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1367发布日期:2019-04-06 00:0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会产生一种固体污染物,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内含有有机物、无机盐类、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绝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由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更新换代的需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多余污泥,称之为剩余污泥。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因此,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效果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储泥斗、储水箱、污泥进水管、阳极机构、阴极机构、绝缘垫板、压力堵盖机构和干泥排出机构,储泥斗的上侧设置储水箱,储水箱的中部设置阳极机构,阴极机构设置成圆筒形,阳极机构套设在圆筒形阴极机构内侧,阳极机构和阴极机构之间构成污泥分离室,污泥分离室的下端与储泥斗连通,污泥分离室与储泥斗连接处设置绝缘垫板,绝缘垫板固定在压力堵盖机构上,储泥斗下端设置干泥排出机构,污泥进水管穿过储水箱延伸到污泥分离室内,污泥水沿污泥分离室侧壁进入,在污泥分离室内形成周圈旋转,产生离心力,水从阴极机构缝隙排出,进入储水箱,污泥沿污泥分离室内壁下滑,进入储泥斗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污泥进水管设置在储水箱的上端,储水箱的端设置有出水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阳极机构为采用导电板材制成的圆筒形结构,其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污泥进水管的出口水平高度位于阳极机构的锥形结构上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阴极机构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导电的栅条排列制成,水从栅条缝隙排出,栅条与栅条之间的缝隙位0.2-0.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压力堵盖机构包括与液压站连接的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在储泥斗内,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边沿固定绝缘垫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阳极机构与电源的正极连接,负极机构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压力堵盖机构上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与外部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压力检测机构包括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干泥排出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储泥斗下端的圆筒形的外壳,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动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绞笼,绞笼与电机传动连接,外壳设置有电动机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阳极机构和负极机构对污水施加直流电,污泥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污泥粒子和水分子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分离移动进行脱水,脱水效果可根据施加的电流强度进行调整。而且能够使污泥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细胞水)同时从污泥中分离出来,实现了高效率脱水。由于电渗透可以使污泥中难被分离的“结合水”彻底分离,从而使脱水后的污泥干度大大提高。而且脱水过程中污泥温度上升,将适应低温环境的杂菌死灭,得到了堆肥化处理所必需的残留中高温菌的灭菌效果。本申请可使活性剩余污泥的含水率降到60%以下,对于生化污泥脱水效果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泥斗;2-储水箱;3-污泥水进管;4-阳极机构;5-电源;6-阴极机构;7-出水管;8-绝缘垫板;9-压力堵盖机构;10-干泥排出机构;11-压力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连续式电渗透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储泥斗1、储水箱2、污泥进水管、阳极机构4、阴极机构6、绝缘垫板8、压力堵盖机构9和干泥排出机构10,储泥斗1的上侧设置储水箱2,储水箱2的中部设置阳极机构4,阴极机构6设置成圆筒形,阳极机构4套设在圆筒形阴极机构6内侧,阳极机构4和阴极机构6之间构成污泥分离室,污泥分离室的下端与储泥斗1连通,污泥分离室与储泥斗1连接处设置绝缘垫板8,绝缘垫板8固定在压力堵盖机构9上,储泥斗1下端设置干泥排出机构10,污泥进水管穿过储水箱2延伸到污泥分离室内,污泥水沿污泥分离室侧壁进入,在污泥分离室内形成周圈旋转,产生离心力,水从阴极机构6缝隙排出,进入储水箱2,污泥沿污泥分离室内壁下滑,进入储泥斗1中。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更好的提高脱水效果污泥进水管设置在储水箱2的上端,储水箱2的端设置有出水管7。阳极机构4与电源5的正极连接,负极机构与电源5的负极连接。阳极机构4和阴极机构6的极板表面涂耐磨涂层;且阳极与阴极之间用绝缘垫板8隔离。

本发明实施例阳极机构4为采用导电板材制成的圆筒形结构,其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污泥进水管的出口水平高度位于阳极机构4的锥形结构上侧;阴极机构6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导电的栅条排列制成,水从栅条缝隙排出,栅条与栅条之间的缝隙位0.2-0.5mm,阴极机构6的栅条为三角形,安装时栅条间隙要小,内侧为大面,外侧为棱,这样就会很好的满足排水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压力堵盖机构9包括与液压站连接的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在储泥斗1内,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边沿固定绝缘垫板8。压力堵盖机构9上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11,压力检测机构11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压力检测机构11包括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干泥排出机构10包括一端连接在储泥斗1下端的圆筒形的外壳,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动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绞笼,绞笼与电机传动连接,外壳设置有电动机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口。

本发明实施例污水由压力输送装置经污泥进水管送入污泥分离室,污泥水沿污泥分离室侧壁进入,形成周圈旋转,产生离心作用,水从阴极机构6栅条缝隙排出,进入储水箱2,污泥沿污泥分离室内壁下滑,逐渐进入阳极机构4和阴极结构下端所形成的缝隙中,利用外加电场的作用,使污泥中带电颗粒向阳极靠近,分散介质扩散层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携带水分向阴极运动,使污泥中的结合水、间隙水变成游离水。同时在电化学反应作用下,温度的提高、内能的增加,使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膜破裂、dna被破坏,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微生物被杀灭,实现污泥改性,同时水分冲破细胞膜散失出来,形成游离水,经从阴极机构6的栅条缝隙排出,进入储水箱2,经出水管7及时排出。经电渗透后的污泥饼,在连续进水形成的压力下,逐渐下移,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的情况下,压力堵盖机构9的液压缸下移带动绝缘垫板8下移,与阴极机构6形成缝隙,污泥饼从缝隙间连续脱落进入储泥斗1,经干泥排出机构10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阳极机构4和负极机构对污水施加直流电,污泥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污泥粒子和水分子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分离移动进行脱水,脱水效果可根据施加的电流强度进行调整。而且能够使污泥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细胞水)同时从污泥中分离出来,实现了高效率脱水。由于电渗透可以使污泥中难被分离的“结合水”彻底分离,从而使脱水后的污泥干度大大提高。而且脱水过程中污泥温度上升,将适应低温环境的杂菌死灭,得到了堆肥化处理所必需的残留中高温菌的灭菌效果。本申请可使活性剩余污泥的含水率降到60%以下,对于生化污泥脱水效果尤为明显。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