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851发布日期:2019-02-15 20: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技术作为目前最为经济的高浓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厌氧技术能给人类的污水处理带来非常巨大的益处,因而人们一直努力发展厌氧新技术,开发了许多新型的厌氧反应器。上流式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作为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厌氧处理技术,该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强制内循环的上流式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就能形成内循环,缩短污泥的驯化时间,提高产气率。反应器中废水的COD经厌氧处理,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降解水中的COD转化为生物气(沼气)。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厌氧反应器,其布水形式及结构是厌氧反应的一个关键所在。当前,国内外的废纸制浆工艺中,随着节水技术的提升,回用水量也逐步升高,导致废水中的盐份及无机离子浓度大大提升,尤其是钙离子和镁离子,与厌氧反应器形成的碱度发生反应,产生结垢,堵塞出水管、钙化活性污泥、甚至堵塞布水及循环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以实现提高厌氧反应器进水的紊流态,防止布水钙化结垢,利于排除钙化污泥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1、布水管2、布水套管3、排泥套管4、布水喷头5、导流罩6、下降管8、下部支架9、倒锥体结构10、反应器壳体11、上部支架12、布水架13,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1的底部中心安装有下部支架9,下部支架9上安装有导流罩6,导流罩6上安装有上部支架12,上部支架12的中部安装有下降管8,反应器壳体11的底部沿壳壁安装有与反应器壳体11同轴心的倒锥体结构10,倒锥体结构10的内腔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倒锥体结构10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排泥套管4,倒锥体结构10上设置有布水套管3,布水套管3内安装有至少四根布水管2,布水管2的进水端与进水总管1连接,布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反应器壳体11内并与布水喷头5连接,布水喷头5沿圆周方向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1的侧壁上的人孔7。

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水管2上安装有阀门及压力表。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泥套管4至少有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布水效果均匀,能够充分混合来水及内循环水,能够使污泥呈悬浮状态;另外排泥管布置在倒锥体下方,容易排除较重的钙化污泥,而且操作方便有效,不会造成生化污泥的流失。整个布水装置安装简易,维护方便,如需要更换布水管或排泥管,可直接从套管内抽出,减少厌氧后应器内部动火操作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进水总管、2-布水管、3-布水套管、4-排泥套管、5-布水喷头、6-导流罩、7-人孔、8-下降管、9-下部支架、10-倒锥体结构、11-反应器壳体、12-上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用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装置包括进水总管1、布水管2、布水套管3、排泥套管4、布水喷头5、导流罩6、下降管8、下部支架9、倒锥体结构10、反应器壳体11、上部支架12、布水架13。

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1的底部中心安装有下部支架9,下部支架9上安装有导流罩6,导流罩6上安装有上部支架12,上部支架12的中部安装有下降管8,反应器壳体11的底部沿壳壁安装有与反应器壳体11同轴心的倒锥体结构10,倒锥体结构10的内腔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倒锥体结构10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排泥套管4,倒锥体结构10上设置有布水套管3,布水套管3内安装有至少四根布水管2,布水管2的进水端与进水总管1连接,布水管2的出水端位于反应器壳体11内并与布水喷头5连接,布水喷头5沿圆周方向分布。

所述的排泥套管4至少有两根。可根据直径大小合理布置排泥管4的数量,以利于排泥,而且污泥浓度高,节约了厌氧污泥的容积。且在污泥钙化时,排出较重的钙化污泥时也不容易混合生化污泥。

使用时,废水从进水总管1分布到各布水管2,布水管2上安装有阀门和压力表,通过调节阀门开启度来均衡各布水管2的压力,保证布水的均匀性。布水管2 进入壳体11内部后终端设有布水喷头5,由于,布水喷头5沿圆周方向分布,废水从布水喷头5均匀的释放在倒锥体结构10的中心,布水喷头5沿一个圆形切向布水形成旋流,旋流体随着持续进水,流体不断上升,当遇到导流罩6的向下的阻力作用下,流体不断向外发散,整体水流呈旋流上升态。壳体11内循环的下降管8上部接气液分离器,气液混合物通过沼气上升力作用进入气液分离器,气体和液体在气液分离器中得以分离,液体在下降管8的作用下回流,下降管8出口在布水罩6的正上方,回流水通过布水罩6的反作用力发散到周边,与进水混合一同上升,对反应器负荷有一下的缓冲作用,利于稳定运行。

所述的反应器壳体11的侧壁上的人孔7。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更换布水管2,排泥管4时,可从人孔7内进入布水区域,直接从套管内抽出堵塞的管道,方便快捷,节约停机检修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布水效果均匀,能够充分混合来水及内循环水,能够使污泥呈悬浮状态;另外排泥管布置在倒锥体下方,容易排除较重的钙化污泥,而且操作方便有效,不会造成生化污泥的流失。整个布水装置安装简易,维护方便,如需要更换布水管或排泥管,可直接从套管内抽出,减少厌氧后应器内部动火操作的隐患。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