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609发布日期:2019-03-19 22:03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白酒酿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反复发酵、蒸馏,随着蒸馏次数的增加,产生的废水色度逐渐加深,废水中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显色物质的含量也会随着蒸馏次数逐渐增加。而经过常规A2/O工艺处理后的废水中,依然含有较多的生化性极差的显色有机污染物,所以A2/O工艺处理后的排放出水难以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1-2011)表3规定的20倍以下色度(稀释倍数)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所要求的CODCr≤50mg/L(一级 A标)的要求。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如吸附法、生化法、混凝沉淀法等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以及经济、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处理后的废水出水色度能够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进水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出水系统;

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增压泵、加药桶和文丘里射流器,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管与A2/O处理系统的清水池相连,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管与文丘里射流器的收缩管相连,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的加药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所述加药桶,所述加药桶中装有电解质,所述电解质和废水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的扩压管处形成混合溶液;

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所述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均包括电解槽、直流整流机、DSA阳极和阴极;所述DSA阳极和所述阴极设置于所述电解槽中;所述DSA阳极连接所述直流整流机的正极,所述阴极连接所述直流整流机的负极;所述混合溶液通过管道流入所述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槽,三个所述电解槽串联连接;

所述出水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槽上,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射流器与所述加药桶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电解质为氯化钠溶液。

优选的,所述阴极为不锈钢板。

优选的,三个所述电解槽容积均为6m3;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解槽通过布水器串联。

优选的,所述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所述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和所述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中的所述DSA阳极和阴极上的电流密度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DSA阳极通过阳极接线端与所述直流整流机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阴极通过阴极接线端与所述直流整流机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阳极接线端和所述阴极接线端均设有电源接线孔。

优选的,所述DSA阳极和所述阴极为板状结构,所述DSA阳极和所述阴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DSA阳极和所述阴极通过ABS绝缘隔离柱固定。

优选的,所述ABS绝缘隔离柱设置有至少两组。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设置有密封盖板和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用于收集析出的氯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级连续流动的电解槽,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第一级电解池中快速被降解,其中较高电流密度能够高效电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以及各种显色物质,显色物质被氧化,后续的两级电解槽的电流密度适当依次降低,对废水中残余污染物进一步电解清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阴极和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增压泵,2-加药桶,3-文丘里射流器,4-流量计,5-DSA阳极, 6-阴极,7-电解槽,8-直流整流机,9-布水器,10-密封盖板,11-集气管道, 12-检测装置,13-阴极接线端,14-阳极接线端,15-电源接线孔,16-ABS绝缘隔离柱,17-收缩管,18-喉管,19-加药口,20-扩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处理后的废水出水色度不高于4倍(稀释倍数),而远远低于行业标准规定的20倍以下色度(稀释倍数),同时出水中CODCr也达到标准要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酱香型白酒废水处理的三级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进水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出水系统。

进水系统包括增压泵1、加药桶2和文丘里射流器3,增压泵1的进水管与A2/O处理系统的清水池相连,增压泵1的出水管与文丘里射流器3的收缩管相连,文丘里射流器3的加药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加药桶2,加药桶2中装有电解质,电解质和废水在文丘里射流器3的扩压管处形成混合溶液。待电解的废水不需要进行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可直接进入电解系统,工艺流程简单。

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均包括电解槽7、直流整流机8、DSA阳极5和阴极6; DSA阳极5和阴极6设置于电解槽7中。DSA阳极5连接直流整流机8的正极,阴极6连接直流整流机8的负极。混合溶液通过管道流入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槽7,三个电解槽7串联连接。其中,DSA阳极为钛基钌铱氧化物涂层阳极,阴极6优选为普通钢板或者不锈钢板。

DSA阳极5电催化氧化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地使有机污染物在阳极表面直接被氧化为毒性较小或易生化降解的物质,甚至能通过阳极表面氧化反应之外产生的中间产物(如·OH、·HO2、含卤素自由基等)无机化,达到对废水进行脱色以及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DSA阳极5具有阳极尺寸稳定、工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工作电流密度高、耐腐蚀并且基体金属钛可重复多次使用等优点,长时间使用阳极损耗后可进行恢复处理,电解过程中不产生阳极泥,减少了污泥处理的工序。

出水系统包括检测装置12和出水管,出水管连接在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槽7上,出水管上还设置有检测装置12。经过检测装置12的测定,使处理后的废水的出水水质色度小于4倍(稀释倍数),CODCr小于50mg/L,达到排放标准后,经出水管流出。

文丘里射流器3与加药桶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4。其中,加药桶2 中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溶液。如图3所示,文丘里射流器3包括收缩管17、喉管18和扩压管20,收缩管17和扩压管20均为喇叭状,扩压管20长于收缩管17的长度,喉管18为一小段粗细均匀的直管,收缩管17和扩压管20的小端口分别与喉管18的两个端口密封连接,其中,加药口19设置在喉管18 上。采用文丘里射流器3混药,可以省去加药池构筑物,文丘里射流器3加药口19由管道连接加药桶2,进来的废水在喉管18处形成负压,自动将氯化钠电解溶液吸入喉管18,在扩压管20处两者充分混合,经由管道流入电解槽7,实现在电解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提高电解质电导率,提高待处理水脱色效果。

三个电解槽7容积均为6m3;相邻的两个电解槽7通过布水器9串联。

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第二级电催化氧化系统和第三级电催化氧化系统中的DSA阳极5和阴极6上的电流密度依次减小。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第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池中快速被降解,其中较高电流密度能够高效电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以及各种显色物质,显色物质被氧化,后续的两级电催化氧化系统的电解槽7中电流密度适当依次降低,对废水中残余污染物进一步电解清除。

DSA阳极5通过阳极接线端14与直流整流机8的正极电连接,阴极6 通过阴极接线端13与直流整流机8的负极电连接;阳极接线端14和阴极接线端13均设有电源接线孔15。DSA阳极5和阴极6为板状结构,DSA阳极 5和阴极6间隔设置有若干个,DSA阳极5和阴极6通过ABS绝缘隔离柱 16固定连接;ABS绝缘隔离柱16设置有至少两组。根据处理水量的变化,可及时改变电极板组的规模,根据需要调节电流密度、增加或减少电极数量,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电解槽7设置有密封盖10板和集气管道11,集气管道11用于收集电解过程中析出的少量氯气,避免污染大气。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简单;电催化氧化系统体积小,效率高,整套系统可以进行模块化设计,灵活布置,运输方便。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