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及其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7784发布日期:2018-11-27 23: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及其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及其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711365120.1,公开号CN107857318A,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粉药加药装置,包括螺旋混药装置和螺杆推料装置,螺旋混药装置包括卧式管壳,管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加药口,底部设置有污水进口,管壳的另一端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管壳内沿轴向设置有卧式搅拌轴,搅拌轴沿轴向设置有螺旋搅拌片,搅拌轴伸出端盖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变速箱与步进电机连接;螺杆推料装置包括管壳式推料仓,推料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料斗连接,推料仓内沿轴向设置有推料螺杆,推料螺杆与变频电机驱动连接,推料仓的另一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竖直向下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的末端与螺旋混药装置的加药口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缩短了加药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上述的粉药加药装置是应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粉药加药装置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因此,药剂容易受潮而出现结团现象,结团后的药剂会堵塞于出料口处,从而使得药剂无法顺畅的投放。然而,上述的粉药加药装置并没有公开如何应对结团后的药剂进行有效清理的措施。

进一步的,对于一些高出于地面的污水处理池,如何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操作,实现将药剂由低地势向高地势抬升并投放至污水处理池内,提升药剂投放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这也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及其工业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可以对结团后的药剂进行有效清理,防止堵塞出料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将药剂由低地势向高地势抬升并投放至污水处理池内,提升药剂投放的机械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药剂储料机构、药剂出料机构、药剂螺旋传输机构;

所述药剂储料机构包括:药剂储料箱、药剂储料盖;所述药剂储料箱为箱体结构,所述药剂储料箱开设有药剂收容槽,所述药剂储料盖盖合于所述药剂储料箱的开口端;

所述药剂出料机构包括:药剂出料箱、出料箱盖板;所述药剂出料箱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所述药剂出料箱开设有药剂出料槽,所述出料箱盖板盖合于所述药剂出料箱的一开口端;

所述药剂螺旋传输机构包括:药剂传输管道、螺旋上料杆、传输驱动部;所述药剂传输管道为中空的管道结构,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两开口端分别为上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上料口与所述药剂收容槽贯通,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出料口与所述药剂出料槽贯通;所述螺旋上料杆贯穿于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中空腔体内,所述螺旋上料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剂收容槽中,所述螺旋上料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药剂出料槽中;所述传输驱动部与所述螺旋上料杆驱动连接;

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传输方向与水平面形成倾斜夹角,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上料口靠近地面设置,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出料口远离地面设置;所述药剂出料机构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药剂储料机构距离地面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箱盖板通过合页转动的设于所述药剂出料箱的一开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驱动部为电机驱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储料盖为格栅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防结块清理孔,所述防结清理孔上设有防结块清理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结块清理盖板通过合页转动的设于所述防结块清理孔上。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还包括污水进水管、污水处理池;所述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一侧;

所述污水处理池上开设有污水收容槽,所述污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污水收容槽的上方;

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侧壁开设有污水出水口,所述污水出水口与所述污水收容槽贯通;

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沉淀仓,所述污泥沉淀仓与所述污水收容槽贯通,所述污泥沉淀仓上设有出水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一端抵持于地面上,另一端与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管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剂传输管道的横截面为方形。

本发明的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通过设置药剂储料机构、药剂出料机构、药剂螺旋传输机构,一方面,可以对结团后的药剂进行有效清理,防止堵塞出料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将药剂由低地势向高地势抬升并投放至污水处理池内,提升药剂投放的机械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的药剂储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的局部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的药剂螺旋传输机构的局部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的局部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塑料片体拨动装置的局部图;

图8为图6所示的塑料片体打捞装置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包括:药剂储料机构100、药剂出料机构200、药剂螺旋传输机构300。

如图2所示,药剂储料机构100包括:药剂储料箱110、药剂储料盖120。药剂储料箱110为箱体结构,药剂储料箱110开设有药剂收容槽111,药剂储料盖120盖合于药剂储料箱110的开口端。在本实施例中,药剂储料盖120为格栅式结构。

如图3所示,药剂出料机构200包括:药剂出料箱210、出料箱盖板220。药剂出料箱2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药剂出料箱210开设有药剂出料槽211,出料箱盖板220盖合于药剂出料箱210的一开口端。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箱盖板220通过合页转动的设于药剂出料箱210的一开口端。

如图3及图4所示,药剂螺旋传输机构300包括:药剂传输管道310、螺旋上料杆320、传输驱动部330。药剂传输管道310为中空的管道结构,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两开口端分别为上料口311(如图1所示)和出料口312(如图1所示),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上料口311与药剂收容槽111贯通,药剂传输管道310的出料口312与药剂出料槽211贯通。螺旋上料杆320贯穿于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中空腔体内,螺旋上料杆320的一端延伸至药剂收容槽111中,螺旋上料杆320的另一端延伸至药剂出料槽211中。传输驱动部330与螺旋上料杆320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传输驱动部330为电机驱动结构,具体为伺服电机,药剂传输管道310的横截面为方形。

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传输方向与水平面形成倾斜夹角,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上料口311靠近地面设置,药剂传输管道310的出料口312远离地面设置;药剂出料机构200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药剂储料机构100距离地面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传输方向与水平面形成45°夹角。

进一步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还包括支撑架体11,支撑架体11一端抵持于地面上,另一端与药剂传输管道310的管壁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架体11,用于对药剂传输管道310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将待上料的化学药剂放置于药剂储料箱110所开设的药剂收容槽111中;

启动传输驱动部330,传输驱动部330驱动螺旋上料杆320作旋转运动;

由于螺旋上料杆320贯穿于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中空腔体内,螺旋上料杆320的一端延伸至药剂收容槽111中,螺旋上料杆320的另一端延伸至药剂出料槽211中,这样,作旋转运动的螺旋上料杆320便可以实现将化学药剂由药剂收容槽111传输至药剂出料槽211中;

于是,传输至药剂出料槽211中的化学药剂便可以从药剂出料箱210的开口端出来,从而实现化学药剂的上料操作;

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传输方向与水平面形成倾斜夹角,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上料口311靠近地面设置,药剂传输管道310的出料口312远离地面设置;药剂出料机构200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药剂储料机构100距离地面的高度,这样,便可以实现将化学药剂从低地势往高地势的传输。

下面,对上述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说明:

1、药剂储料盖120为格栅式结构,这样,格栅式结构的药剂储料盖120会形成落料间隙,一方面,不用将药剂储料盖120打开,便可以将化学药剂放入至药剂收容槽111内,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的防止外界杂物掉入至药剂收容槽111内,再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确保安全,防止旋转的螺旋上料杆320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

2、出料箱盖板220通过合页转动的设于药剂出料箱210的一开口端,这样,当化学药剂由于受潮发生结团而粘结于药剂出料箱210的箱壁时,可以将出料箱盖板220打开,操作人员再通过杆体将结团的化学药剂打碎,从而防止的出料口的堵塞,当清理完毕后,再将出料箱盖板220关上,有效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

3、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传输方向与水平面形成倾斜夹角,药剂传输管道310的上料口311靠近地面设置,药剂传输管道310的出料口312远离地面设置;药剂出料机构200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药剂储料机构100距离地面的高度,这样,便可以实现将化学药剂从低地势往高地势的传输。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药剂传输管道310的管壁上开设有防结块清理孔313,防结清理孔313上设有防结块清理盖板314,防结块清理盖板314通过合页转动的设于防结块清理孔313上。由于化学药剂的受潮,药剂传输管道310内也不可避免的发生化学药剂的结团现象,这样,可以将防结块清理盖板314打开,将杆体通过防结清理孔313伸入至药剂传输管道310内,将结团后的化学药剂的打碎,防止堵塞现象。

上述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主要是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应用于如下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20中。

如图5所示,工业污水处理设备20包括上述的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还包括污水进水管400、污水处理池500。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位于污水处理池500的一侧。

如图5及图6所示,污水处理池500上开设有污水收容槽510,污水进水管400的进水口位于污水收容槽510的上方。

如图5及图6所示,污水处理池500的侧壁开设有污水出水口520,污水出水口520与污水收容槽510贯通。

如图5所示,污水处理池500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沉淀仓530,污泥沉淀仓530与污水收容槽510贯通,污泥沉淀仓530上设有出水阀门531。

污水进水管400用于将待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至污水处理池500的污水收容槽510内;污水处理池500通过开设污水收容槽510,用于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例如,将漂浮于污水中的漂浮物从中分离出来,实现固液分离,又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用于将相应的化学药剂投放至污水收容槽510内,使得化学药剂可以溶解于污水收容槽510内的污水中,实现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例如,将絮凝剂投放至污水收容槽510中,实现对污水的絮凝处理;溶解有化学药剂的污水从污水出水口520中流出来,进入到下一个工位作进一步处理;污水处理池500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沉淀仓530,这样,污水中所携带的污泥可以部分的沉淀于污泥沉淀仓530中;当需要对污水处理池500进行清洗时,将污泥沉淀仓530上的出水阀门531打开,清洗后的脏水及污泥可以通过出水阀门531流出来,清洗完成后,再将出水阀门531关闭即可。

在工业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由污水进水管400排入至污水收容槽510内的污水会夹杂有浮游体,例如塑料片体,塑料片体漂浮于污水的表面上。而在污水进入到下一步处理工艺之前,需要将此种塑料片体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而传统的做法是,在污水收容槽510的上方放置一张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实现固液分离,而塑料片体则停留在过滤网上。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但是,在长期的过滤过程中,塑料片体会不断的堆积于过滤网中,从而造成过滤网的堵塞,堵塞后的过滤网需要进行更换或清洗。而在过滤网的更换或清洗过程中,污水进水管400需要暂时停止往污水收容槽510内排入污水,污水处理便会中断。这样,污水进水管400便不能持续性的将污水排入至污水收容槽510内,造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断断续续,极大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

为此,需要对上述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20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式将塑料片体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减少传统的需要更换或清洗过滤网所带来的麻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如图6所示,工业污水处理设备20还包括: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

如图6所示,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包括:第一拨动支撑板610、第二拨动支撑板620、笼体组件630、拨动驱动部640。

第一拨动支撑板610及第二拨动支撑板620设于污水收容槽510的槽口处,第一拨动支撑板410的板面与第二拨动支撑板420的板面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如图7所示,笼体组件630包括:拨动转轴631、圆筒式过滤网632。圆筒式过滤网632的两端口处分别设有定型支撑杆633,拨动转轴631穿过圆筒式过滤网632的中心轴并与两端口处的定型支撑杆633连接。拨动转轴631的一端转动于第一拨动支撑板610上,拨动转轴631的另一端转动于第二拨动支撑板620上,拨动转轴631的转动轴与水平面平行。圆筒式过滤网632的外表面上设有拨动弹性爪634。圆筒式过滤网632部分收容于污水收容槽510内,圆筒式过滤网632部分位于污水收容槽510外。圆筒式过滤网632的一开口端抵持于第一拨动支撑板610的板面及污水收容槽510的槽壁上,圆筒式过滤网632的另一开口端抵持于第二拨动支撑板620的板面及污水出水口520的边缘。

如图6所示,拨动驱动部640与拨动转轴631驱动连接,拨动驱动部640驱动拨动转轴63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拨动驱动部640包括电机及链条,拨动转轴631的一端设有齿轮,链条与齿轮啮合,电机驱动链条作传送运动,链条通过齿轮带动拨动转轴631转动。

如图6所示,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位于污水收容槽510的一侧,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包括:打捞支撑架710、打捞传送带720、打捞驱动部730。打捞传送带720首尾相接环绕设于打捞支撑架710上,打捞驱动部730与打捞传送带720驱动连接,打捞传送带720的表面上设有打捞弹性爪721(如图8所示),打捞传送带720部分收容于污水收容槽510内,打捞传送带720部分位于污水收容槽510外。在本实施例中,打捞驱动部730为电机驱动结构。

下面,对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及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污水进水管400源源不断的将工业污水排入至污水处理池500的污水收容槽510内,污水再源源不断的由污水处理池500的污水出水口520排出;

在污水不断排入和排出的这一过程中,污水收容槽510内的污水表面漂浮有塑料片体;

启动拨动驱动部640,拨动驱动部640驱动拨动转轴631转动,拨动转轴631进而通过定型支撑杆633带动圆筒式过滤网632转动,于是,设于圆筒式过滤网632外表面的拨动弹性爪634也跟随着旋转,拨动弹性爪634拨动水体,这样,漂浮于污水表面的塑料片体便可以在拨动弹性爪634旋转作用下被拨动至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的一侧;

当塑料片体向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一侧靠近时,与此同时的,打捞驱动部730驱动打捞传送带720,从而使得打捞传送带720可以绕着打捞支撑架710作传送运动,于是,设于打捞传送带720表面的打捞弹性爪721可以不断的将塑料片体从污水的表面打捞出来;

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与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共同配合,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用于将塑料片体拨动至一侧,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用于将塑料片体从污水表面捞出,从而实现塑料片体的清理,实现固液分离。

下面,对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及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说明:

1、在笼体组件630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设置圆筒式过滤网632,圆筒式过滤网632部分收容于污水收容槽510内,圆筒式过滤网632部分位于污水收容槽510外,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污水表面的塑料片体进行拨动,从而避免圆筒式过滤网632全部沉于污水内部而无法拨动塑料片体的情况发生;

2、在笼体组件630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设置圆筒式过滤网632,圆筒式过滤网632的一开口端抵持于第一拨动支撑板610的板面及污水收容槽510的槽壁上,圆筒式过滤网632的另一开口端抵持于第二拨动支撑板620的板面及污水出水口520的边缘,这样,一方面,塑料片体就无法透过圆筒式过滤网632而从污水出水口520处流出,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污水流通的顺畅性,污水可以透过圆筒式过滤网632而从污水出水口520处流出;

3、圆筒式过滤网632的外表面上设有拨动弹性爪634,通过设置拨动弹性爪634,可以较好的拨动污水表面的塑料片体,使得塑料片体可以被拨动至一侧;

4、在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设置打捞传送带720,打捞传送带720部分收容于污水收容槽510内,打捞传送带720部分位于污水收容槽510外,这样,在打捞弹性爪721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将污水表面的塑料片体源源不断的打捞出来,并传送至指定位置;

5、塑料片体拨动装置600用于将塑料片体拨动至一侧,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用于将塑料片体从污水表面捞出,实现固液分离,取代了传统的只在污水进水口处设置过滤网的做法,这样,污水进水管400便可以持续性的将污水排入至污水收容槽510内,再源源不断的从污水出水口520处流出,极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池50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污水出水口520,多个污水出水口520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这样,通过开设多个污水出水口520,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适应性的增加或减小污水的通过量。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笼体组件6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笼体组件630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笼体组件630与每一污水出水口520对应。通过设置多个笼体组件630,多个圆筒式过滤网632同时沿顺时针或同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实现将污水表面的塑料片体往一个方向拨动,向塑料片体打捞装置700一侧聚集,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池500的容积,使得污水收容槽510可以在收容更多的污水的基础上,实现对塑料片体的拨动。

本发明的一种化学药剂螺旋上料装置10,通过设置药剂储料机构100、药剂出料机构200、药剂螺旋传输机构300,一方面,可以对结团后的药剂进行有效清理,防止堵塞出料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将药剂由低地势向高地势抬升并投放至污水处理池内,提升药剂投放的机械自动化水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