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5544发布日期:2019-07-19 23:2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而大部分的光伏发电板都是放于室外,光伏太阳能发电板长期使用下来有灰尘、鸟屎、落叶等遮挡,遮挡物对电池形成了阴影,太阳能某些组件电流、电压就会发生变化。使太阳能组件局部电流、电压变大,产生局部升温,产生“热斑效应”。长时间如此就会让光伏组件报废,这种“热斑效应”会导致太阳能组件的寿命至少减少10%,而且光伏发电板的摆放位置会在楼顶高坡或偏远地带,不利于人们的清理。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光伏发电板【申请号:201721671597.8】,包括光伏发电板和储水箱,光伏发电板两侧设置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电动滑杆,所述电动滑杆上设置有毛刷,所述光伏发电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储水箱前端设置有电动挡板,所述储水箱一侧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储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上述的发电板通过设置毛刷来实现清洗,从而有效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该发电板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毛刷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损坏,而在上述的发电板需要对毛刷整体进行更换,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更换刷毛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包括呈矩形的板体,且板体的底部安装有刷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长方形筒状的过水筒,板体水平设置在过水筒内,且刷毛的下侧伸出过水筒,所述的板体的侧壁和过水筒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过水筒的下端呈锥形,且该过水筒的下端直径向下逐渐减小,所述的过水筒的上端外套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螺栓与过水筒可拆卸固连,且密封盖将过水筒的上端口封闭,所述的过水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密封盖和板体之间,所述的板体和密封盖之间竖直设有连杆,且连杆两端分别与板体和密封盖固连。

密封盖和板体通过连杆连为一个整体,这样在卸下螺栓后便可将上述的整体取出进行单独更换,具有更换刷毛方便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中,上述的板体的顶壁上具有呈管状凸出的螺纹部,连杆的上端与密封盖固连,且连杆的下端螺接在螺纹部内。采用上述的设计,可分离连杆和板体,从而进一步降低更换刷毛时所需更换部件的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更换成本。

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中,上述的过水筒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该过水筒同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且环形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密封盖的内壁相抵。在环形密封垫的作用下,以加强将过水筒上端口封闭的效果。

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中,上述的密封盖沿该密封盖的径向贯穿开设有通孔,过水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通孔正对的螺纹孔,上述的螺栓的杆部穿过通孔并螺接在螺纹孔内,且螺栓的头部与密封盖的外侧壁相抵。

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中,上述的连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密封盖相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使密封盖和板体通过连杆连为一个整体,且连杆又通过螺纹与板体可拆卸相连,这样在卸下螺栓后便可将上述的整体取出并对板体进行单独更换,具有更换刷毛方便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水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1a、螺纹部;2、过水筒;2a、进水口;3、刷毛;4、密封盖;5、螺栓;6、环形密封垫;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中的刷板机构包括呈矩形的板体1和呈长方形筒状的过水筒2。其中,板体1水平设置在过水筒2内,板体1的底部安装有刷毛3,且刷毛3的下侧伸出过水筒2。板体1的侧壁和过水筒2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且环形间隙和过水筒2同轴设置。过水筒2的下端呈锥形,且该过水筒2的下端直径向下逐渐减小。

过水筒2的上端外套有密封盖4,密封盖4通过螺栓5与过水筒2可拆卸固连,且密封盖4将过水筒2的上端口封闭。具体来说,密封盖4沿该密封盖4的径向贯穿开设有通孔,过水筒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通孔正对的螺纹孔,螺栓5的杆部穿过通孔并螺接在螺纹孔内,且螺栓5的头部与密封盖4的外侧壁相抵。优选通孔有两个且沿密封盖4的中部对称设置;螺栓5、通孔和螺纹孔三者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过水筒2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该过水筒2同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6,且环形密封垫6的两端面分别与环形凹槽的底壁和密封盖4的内壁相抵。

如图1所示,过水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2a,且进水口2a位于密封盖4和板体1之间,板体1和密封盖4之间竖直设有连杆7,且连杆7两端分别与板体1和密封盖4固连。其中,连杆7的上端与密封盖4固连,且优选连杆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密封盖4相固连;板体1的顶壁上具有呈管状凸出的螺纹部1a,且螺纹部1a和板体1为一体式结构,连杆7的下端螺接在螺纹部1a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