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227发布日期:2019-01-02 21:3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内包含的水体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水资源在我国相当匮乏。未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大部分就近直接排放到田园、河道内,不仅造成各种自然水体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自然水体的污染防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出现一些净水装置,但是这些净水装置一般均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活性炭是一种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形成的吸附材料。活性炭虽然兼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水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除臭和去除化学污染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目的。但是仅靠活性炭实现净水,净水能力很有限,且活性炭的原料在长时间浸泡后,很容易腐烂变质,从而导致净水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且后期的净水效果越来越差,净水效果不稳定,因此需要经常性更换,不仅操作繁琐,且净水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使用寿命长、净水效果好且稳定的净水装置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使用寿命长、净水效果好且净水稳定性高,便于降低净水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装置,包括: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净水箱内的至少一个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聚酯纤维层、蛭石层、活性炭层、超滤层;以及

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净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水机构与所述净水箱的底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厚度为1-2cm。

作为优选,所述蛭石层的厚度为20-50mm。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1-5cm。

作为优选,所述超滤层的厚度为10-50mm。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和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和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

反冲洗机构,所述反冲洗机构包括冲洗入水管和冲洗排水管,所述冲洗入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冲洗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冲洗入水管上设置有入水阀,所述冲洗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冲洗入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呈T字型结构;

所述冲洗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呈T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并将过滤机构的过滤单元设置为由上到下依次排布的聚酯纤维层、蛭石层、活性炭层、超滤层四层结构,实现了水体的逐级过滤,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净化效果和净化稳定性,且由于过滤单元内包括蛭石层,蛭石层能够吸附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水体的硬度,提高了水质。此外,由于蛭石层不易发生腐烂且吸附性好,将蛭石层设置在活性炭层的上方,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净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水箱;2、进水机构;201、进水管;202、进水阀;3、出水机构;301、出水管;302、出水阀;4、聚酯纤维层;5、蛭石层;6、活性炭层;7、超滤层;8、反冲洗入水机构;801、冲洗入水管;802、入水阀;9、反冲洗排水机构;901、冲洗排水管;902、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能够实现对水体的多级过滤,从而过滤掉水体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水体的冲净度,改善地球上的水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净水装置包括进水机构2、过滤机构和出水机构3,进水机构2与过滤机构的入口处连接,用于将被污染的水体引入过滤机构内,出水机构3与过滤机构的出口连接,用于排出被过滤机构过滤后的清洁水体,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箱1和设置在净水箱1内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需要净化的水体的体积和污染程度决定。

具体地,进水机构2包括进水管201和设置在进水管201上的进水阀202,进水管201一端与被污染的水源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净水箱1的顶部。进水阀202优选采用电磁阀,通过控制进水阀202的开启或者闭合实现对进入过滤机构内水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出水机构3包括出水管301和设置在出水管301上的出水阀302,出水管301一端与净水箱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储存过滤后的水体的容器连通。出水阀302同样优选采用电磁阀,当净水箱1内的水体过滤完毕后,开启出水阀302将清洁水体排出。

为了实现对水体的充分过滤,过滤单元内设置有多层过滤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层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聚酯纤维层4、蛭石层5、活性炭层6、超滤层7。聚酯纤维层4为采用聚酯纤维形成的层状结构,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聚酯纤维的性能稳定,利用聚酯纤维能够实现初级过滤,将水体中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掉。在本实施例中,聚酯纤维层4的厚度优选在1-2cm之间,具体的,可以为1cm、1.3cm、1.5cm、1.7cm或者2cm。

水体经过聚酯纤维层4后到达蛭石层5,蛭石层5是由蛭石形成的层状结构。具体地,蛭石是一种水合物,其呈块状或者片状,且富含氮、磷、钾、铝、铁、镁、硅酸盐等成分。蛭石的层间水分子经高温灼烧,体积能够增大6-15倍,因此蛭石不仅具有较高的层电荷数,还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较强的阳离子交换吸附能力。在过滤水体时,蛭石层5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从而软化了水质,提高了水体的品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蛭石层5的厚度在20-50mm之间,比如可以为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

随后,水体进入活性炭层6,活性炭层6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细菌、毒素、重金属等。活性炭层6的厚度在1-5cm之间,例如可以1cm、2cm、3cm、4cm或者5cm。

最后,水体到达超滤层7,超滤层7利用超滤技术实现对水体最后的净化。超滤技术是一种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当水体在一定压力下流经膜表面时,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从而实现大、小分子的分离、净化的目的。超滤层7的过滤精度能够达到0.1-0.01微米,将超滤层7放在整个过滤单元的最后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超滤层7的厚度在10-50mm之间,例如可以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

进一步地,由于上述四个过滤层在过滤过程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当吸附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达到过滤层的最大吸附能力时,过滤层就无法发挥过滤作用。为了使净水装置具有自我净化功能,避免净水装置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过滤能力和过滤效果下降,在该净水装置内还设置有反冲洗机构。具体地,反冲洗机构包括反冲洗入水机构8和反冲洗排水机构9,反冲洗入水机构8与出水机构3连通,反冲洗排水机构9与进水机构2连通。在净水装置自我净化时,进水阀202和出水阀302关闭,入水阀802和排水阀902开启,净化水依次通过冲洗入水管801和部分出水管301,并由过滤机构的底部进入过滤机构内部,然后由下至上达到过滤机构的顶部,并依次通过进水管201的部分管路和冲洗排水管901排出,从而将过滤机构吸附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冲洗出去。

进一步,反冲洗入水机构8包括冲洗入水管801和设置在冲洗入水管801上入水阀802,冲洗入水管801和出水管301呈连通T字型结构。反冲洗排水机构9包括冲洗排水管901和设置在冲洗排水管901上的排水阀902,冲洗排水管901与进水管201连通呈T字型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