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水提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9514发布日期:2019-04-13 00:2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油废水提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针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一种含油废水提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的物料为一般为病死畜禽胴体,参考2011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天津农学院孔保华主编《肉品科学与技术》第二版、以及2004年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合作项目《动物胴体处置综述》可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物料(病死畜禽胴体)的化学组分为:水分约70%、蛋白质等固体约20%、油脂约10%。病死畜禽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动物油脂可通过蒸发、清洗等途径进入排水中。根据国内外多个项目检测数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排水中的油脂含量约为2000~4500mg/L,平均每个项目排水约10m3/d。

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病死畜禽无害化中心约432座,年处理病死猪约6000万头(约150万吨)。可推算出432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排水中油脂含量约2592吨~5832吨(约占进料中油脂含量的1.7%~3.9%)。这些排水中的油脂对自然环境水体污染极大,(参考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水中的油脂含量必须≤10mg/L)故本行业需求数百台排水提油设备。

现有提油设备普遍采用平流式隔油池,排水从隔油池的一端流入,以较低的水平流速在隔油池中布水。流动过程中密度小于水的油珠上升到水面,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杂质沉于池底。排水从隔油池的另一端流出。在隔油池的出水端设置集油管,集油管一般采用DN200~DN300焊接钢管制作,在管壁的一侧开弧度90°的集油槽口。集油管可绕轴线往复运动,排油时将集油管的开槽旋转至水体液面以下,收集浮油,再旋转倒出浮油。平流式隔油池的特点是机械构造简单、维修和管理方便。平流式隔油池可以去除的最小油滴直径为100~150um,相应的上升速度不高于0.9mm/s。

虽然平流式隔油池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排水中已有较多应用案例,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一、难以去乳化油。油脂在排水中以四种状态存在,即浮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凝聚态残留物。平流式隔油池对乳化、溶解、残留三种状态的油脂处理效果不好。二、室内温度低于油脂的凝固点,油脂进入平流式隔油池后,冻结其中,难以清除。三、平流式隔油池缺少消毒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新型的能更好地处理含油废水油脂分离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提油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气浮池,气浮池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同时连通有输送含油废水的含油废水管道和输送溶汽水的溶气水管道,气浮池内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溶气释放器和收集浮油的自转刮油器,溶气释放器连通进料口且使得含油废水管道中的含油废水和溶气水管道中的溶气水混合后可进入溶气释放器释放布水。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水管道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一溶气罐,溶气罐还连接有形成溶汽水的水源接入管道和气源接入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罐连通的水源接入管道连接到所述气浮池并与气浮池内经提油后分离得到的清水导通,水源接入管道上设有一回流泵并用于将气浮池内分离出的清水泵至溶气罐。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罐连通的气源接入管道连接一高压储气罐,高压储气罐连接一空气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底部连通有出油管道,所述气浮池内的中部还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与所述出油管道连通,所述自转刮油器与排泥管相连并可将收集到的浮油引导至排泥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底部连通有清水出水管道,用于将气浮池内经提油后分离得到的清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内还设有可与所述溶气释放器同步旋转的清水收集管道,清水收集管道与所述溶气释放器之间设有隔离彼此的隔离结构,清水收集管道的一端于气浮池的中心处与位于气浮池底部的所述清水出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整体呈圆形,气浮池内壁环绕设置有导轨,所述溶气释放器、自转刮油器和清水收集管道三者一端分别设置于气浮池的中心,三者另一端分别设置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道还并联一消毒液进料管道,或所述进料管道上开设有消毒液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气浮池内还设有热电偶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含油废水提油装置,含油废水管道和溶汽水管道相连,其中的含油废水和溶汽水可混合后再经气浮池中的溶气释放器释放布水,含油废水与溶汽水的混合可产生5~20μm的微气泡,微气泡吸附、顶托、裹挟油分浮出气浮池水面形成浮油,然后再被自转刮油器收集。利用该装置可很好地处理乳化、溶解和残留状态的油脂,可显著提高提油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一种提油装置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提油装置另一管路分布示意图;

图3为一种提油装置旋转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提油装置另一旋转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转刮油器、2-进料口、3-溶气释放器、4-气浮池、5-热水出口、6-混凝土承台、7-出油管道、8-含油废水管道、9-混凝土支柱、10-水源接入管道、11-消毒液进料口、12-溶汽水管道、13-回流泵、14-溶气罐、15-空气压缩机、16-高压储气罐、17-清水出水管道、18-加热盘管、19-热水入口、20-消毒液进料管道、21-提油出口、22-清水收集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提油装置,可应用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排水中的油脂,该装置具体包括气浮池4,气浮池4作为主要的废水容纳和分离的场所,可采用圆形的耐腐蚀钢结构。在气浮池4的底部设有进料口2,用于供各种外部物料进入到气浮池4中,进料口2同时连通有输送含油废水的含油废水管道8和输送溶汽水(溶有大量气体的水)的溶气水管道,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含油废水管道8的一端与溶气水管道一端并联,该并联的一端然后再连通到进料口2,如此设计,使得含油废水管道8中的物料与溶气水管道中的物料则可以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并再通过进料口2进入到气浮池4。此外,在气浮池4内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溶气释放器3和收集浮油的自转刮油器1,溶气释放器3连通进料口2且使得含油废水管道8中的含油废水和溶气水管道中的溶气水混合后可进入溶气释放器3释放布水。含油废水与溶汽水的混合可产生5~20μm的微气泡,微气泡吸附、顶托、裹挟油分浮出气浮池4水面形成浮油,然后再被自转刮油器1收集,从而可大幅提高提油效率。

优选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能更好地获得溶有大量气体的溶汽水,所述溶气水管道远离所述进料口2的一端连通一溶气罐14,溶气罐14还连接有形成溶汽水的水源接入管道10和气源接入管道,即利用溶气罐14将气体和水进行混合相溶从而形成所需的溶汽水。优选的,所述溶气罐14连通的水源接入管道10连接到所述气浮池4并与气浮池4内经提油后分离得到的清水导通,水源接入管道10上设有一回流泵13并用于将气浮池4内分离出的清水泵至溶气罐14。即,形成溶气水的清水可直接来自于气浮池4中经分离除去浮油而得到的清水,相当于最初进入的含油废水净化回收后的循环利用,可节省原料用水和减少排放压力。优选的,所述溶气罐14连通的气源接入管道连接一高压储气罐16,高压储气罐16连接一空气压缩机15。形成溶汽水的气源可以直接是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机15和高压储气罐16可将环境中空气压缩并混溶于清水中。

优选的,可在所述气浮池4底部连通有出油管道7,气浮池4的底部自然对应设有提油出口21,出油管道7连接于提油出口21上,用于将由自转刮油器1收集到的浮油从该装置排出。其还可优选在所述气浮池4内的中部还设排泥管,排泥管与所述出油管道7连通,所述自转刮油器1与排泥管相连并可将收集到的浮油引导至排泥管中。即利用自转刮油器1所收集到的浮油,可先直接进入到排泥管,然后再从出油管道7流出。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4底部连通有清水出水管道17,自然在气浮池4的底部对应会设有清水出水口,清水出水管道17自然连接于该清水出水口,从而可用于将气浮池4内经提油后分离得到的清水从该清水出水管道17排出。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4内还设有可与所述溶气释放器3同步旋转的清水收集管道22,清水收集管道22与所述溶气释放器3之间设有隔离彼此的隔离结构(如隔离钢结构),互不干扰。且清水收集管道22的一端于气浮池4的中心处与位于气浮池4底部的所述清水出水管道17连通,即可使得清水收集管道22中收集到的清水可以被引导至清水出水管道17并排出。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4整体呈圆形,气浮池4内壁环绕设置有导轨,所述溶气释放器3、自转刮油器1和清水收集管道22三者一端分别设置于气浮池4的中心,三者另一端分别设置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转动。即工作状态下,三者都是绕着中心一边旋转一边布水、刮油和集水。

该方案中,通过溶汽水管道12可接入溶解了高浓度空气的溶气水,该溶气水与含油废水在管道中混合,至气浮池4底部经溶气释放器3释放布水。气浮池4整体采用圆形钢结构耐腐蚀池形,并可辅以混凝土支柱9和混凝土承台6做支承该装置之用。溶气释放器3、自转刮油器1一头设置在气浮池4的圆心,一头设置在气浮池4的池壁导轨,并可按3分钟/圈的速度按气浮池4圆弧走圈布水。布水时,溶气释放器3可顺时针旋转,而布水反方向释放,速度相等,使得布水在气浮池4内形成“零速度”原理,从而使得布水与气浮池4中原有的水体不产生扰动,油、水分离是在静态下进行。自转刮油器1与溶气释放器3同步行走,边旋转边行走,将气浮池4表面的浮油收集起来,再通过中央排泥管排至提油出口21。除去油分的清水通过清水收集管从中央排走。清水收集管也与溶气释放器3同步旋转。清水收集管与溶气释放器3之间被钢结构隔开,两者相互不干扰。

此外,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料管道还并联一消毒液进料管道20,或所述进料管道上开设有消毒液进料口11。从而使得可对含油废水中的病菌投加灭菌剂,进行杀菌消毒,保证水质安全。

最后,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气浮池4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气浮池4内还设有热电偶温度计。加热装置可以是在气浮池4内增设加热盘管18,一端可为热水入口19,另一端可谓热水出口5,从而为气浮池4内废水进行加热。热电偶温度计的设置,则可以监测气浮池4内温度并进行调控,保证气浮池4内的油脂不会凝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含油废水提油装置,含油废水管道和溶汽水管道相连,其中的含油废水和溶汽水可混合后再经气浮池中的溶气释放器释放布水,含油废水与溶汽水的混合可产生5~20μm的微气泡,微气泡吸附、顶托、裹挟油分浮出气浮池水面形成浮油,然后再被自转刮油器收集。利用该装置可很好地处理乳化、溶解和残留状态的油脂,可显著提高提油效率。

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