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115发布日期:2019-06-19 02:1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容器的清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室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应用某种沥青或者研发新型沥青材料时,研究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对于试验后沥青容器的清洗往往是试验人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由于沥青自身具有黏度大、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的特点,目前试验人员采用加热的煤油人工进行清洗;这种传统人工的方法往往有以下弊端:(1)煤油为易燃品且燃点低,控制不好温度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2)煤油易挥发且对人体有害,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3)沥青本身黏度大,高温条件下为流动粘稠态,清洗时难免会泼洒在人皮肤上,轻则难以清洗,留下污点,重则会烫伤试验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沥青容器的实验室用清洗装置。

实验室用清洗装置,包括:左、右内壁上开设有凹槽的箱体、倾斜隔板、横隔板、设置有开关阀门的竖隔板、L型导管、左右两边均设置有凸起部的置物架、抽油机、集油管,倾斜隔板、横隔板将箱体内从上之下依次分隔为清洗室、储存室、清洗液储存室,L型导管、置物架位于清洗室,凸起部与凹槽配合设置,使得置物架上的凸起部卡合于箱体的凹槽内,将置物架固定于箱体;L型导管中的横向导管沿箱体顶部横向设置,L型导管中的竖向导管沿箱体侧壁竖向设置,且横向导管上设置有至少3个喷头;

竖隔板竖向设置于清洗液储存室内、并将清洗液储存室分隔为储油室、废液存储室;抽油机上的吸油管一端通过第一输油管与竖向导管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储油室;储油室上端面上设置有密封盖,通过开启密封盖向储油室内导油;

清洗室设置有倾斜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且集油管一端与出油口连通,另一端经过储存室竖向延伸至废液存储室。

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清洗装置,其优点是:

(1)该装置能自动对沥青容器进行清洗,减少试验人员与沥青和煤油的直接接触,减少对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有效避免煤油温度过高导致火灾的发生;

(2)本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且喷头、旋转喷头等的结构设计,可对待清洗容器各角度地清洗,同时,清洗后,由于箱体为温控箱的设计,可自动将待清洗容器上残留的煤油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正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置物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

凹槽1、箱体2、密封门2A、把手2B;

倾斜隔板3、横隔板4、开关阀门5、竖隔板6;

L型导管7、横向导管7A、竖向导管7B、喷头7C;

凸起部8、置物架9、钢丝9A、容纳空间9B;

抽油机10、吸油管10A;

集油管11;

清洗室12、出油口12A;

电器储存室13;

清洗液储存室14、储油室14A、废液存储室14B、密封盖14C、出液口14D、出料口14E;

待清洗容器15、第一输油管16、电动机17、联轴器18、旋转接头19、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

中空支杆22、旋转喷头22A;

第二输油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室用清洗装置,包括:左、右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的箱体2、倾斜隔板3、横隔板4、设置有开关阀门5的竖隔板6、L型导管7、左右两边均设置有凸起部8的置物架9、抽油机10、集油管11,倾斜隔板3、横隔板4将箱体2内从上之下依次分隔为清洗室12、电器储存室13、清洗液储存室14,L型导管7、置物架9位于清洗室12,凸起部8与凹槽1配合设置,使得置物架9上的凸起部8卡合于箱体2的凹槽1内,将置物架9固定于箱体2;L型导管7中的横向导管7A沿箱体2顶部横向设置,L型导管7中的竖向导管7B沿箱体2侧壁竖向设置,且横向导管7A上设置有至少3个喷头7C,使得清洗液依次经过竖向导管7B、横向导管7A后从喷头7C中喷向置物架9,用以清洗置物架9上的待清洗容器15;抽油机10设于电器储存室13;

竖隔板6竖向设置于清洗液储存室14内、并将清洗液储存室14分隔为储油室14A、废液存储室14B;抽油机10上的吸油管10A一端通过第一输油管16与竖向导管7B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储油室14A,使得在抽油机10的作用下,将储油室14A内的油通过吸油管10A运送至第一输油管16后,经过L型导管7送入喷头7C,用以洗涤置物架9上的待清洗容器15;储油室14A上端面上设置有密封盖14C,通过开启密封盖14C向储油室14A内导油。

清洗室12设置有倾斜隔板3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12A,且集油管11一端与出油口12A连通,另一端经过电器储存室13竖向延伸至废液存储室14B,用以将清洗室12内的清洗液通过集油管11导入废液存储室14B,并通过开启竖隔板6上的开关阀门5,将废液存储室14B内收集的废液流入储油室14A,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第一输油管16位于电器储存室13,一端与吸油管10A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电器储存室13与竖向导管7B连通;

优选地,清洗装置还包括电动机17、联轴器18、旋转接头19、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至少4根设置有旋转喷头22A的中空支杆22、第二输油管23,电动机17、联轴器18位于电器储存室13,电动机17的输出轴与联轴器18连接;旋转接头19、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中空支杆22位于清洗室12,中空连接杆20一端与联轴器18连接,另一端与储水圆盘21连通,中空支杆22与储水圆盘21连通,旋转接头19设于中空连接杆20上,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中空支杆22一体成型;位于旋转接头19与联轴器18之间的杆段为实心杆、旋转接头19与储水圆盘21之间的杆段为空心杆;第二输油管23一端与吸油管10A连通,另一端与旋转接头19连通,使得电动机17带动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中空支杆22旋转时,吸油管10A将储油室14A内液体运输至第二输油管23后,依次经旋转接头19、中空连接杆20、储水圆盘21、中空支杆22运送至旋转喷头22A喷头7C,用于进一步清洗置物架9上的待清洗容器15;

优选地,置物架9为在平面上由不锈钢丝构成的田字格结构,且置物架9上竖向垂直设置有钢丝9A,用于将置物架9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9B,容纳空间9B内用于放置待清洗容器15,使得喷洒清洗液过程中,避免待清洗容器15在冲力作用下移动,甚至从置物架9上掉落;

箱体2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且箱体2的上部壳体上设置有密封门2A,密封门2A的底端与横隔板4的底端面平齐,密封门2A上设置有把手2B,通过把手2B拉开密封门2A,用于将置物架9搁设于箱体2内,该结构利于置物架9的拆、装;同时,通过开启密封盖14C向储油室14A内导入用于清洗容器的油。进一步地,该油可为煤油。

密封门2A中央设置为玻璃材质,用于观察箱体2内容器清洗状态;

储油室14A底端设有出液口14D,用于将储油室14A内清洗液导出。

储油室14A内可储存煤油、清洗过待清洗容器15后的清洗液;

箱体2为温控箱,温控箱上设置有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用于控制箱体2内温度。

进一步地,废液存储室14B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E。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将待清洗的容器和试验过程中沾有沥青待清洗容器15放置在置物架9上,且待清洗容器15开口朝下置于置物架9上,关闭密封门2A;

(2)打开密封盖14C往储油室14A中导入一定量的煤油(根据清洗需要确定煤油导入量);

(3)开启箱体2,将箱体2内温度加热至130~160℃,此时温度可以保证沥青处于流动状态,而未达到煤油的燃点,加热10~20min;

(4)开启抽油机10将加热好的煤油泵送至喷头7C和旋转喷头22A喷头7C,同时开启电动机17,让旋转喷头22A喷头7C随中空支杆22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喷头7C与旋转喷头22A喷头7C的作用下,使得喷洒出的清洗液对待清洗容器15的各个角度进行冲洗;

(5)清洗室12内的清洗液经集油管11流入废液存储室14B,此时,根据需要可以打开开关阀门5,使得废液存储室14B内的液体流入储油室14A,以达到循环利用清洗液的目的;

(6)冲洗20~30min后,通过密闭门上的玻璃,查看容器是否已经冲洗干净,若冲洗干净,则进行步骤(8),若不干净则进行步骤(7);

(7)关闭抽油机10和电动机17。开启出液口14D,查看流出的液体是否还可以使用,若可以,则立即关闭出液口14D,重复上述步骤(4)。若清洗液已经经过多次循环不可再次使用,则持续打开出液口14D,将储油室14A内清洗液导出,重新加入新的清洗液。打开出料口14E,收集并处理废液存储室14B中的清洗液和固体物质。然后重复上述步骤(4)。

(8)关闭电动机17和抽油机10,将箱体2中的温度调至200℃左右,静置2~4h,将清洗后的容器上的煤油烘干,打开密封门2A22取出容器待下次实验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