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9292发布日期:2018-12-01 01: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固体废弃物,其通常经过焚烧处置,在焚烧之前会通过粉碎装置先粉碎,从而便于接杆放入焚烧炉内焚烧成灰,该方式能够提高秸秆的处理效率,无需对接杆进行晾晒,对湿的秸秆也可进行快速的焚烧,焚烧效率高;但是现有的秸秆粉碎装置其在粉碎过程中秸秆先在进行切断之后,在进行粉碎,但是该过程耗时长,增加秸秆加工时间,降低秸秆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秸秆处理效率高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备,包括粉碎装置、脱水装置、烘干装置、焚烧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粉碎部件及与所述粉碎部件相配合的驱动部件,所述粉碎部件上方设有切碎部件,该切碎部件包括于第一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切刀下方的第二切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前后动作的第一驱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切刀左右动作的第二驱动件。本发明实现了对湿秸秆进行粉碎、除水、烘干及燃烧可有效的将湿秸秆进行焚烧,从而秸秆无需长时间晾晒,对秸秆处理的效率高;而将切碎部件设于粉碎装置上,在加工过程中只需秸秆垂直置于粉碎装置当中即可切成多段,切碎后的秸秆可快速的落入到粉碎部件中粉碎处理;而将第一切刀设置为前后动作,其可快速的切断秸秆,而将第二切刀设为左右动作,实现了第一次未完全切断的秸秆实现完全切断,而且该切断过程中切断效果好,避免秸秆之间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粉碎效率,从而提高了秸秆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刀上设有多个锯齿;在第二切刀上设置锯齿,实现对秸秆进行切断,其切段效果好,切断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滑动轨道,所述第一切刀端部设有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轨道内的延伸部;设置延伸部于所述滑动轨道内,保障第一切刀在滑动轨道上的稳定运行,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与所述滑动轨道相配合的滚动件;设置滚动件可降低延伸部与滑动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一切刀在滑动轨道上前后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部件包括第一粉碎辊和与所述第一粉碎辊相配合的第二粉碎辊;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粉碎辊前后动作以调节第一粉碎辊与所述第二粉碎辊间距的调节部件;通过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之间的配合,从而可将接杆粉碎成渣,便于后期的加工,而设置调节部件使得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之间的间距被改变,提高了粉碎部件对秸秆的粉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粉碎辊相连的滑动块、与所述滑动块相连的弹性件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壳体相连;通过设置滑动块的可前后动作,从而调节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之间的间距,提高粉碎秸秆的效率,而且通过设置弹性件可在第一、第二粉碎辊工作期间,遇见石块等高硬度固体时,第一粉碎辊可推动滑动块压缩弹性件,从而避免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卡住而成电机烧毁,有效的保护了整个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支板,所述滑动块设于该支板上,所述支板上设有至少两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滑槽内的定位凸部;设置支板可便于对滑动块进行支撑,从而便于滑动块前后动作;而在滑动块上设置滑槽,避免滑动块左右晃动,保障滑动块运动得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轴承件,该轴承件与所述第一粉碎辊端部相连;设置轴承件可便于第一粉碎辊转动,减小了第一粉碎辊与滑动块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上设有端面为粗糙面的耐磨层,该耐磨层与所述支板上端面相接触;将耐磨层设置为粗糙面,因此滑动块底部与支板的上端面之间摩擦力大,有效的避免了滑动块发生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轴承件,该轴承件与所述第一粉碎辊端部相连;设置轴承件,使滑动块与第一粉碎辊之间的摩擦力小,因此第一滑动块能够快速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对秸秆快速的焚烧,缩短对秸秆处理所需的时间,提高对秸秆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粉碎装置1、脱水装置2、烘干装置3、焚烧装置4及废气处理装置5,其中所述的粉碎装置1包括壳体11、粉碎部件12及驱动部件14,其中所述壳体11为金属外壳,在该壳体11内设有切碎部件13,切碎部件13位于壳体11的上部且位于粉碎部件12的上方,因此秸秆在经过切碎部件13加工之后,直接落入至粉碎部件12上进行粉碎处理,所述切碎部件13包括第一切刀131、第二切刀132、第一驱动件133及第二驱动件134,所述第一切刀131为金属刀片,所述第一驱动件133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件133和与第一切刀131的一侧相连接,第一驱动件133推动第一切刀131进行前后动作,第一切刀131可快速的切断秸秆;所述的第二切刀132同样为金属刀片,所述第二切刀132的一端具有多个锯齿135,所述的第二驱动件134同样为气缸,该气缸为沿着壳体11的外壁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134的端部连接有一金属连接杆161,金属连接杆161与所述第二切刀132侧壁相连,因此在第二驱动件134的推动下,第二切刀132发生左右动作,从而第二切刀132对秸秆锯断。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滑动轨道111,所述滑动轨道111为壳体11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一切刀131的端部设有延伸部136,该延伸部136上具有一滚动件137,所述滚动件137为金属球,因此在所述延伸部136插入至滑动轨道111中的时候,所述滚动件137同时与所述滑动轨道111的上内壁和下内壁相接触。

具体的,所述粉碎部件12包括第一粉碎辊121和第二粉碎辊122,所述第一、第二粉碎辊为金属辊,该第一粉碎辊121上设有第一凸齿125,第二粉碎辊122上设有多个第二凸齿126;所述的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141和第二电机142,所述第一电机141通过皮带与第一粉碎辊121相连,第二电机142通过皮带与第二粉碎辊122相连,从而第一粉碎辊121和第二粉碎辊122反方向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其可在后期对第一粉碎辊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皮带可被稍微拉紧或放松,不会影响第一电机与第一粉碎辊之间的传动。

在所述壳体11内设有调节部件15,该调节部件15用于推动第一粉碎辊121前后动作,从而改变第一粉碎辊121与第二粉碎辊122之间的间距;而且在所述第一粉碎辊121的两边都设有调节部件15,从而调节的过程中,第一粉碎辊121两端均需要调节;具体的,所述调节部件15包括滑动块151、弹性件152及调节杆153,所述滑动块151为金属块,该滑动块151的中部开有一圆孔,在该圆孔内设有轴承件158,该轴承件158为滚珠轴承,所述第一粉碎辊121的端部与插入至所述轴承件158当中,从而第一粉碎辊121上可转动,所述弹性件152为弹簧,所述弹性件152,该弹性件152与所述滑动块15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153相连,所述调节杆153为螺栓,该调节杆153与壳体11螺接。

具体的,在所述的壳体11侧壁上设有一支板154,所述支板154为金属板,所述支板154上设有设有两滑槽155,在所述滑动块151的底部上设有两定位凸部156,而且所述定位凸部156插入至所述滑槽155内,从而滑动块151沿着滑槽155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滑动块151的底部上设有耐磨层157,该耐磨层157为耐磨塑料板,该耐磨层157的下端面为粗糙面,该耐磨层157位于两定位凸部156之间;在所述耐磨层157与所述支板154的上端面相接触,同样的,支板154的上端面为粗糙面。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装置2包括机架20、脱水辊21、容置腔22、驱动电机23及送料部件25,其中所述机架20为金属架,所述脱水辊21为金属辊,该脱水辊21位于所述架体20上,而且所述脱水辊21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因此进入至脱水辊21内的物料会由一端向着另一端不断地运动;所述容置腔22为形成于该脱水辊21内的空腔,在该脱水辊21的侧壁上设有具有多个漏液开口210,该漏液开口210与容置腔22相连通;在所述脱水辊21的上设有与圈齿环219,所述驱动电机23连接有齿轮239,所述齿轮239与所述齿环219相啮合,因此驱动电机23驱动所述的脱水辊21转动,所述驱动电机23为市场上常规的电机。

具体的,所述送料部件25包括接料平台251、推料件252及驱动气缸253,所述接料平251台为一金属平台,所述的驱动气缸253为市场上现有的气缸,所述推料件252与驱动气缸253相连,因此驱动气缸253可推动推料件252前后动作,所述推料件252的端面为由上至下的倾斜面,因此部分掉落在推料件252上的物料会沿着倾斜面活动,所述推料件252为一塑料块;在所述推料件252上设有多个滚珠255,滚珠255为金属珠,所述滚珠255与接料平台251的下端面相接触,因此在驱动气缸253推动下,滚珠255会沿着接料平台251的上端面滚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脱水辊21上设有挡水部件26,该挡水部件26包括第一挡水件261、第二挡水件262及第三挡水件263,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挡水件均为弧形的金属板,所述第一挡水件261与所述第二挡水件26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挡水件261和第二挡水件262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为漏水间距260,所述第三挡水件263设于所述漏水间距260的上方。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