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防压篮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420发布日期:2018-12-25 21:0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防压篮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洗机的防压篮机械臂。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化超声波清洗设备中,机械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且其行走式单臂悬挂臂是十分常用的一种结构。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通过启动行走电机转动臂下方的行走轮使机械臂到达预钩篮位;2、关闭行走电机,启动升降电机带动挂钩悬臂向下降,一直下降到使挂钩钩篮部位略底洗篮挂耳时关闭升降电机;3、再次启动行走电机,使机械臂达到正钩篮位;4、关闭行走电机,启动升降电机,用挂钩悬臂向上钩住清洗篮,让清洗篮到达指定高度后,再关闭升降电机;5、然后启动行走电机,将清洗篮送到下一清洗工位,再启动升降电机,将清洗篮放入清洗槽并脱钩;6、启动行走电机到达预钩篮位,关闭行走电机,启动升降电机,使挂钩悬臂回到初始高度;7、最后关闭升降电机。至此,完成了机械臂的一次移篮动作。

由于工人安装或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疏忽,在机械臂的行走或升降定位开关安装过程中定位错误,造成机械臂行走时没有预先到达预挂篮位而是直接到达正钩篮位,然后挂钩臂向下运动,使机械臂挂钩直接压在清洗篮挂耳上面,从而压坏清洗篮或者机械臂。同时,在清洗设备交付使用后,由于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造成的定位开关松动,或者是定位开关损坏等原因也会造成机械臂压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清洗机的防压篮机械臂,能够防止机械臂压篮及机械臂受力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洗机的防压篮机械臂,包括左右两根悬臂杆,所述两个悬臂杆的自由端相连,所述悬臂杆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第二臂体之间设有连接部,使第二臂体可相对于第一臂体旋转,且只能向上旋转;所述第二臂体下方连接臂爪;所述第二臂体的上方固定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开关顶针面向第二臂体,微动开关与机械臂的下限位开关联动。微动开关与机械臂的下限位开关均为常闭开关,且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底部和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和底部构成狭缝,所述第一臂体、第二臂体相邻的一端均嵌入所述狭缝中,第二臂体与连接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臂体与连接部的侧壁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根悬臂杆的第一臂体与连接部的侧壁,第一臂体与连接部的铰接通过旋转轴实现,旋转轴的两端为螺纹,螺纹上设有与之匹配的锁紧螺母。

有益效果:当发生压篮时,机械臂收到向上的作用力,第二臂体相对第一臂体向上旋转,触动微动开关的开关顶针,使微动开关打开,机械臂停止下压;第二臂体可相对于第一臂体旋转,避免机械臂发生不可逆变形;降低清洗机压篮造成的停机时间和损失;结构简单,改装方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臂体;2、第二臂体;3、连接部;3.1、侧壁;3.2、底部;4、旋转轴;5、臂爪;6、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包括左右两根悬臂杆,所述两个悬臂杆的自由端相连,所述悬臂杆包括第一臂体1、第二臂体2,所述第一臂体1、第二臂体2之间设有连接部3,使第二臂体2可相对于第一臂体1旋转,且只能向上旋转;所述左右两个第二臂体2的下方分别连接两个臂爪5,臂爪5底部设有挂钩用以钩住清洗篮;所述第二臂体2的上方固定有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的开关顶针面向第二臂体2,微动开关6与机械臂的下限位开关串联。微动开关6与机械臂的下限位开关都是常闭开关。

机械臂向下运行时,如果发生压篮情况,第二臂体2收到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第二臂体2相对于第一臂体1向上旋转,触动微动开关6的开关顶针,微动开关6打开,从而使机械臂停止下压,同时避免机械臂发生弯曲变形。

如图2所示,连接部3包括底部3.2和两个侧壁3.1,底部3.2和两个侧壁3.1构成狭缝。第一臂体1、第二臂体2相邻的一端均嵌入所述狭缝中,且两个端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第二臂体2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臂体1与连接部3的侧壁铰接。底部3.2可阻止第二臂体2相对于第一臂体1向下旋转。机械臂受向上的作用力时,第二臂体2和连接部3同时发生旋转。

旋转轴4穿过左右两根悬臂杆的第一臂体1与连接部3的侧壁,同时实现左右两根悬臂杆的第一臂体1与连接部3的侧壁铰接。旋转轴4的两端为螺纹,螺纹上设有与之匹配的锁紧螺母。

微动开关6通过支架固定,支架可以固定于第一臂体1上,也可以固定于其它相对于第一臂体1保持不动的部件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