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969发布日期:2019-01-22 21:5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高浓度废水的处理中,一般多运用芬顿氧化、电絮凝等单一工艺,往往处理效果不佳,污泥产生量加大,并且设备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其能有效提高废水的COD的去除率,降低设备投资运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催化槽、混凝槽、絮凝槽以及一体式气浮系统,所述一体式气浮系统包括与所述絮凝槽相连的气浮区、与所述气浮区相连的刮渣区、用以收集所述刮渣区浮渣的浮渣收集区,所述一体式气浮系统还包括气浮装置和刮渣装置,所述气浮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用以收集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罐、与所述压缩空气罐相连且位于所述气浮区底部的出气口,所述刮渣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刮渣区上方的链轮组、套设于所述链轮组上的链条、间隔的设于所述链条上的多个刮渣组件以及用以驱使所述链轮组转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刮渣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链条上的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块相连的折型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折型连接件相连的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浮渣收集区具有设于所述链条正下方的浮渣入口、位于所述浮渣入口下方的第一收集区、与所述第一收集区相连的第二收集区,所述第二收集区与所述第一收集区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收集区的底部设有用以驱使所述第一收集区的浮渣朝向所述第二收集区运动的转动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浮渣收集区通过污泥泵与压滤机相连,所述压滤机的输出口设有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槽中设有电极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槽中设有pH计,所述混凝槽和所述絮凝槽中均设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设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以及驱使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体式加药系统,所述一体式加药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加药罐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加药系统包括与所述混凝槽相连用以添加pH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罐、与所述混凝槽相连用以添加混凝剂的第二加药罐以及与所述絮凝槽相连用以添加絮凝剂的第三加药罐。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气浮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刮渣区上部的出水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设备小型化,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产生的污泥量少,运行成本低;设备能耗少;设备运行平稳,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设备使用范围广,抗冲击负荷能力好;可通过调节电压、电流达到最佳处理效果;通过与其他工艺结合,可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电催化槽;11、电极组件;2、混凝槽;3、絮凝槽;4、一体式气浮系统;41、气浮区;42、刮渣区;43、浮渣收集区;431、浮渣入口;432、第一收集区;433、第二收集区;434、转动轮组件;44、气浮装置;441、空气压缩机;442、压缩空气罐;443、出气口;45、刮渣装置;451、链轮组;452、链条;453、刮渣组件;453a、固定块;453b、折型连接件;453c、刮板;46、出水区;5、污泥泵;6、压滤机;7、输送带;8、pH计;9、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催化槽1、混凝槽2、絮凝槽3以及一体式气浮系统4,一体式气浮系统4包括与絮凝槽3相连的气浮区41、与气浮区41相连的刮渣区42、用以收集刮渣区42浮渣的浮渣收集区43。

一体式气浮系统4还包括气浮装置4和刮渣装置45,气浮装置4包括空气压缩机441、与空气压缩机441相连用以收集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罐442、与压缩空气罐442相连且位于气浮区41底部的出气口443。刮渣装置45包括设于刮渣区42上方的链轮组451、套设于链轮组451上的链条452、间隔的设于链条452上的多个刮渣组件453以及用以驱使链轮组451转动的驱动组件。

本实施例中,浮渣收集区43具有设于链条452正下方的浮渣入口431、位于浮渣入口431下方的第一收集区432、与第一收集区432相连的第二收集区433,第二收集区433与第一收集区432的一侧相连通,第二收集区433的底部位于第一收集区432底部的下方。第一收集区432的底部设有转动轮组件434,当滚动轮组件转动时,可以驱使第一收集区432的浮渣朝向第二收集区433运动,从而将第一收集区432的浮渣转移至第二收集区433。

第二收集区433通过污泥泵5与压滤机6相连,压滤机6的输出口设有输送带7,输送带7将处理好的浮渣传输至外面。

本实施例中,刮渣组件453包括设于链条452上的固定块453a、与固定块453a相连的折型连接件453b以及与折型连接件453b通过紧固组件相连的刮板453c。当链轮组451转动时,链条452在链轮组451上转动从而带动刮渣组件453移动,刮渣组件453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刮渣动作,将浮渣刮至浮渣入口431进入第一收集区432。

电催化槽1中设有电极组件11。本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11为金属氧化物电极,在电场作用下,分解H2O,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或其它自由基和基团,攻击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分解为H2O和CO2。对有机物的分解效率高,操作简便。

混凝槽2中设有pH计8,混凝槽2和絮凝槽3中均设有搅拌装置9。具体的,搅拌装置9包括搅拌杆、设于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以及驱使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预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体式加药系统(图中未标示),一体式加药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加药罐组件。具体的,一体式加药系统包括与混凝槽2相连用以添加pH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罐、与混凝槽2相连用以添加混凝剂的第二加药罐以及与絮凝槽3相连用以添加絮凝剂的第三加药罐。本实施例中的pH调节剂为NaOH。

本实施例中,一体式气浮系统4还包括设于刮渣区42上部的出水区46,当经过刮渣区42的水质符合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的要求时,可从出水区46放水。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预处理系统各道工序的处理效果,电催化槽1的入水口位于其上部,电催化槽1的出水口位于其下部。混凝槽2的入水口位于其下部,混凝槽2的出水口位于其上部。絮凝槽3的入水口位于其上部,絮凝槽3的出水口位于其下部。气浮区41的入水口位于其下部,气浮装置4中的出气口443位于气浮区41入水口的上方。气浮区41与刮渣区42通过开口相连通。空气压缩机441与空气压缩罐之间、空气压缩罐与出气口443之间均设有控制阀,空气压缩罐上、空气压缩机441与空气压缩罐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步骤如下:高浓度废水首先进入电催化槽1并通过电催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出水进入混凝槽2,加入pH调整剂和混凝剂,调节pH值在约为8.0,废水自流进入絮凝槽3并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使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大颗粒的矾花。

絮凝好的废水自流进入一体式气浮系统4,废水在气浮区41通过溶气水作用使细小SS及部分油脂上浮至表面,再通过刮渣装置45刮除;浮渣进入浮渣收集区43,之后通过压滤机6处理后委外处理;清水自出水区46进入后段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采用电催化+混凝气浮的预处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废水的COD的去除率,降低设备投资运行成本,降低污泥的产生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