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1778发布日期:2020-10-28 14: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伴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我国较发达城市出现了大规模工业企业搬迁的现象,原来由于堆积、储存、转运、处理、处置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场地逐渐成为了城市中心区域,由于,这些污染场地面多数临着用地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场地的污染土壤对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同时,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等。因此急需针对性地研发相关的土壤修复改良设备或工艺,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修复处理,解决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用于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翻松,并通过设置的改良剂喷施装置喷施土壤改良剂,在翻松受污染土壤的同时,将土壤改良剂均匀地混合在土壤中而除去土壤中的重金属等难挥发性物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还包括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和两个土壤翻松机构,所述土壤翻松机构设置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所述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设置在两个土壤翻松机构之间,所述土壤翻松机构包括用于翻土的辊轮组件以及驱动所述辊轮组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辊轮组件活动连接在车体底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顶部,所述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顶部的改良剂储存罐和与所述改良剂储存罐连接的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固定在车体底部且位于两个土壤翻松机构之间。采用本方案的土壤翻松改良装置,在用于对土壤进行翻松的同时,可将土壤改良剂均匀地混合在搅拌在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改良修复,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大面积受污染的土壤的改良工作,除去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其他难挥发的污染物,同时为受污染土壤的后续处理做翻松和捣碎准备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组件包括辊轮,所述辊轮上环形分布设置有设置有切削刀,所述辊轮两端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末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活动连接在车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上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带动皮带转动从而带动辊轴上的齿轮转动,实现对辊轮的驱动,同时在辊轮两端同时驱动,使辊轴具备强劲的转动动力,有利于对严重结块或非常紧固的土壤进行翻松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组件还包括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设置在车体上,液压气缸的伸缩轴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上。通过设置液压气缸,一方面用于控制辊轮入土深度,另一方面在非工作时间用于将收起辊轮收起,避免辊轮在地面上继续滚动造成磨损而缩短其寿命。

优选地,所述切削刀的的末端设置为t形结构。设置为t形结构,使切削刀的有效切削面积更大,突然翻覆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改良剂储存罐包括底部均设置为圆锥形结构的固体改良剂罐和液体改良剂罐,所述固体改良剂罐和液体改良剂罐底部均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固体改良剂罐的出料管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液体改良剂罐的出料管上设置有输送泵。目的是为了克服固体改良剂流动性差,使固体改良剂和液体改良剂均匀顺利地通过喷头组件喷洒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设置在所述喷头上的罩壳以及将所述改良剂储存罐和喷头连通的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上间隔设置有多排喷嘴,所述喷头通过伸缩气缸高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目的是使固体改良剂和液体改良剂均匀地喷洒在翻松的土壤上,避免局部喷洒过多导致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主管和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的若干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改良剂储存罐连接,与固体改良剂罐连通的主管和与液体改良剂罐连通的主管其一端的支管分别交叉均匀地连接在所述喷嘴上。将固体改良剂和液体改良剂采用支管少量分散,并通过喷嘴交叉喷洒出来,可实现单独均匀喷洒固体改良剂或液体改良剂,或者同时均匀喷洒固体改良剂和液体改良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方案的土壤翻松改良装置,在用于对土壤进行翻松的同时,可将土壤改良剂均匀地混合在搅拌在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改良修复,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大面积受污染的土壤的改良工作,除去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其他难挥发的污染物,同时为受污染土壤的后续处理做翻松和捣碎准备工作。

2.设置了两个用于翻松土壤的土壤翻松结构,同时将切削刀设置为t形结构,有利于对土壤进行翻松和捣碎,减少块状土壤数量,使土壤改良剂与土壤充分均匀混合,从而发挥最大化的修复改良作用。

3.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能够单独喷洒粉末状的固体改良剂或液体改良剂,或者同时喷洒两种改良剂,使得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大,同时通过多根支管和喷嘴分散土壤改良剂,保证了喷洒的均一性,另外在喷嘴上设置的罩壳,能有效避免改良剂喷洒出翻松土壤区域之外,避免造成土壤改良剂的不必要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土壤翻松改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辊轮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头的平面图

图中标记为:1-车体,2-辊轮组件,3-喷头组件,4-驱动装置,21-辊轮,22-切削刀,23-辊轴,24-支撑臂,25-转动齿轮,26-皮带,27-液压气缸,31-固体改良剂罐,32-液体改良剂罐,33-喷头,34-罩壳,35-喷嘴,36-伸缩气缸,37-鼓风机,38-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受污染土壤翻松装置,包括车体1、设置在所述车体1底部的土壤翻松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1顶部的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

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驾驶舱、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所述土壤翻松机构设置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所述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设置在驾驶舱的后方。

所述土壤翻松机构包括辊轮组件2以及驱动所述辊轮组件2转动的驱动装置4。

所述辊轮组件2包括辊轮21和液压气缸27,所述辊轮21上间隔设置有设置有切削刀22,为了使切削刀22的有效切削面积更大,将所述切削刀22末端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辊轮21两端设置有辊轴23,所述辊轴23末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支撑臂24,所述支撑臂24活动连接在车体1上。

所述辊轴23上设置有转动齿轮25,所述转动齿轮25上设置有皮带26,所述皮带26另一端与驱动装置4上连接。

所述液压气缸27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液压气缸27的伸缩轴连接在支撑臂24上。

为了使土壤翻松效果更好以及将翻松后的块状土壤进一步翻松捣碎,将所述的土壤翻松机构设置为两个。

所述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设置在两个土壤翻松机构之间,包括改良剂储存罐和喷头组件3。

改良剂储存罐包括固体改良剂罐31和液体改良剂罐32。所述固体改良剂罐31和液体改良剂罐32底部均设置为圆锥形结构,在锥形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

所述喷头组件3固定设置在车体1上,包括喷头33、设置在所述喷头33上的罩壳34以及将所述改良剂储存罐和喷头33连通的连接管。

所述喷头33上间隔设置有多排喷嘴35,所述喷头33通过伸缩气缸36高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

所述连接管包括主管和连接在所述主管一端的若干支管,所述主管另一端与改良剂储存罐的出料管连接。连接在固体改良剂罐31上的连接管与连接在液体改良剂罐32上的连接管,其末端连接的支管分别均匀交叉地连接在所述喷嘴35上。

为了使固体改良剂和液体改良剂均匀顺利地通过喷头组件3喷洒出来,在固体改良剂罐31的出料管与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一鼓风机37,用于克服固体改良剂流动性差。在液体改良剂罐32的出料管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一输送泵38,通过输送泵38将液体改良剂均匀输送到喷头33。

采用本方案设计的土壤翻松改良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进入驾驶舱驾驶车体1向前运动,车头的土壤翻松机构对突然进行初步翻松,同时土壤改良剂喷施机构向翻松后的土壤喷洒土壤改良剂,然后再经设置在车尾的土壤翻松机构再次翻松,将块状的土壤进一步翻松捣碎,并将土壤改良剂均匀地同土壤搅拌混合均匀,从而实现对污染后的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其中,可根据土壤受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固体改良剂或液体改良剂或者其二者的结合,针对性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及其他难挥发性污染物。采用本方案设计的土壤翻松改良装置,可用于较大面积的受污染土壤的改良处理工作,为受污染土壤的后续处理工作做好翻松捣碎的准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介简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