在二次沉淀物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0.12~0.3%的聚乙烯醇纤维,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干燥,再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然后过50~200目筛,制得粉状混凝剂;处理后的混凝剂具有亲和性好,粘合强度高等优点;

步骤二:混凝—氧化预处理

在ph调节池一11中对废水进行ph调节;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4.5;从ph调节池一11中将ph值调节后的废水通过进水泵一71抽至混凝池21中,将混凝剂通过投料装置一211加入混凝池21中,通过高速搅拌装置212进行搅拌;随着进水泵一71不停的工作,混凝池21中的废水进入氧化池22;将氧化剂通过投料装置二221加入氧化池22中,通过低速搅拌装置222进行搅拌;氧化停留时间为3h;再通过进水泵二72将氧化后的污水抽至ph调节池二12中,将污水的ph值调节至6.5;步骤一中混凝剂投加量为270mg/l,氧化剂h2o2的投加量为210mg/l,feso4·7h2o的投加量为170mg/l;实验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从50mg/l增加到270mg/l,cod的去除率从6.6%增加到17.6%,色度的去除率从14.3%增加到33%;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大于27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变缓,因此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270mg/l;实验表明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feso4·7h2o投加量150mg/l、反应时间3h时,h2o2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是:当h2o2投加量小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2o2投加量大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不大,h2o2的消耗量却持续增大;故选择h2o2投加量为210mg/l较适宜;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h2o2投加量210mg/l、反应时间3h时,feso4·7h2o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是:当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39.5%;当feso4·7h2o投加量小于170mg/l或大于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均有减小的趋势;考虑到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减少h2o2的残留,选择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较适宜;氧化时间为3h是因为当初始废水ph=4.0、h2o2投加量210mg/l、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反应时间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见是:当反应时间为1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已基本稳定,h2o2的消耗量较小;反应时间为3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5.8%和82.1%,大部分h2o2已消耗;剩余的h2o2在加碱中和时会分解产生氧气,不利于fenton反应的絮体沉降;故选择反应时间为3h较适宜;

步骤三:污泥的接种及驯化

将步骤一中处理废水后的污泥通过电子放空阀排放至污泥处理装置5,利用污泥回流装置一51和污泥回流装置二52将待处理的污泥通入一级sbbr反应器3和二级sbbr反应器4中,在向一级sbbr反应器3和二级sbbr反应器4中接种活性污泥,接种污泥浓度2000mg/l;接种后,在一级sbbr反应器3和二级sbbr反应器4中进行闷曝,期间,通过曝气装置一32向一级sbbr反应器3中间歇性曝气使得一级sbbr反应器3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0.2-0.3g/l,通过曝气装置二42向二级sbbr反应器4中持续曝气使得二级sbbr反应器4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0.6-0.8g/l,闷曝时间为24h;当出水水质稳定后增加步骤一的出水的比例,从最初的40%,增加到60%,在增加到80%,最终增加到100%;间歇性曝气采用进水后不曝气15min,曝气20min循环交叉进行;间歇性曝气缩短了系统运行稳定的时间;

步骤四:连续废水处理

驯化结束后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水力停留时间8h。

其中,初次运行后在每一个运行周期的sbbr反应器污泥清除后,保留15%的活性污泥以备下一个运行周期的使用,不再另外添加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每隔15-20个周期更换一次复合填料;因为在污水处理时,常常污水的出水cod会产生变化,如伴随环境温度的误差,从而导致工艺所处理后的污水效率存在较大的变化,周期性的更换复合填料,能够更针对性的避免此类现象。

本实施例在运行的1个月中对色度的去除率为93%-97%,出水色度在25-38倍之间。

图2-7为实验所得;

图2为在废水初始ph=4、feso4·7h2o投加量170mg/l、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考察h2o2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h2o2投加量从70mg/l增加至350mg/l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色度的去除率增加至66.7%,cod去除率从17.7%增加至37.5%;h2o2投加量大于350mg/l时cod几乎没有变化;综上,选择h2o2投加量确定为350mg/l较适宜。

图3为在原水ph=4、h2o2投加量为350mg/l、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feso4·7h2o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feso4·7h2o投加量为417mg/l时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2.9%和79.2%。feso4·7h2o投加量从83mg/l增加至417mg/l时,fenton法对cod的去除率从35.8%增加至52.9%,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在30%左右波动,fenton混凝对cod的去除率从6.2%增加至23.7%。由此可知,当废水中含有可通过混凝去除的有机物时,fenton氧化和fenton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都很重要,可通过增加fenton法中feso4·7h2o的投加量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随着feso4·7h2o投加量的增大,色度的去除率先减小后增大。色度去除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fenton处理结束后残余的三价铁造成的。根据以上分析,选择feso4·7h2o投加量为417mg/l较适宜。

图4为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feso4·7h2o投加量150mg/l、反应时间3h时,h2o2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由图可见:当h2o2投加量小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2o2投加量大于210mg/l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不大,h2o2的消耗量却持续增大。这可能是因为在fenton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如短链有机酸等),而过量h2o2与·oh发生反应,消耗了h2o2。故选择h2o2投加量为210mg/l较适宜。

图5为当调节混凝出水ph=3.0、h2o2投加量210mg/l、反应时间3h时,feso4·7h2o投加量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fenton法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可分为fenton混凝作用和fenton氧化作用。由于废水已经过混凝处理,所以fenton混凝去除的cod较小,在3%~6%之间。由图可见:当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39.5%;当feso4·7h2o投加量小于170mg/l或大于170mg/l时,fenton氧化对cod的去除率均有减小的趋势。这是因为:fe2+较少时,分解h2o2产生·oh的速率较慢,feso4·7h2o投加量为41mg/l时只有74%的h2o2参加了反应;fe2+过量时,会与·oh反应,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竞争。考虑到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减少h2o2的残留,选择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较适宜。

图6为当h2o2投加量210mg/l、feso4·7h2o投加量170mg/l、反应时间3h时,初始废水ph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由图可见:当ph=2.5-5.0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较高,cod去除率为42.4%-46.2%,色度去除率为78.6%-82.1%;而当ph<2.5或ph>5.0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减小,h2o2消耗量随之减小。这是因为:ph过低时,fe2+在水溶液中形成了分解h2o2速率相对较慢的[fe(h2o)]2+,产生的·oh减少,而且h+含量过高也会抑制fe3+与h2o2之间的反应;ph过高时,可能是因为fe3+形成了不溶性的fe(oh)3絮体,无法继续分解h2o2产生·oh,打断了·oh产生链。混凝工艺出水的ph在4.0左右时,可不调节ph,直接进行fenton反应。

图7为当初始废水ph=4.0、h2o2投加量210mg/l、feso4·7h2o投加量为170mg/l时,反应时间对fenton法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由图可见:当反应时间为1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已基本稳定,h2o2的消耗量较小;反应时间为3h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5.8%和82.1%,大部分h2o2已消耗。剩余的h2o2在加碱中和时会分解产生氧气,不利于fenton反应的絮体沉降。故选择反应时间为3h较适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