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8866发布日期:2019-08-03 17:0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目前在大气处理、污水处理方面设备很广泛,但是在大气处理和污水处理完之后,达标的水或者气体都可以外排,剩下的是污泥,目前国内对污泥没有太好的处理方式,要么燃烧,要么填埋。目前来看,直接燃烧,热值不高,同时会造成二次污染,填埋只是暂时解决污泥的问题,一是没有那么多地方来填埋,二是填埋还是会渗透到土壤里面,还是有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力密封和压力平衡装置配合保护轴承腔内不会进入污泥,压力平衡装置能够平衡磁力密封和罐体之间的压力,使得磁力密封能够承受罐体内部的高压,从而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阻止污泥进入轴承腔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减速机,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污泥入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磁力密封,所述磁力密封的下端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轴;

所述磁力密封包括机械密封、容气室、冷却室;

所述机械密封包括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中心沿轴向设有轴承腔,所述密封座内设有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上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有轴承;

所述密封座的下方设有容气室;所述容气室上开有多个冲洗口;

所述容气室的下方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室的下端固定有法兰;

所述密封座一侧设有封液入口;

还包括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的上端通过平衡管连接机械密封的上端,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的下端通过平衡管连接机械密封的下端;

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的下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的上端连接有压力表;

所述罐体内设有加热系统,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部设置加热系统用于给污泥加热,设置搅拌系统用于保证污泥的温度均匀。在磁力密封内设置冷却室,用于把靠近磁力密封的污泥的温度降低,保护机械密封,同时冷却室与搅拌轴之间的间隙很小,能够阻止污泥向上流动。机械密封的下端设置容气室,容气室设置多个冲洗口,容气室内部留有一定量的空气,用于保护机械密封。当污泥进入到容气室时,由于容气室空间小,当污泥进入后,会压缩容气室的空间,造成压力增加,会反而来阻止污泥的进入;而且容气室有冲洗口,可以定期对其进行冲洗,把污泥冲洗干净。

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左螺旋盘管和右螺旋盘管;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转接口一和转接口二;所述左螺旋盘管的上端连接进油口、下端连接转接口一;所述右螺旋盘管的上端连接出油口、下端连接转接口二;所述转接口一和转接口二通过管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左螺旋盘管和右螺旋盘管均通过支撑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层螺旋叶轮和一层刮刀叶轮。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轮的叶片一采用螺旋式结构;所述刮刀叶轮叶片二的下部设置成与罐体底部相配合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轮设有四层。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面设有对称的耳式支座。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开口处设有凸缘,所述法兰固定在凸缘上。

优选的,所述容气室上开有三个冲洗口,且三个冲洗口均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部设置两组螺旋盘管,且螺旋盘管内部通入导热油来给污泥加热,最大限度的提升釜内的换热面积,达到快速升温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五层高效轴流型搅拌叶轮,上面四层采用螺旋式曲面,提高叶轮的下压泵送能力,减小阻力,底部采用弧形的刮刀结构,配合罐体内部底端的形状,防止污泥粘在罐体内壁上;

3、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上开口的上方设置磁力密封,用于密封罐体,而又因为罐体内部的压强非常高,机械密封承受不住高压强,故设置压力平衡装置来平衡罐体和机械密封之间的压力,压力平衡装置的一端跟罐体连接,另一端跟机械密封连接,这样机械密封两端的压力就是一样大小,相当于机械密封是不受压力的,使得机械密封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成功的阻止污泥进入轴承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磁力密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减速机,3、磁力密封,4、机械密封,401、密封座,402、轴承,403、轴承腔,404、弹簧,405、动环,406、静环,407、封液入口,5、容气室,501、冲洗口,6、冷却室,601、进水口,602、出水口,7、螺旋叶轮,701、叶片一,8、刮刀叶轮,801、叶片二,9、耳式支座,10、污泥入口,11、凸缘,12、进油口,13、出油口,14、转接口一,15、转接口二,16、排料口,17、加热系统,1701、左螺旋盘管,1702、右螺旋盘管,18、支撑架,19、管道,20、法兰,21、压力平衡装置,22、三通阀,23、平衡管,24、压力表,25、罐体,26、联轴器,27、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包括罐体25,罐体25的上方设有电机1,电机1的下端设有减速机2,罐体25的上部设有污泥入口10,罐体25的底部设有排料口16,减速机2的下端连接有磁力密封3,磁力密封3的下端端通过联轴器26连接搅拌轴27;

如图3、图4所示,磁力密封3包括机械密封4、容气室5、冷却室6;

机械密封4包括密封座401,密封座401中心沿轴向设有轴承腔403,密封座401内设有动环405和静环406,动环405上方设有弹簧404;弹簧404上方设有轴承402;连接减速机2和联轴器26的轴安装在轴承腔403内,动环405、静环406、弹簧404设置在轴的外侧。

密封座401的下方设有容气室5;容气室5上开有多个冲洗口501;

容气室5的下方设有冷却室6,冷却室6上开有进水口601和出水口602;冷却室6的下端固定有法兰20;法兰20和罐体25连接。

密封座401一侧设有封液入口407,用于注入润滑油。

还包括压力平衡装置21;压力平衡装置21的上端通过平衡管23连接机械密封4的上端,压力平衡装置21的下端通过平衡管23连接机械密封4的下端;

压力平衡装置21的下端连接有三通阀22;压力平衡装置21的上端连接有压力表24;

罐体25内设有加热系统17,搅拌轴27上设有搅拌系统。

本实用新型在罐体25内部设置加热系统17用于给污泥加热,设置搅拌系统用于保证污泥的温度均匀。在磁力密封3内设置冷却室6,用于把靠近机械密封4的污泥的温度降低,保护机械密封4,同时冷却室6与搅拌轴之间的间隙很小,能够阻止污泥向上流动。机械密封4的下端设置容气室5,容气室5设置多个冲洗口501,容气室5内部留有一定量的空气,用于保护机械密封4。当污泥进入到容气室5时,由于容气室5空间小,当污泥进入后,会压缩容气室5的空间,造成压力增加,会反而来阻止污泥的进入;而且容气室5有冲洗口501,可以定期对其进行冲洗,把污泥冲洗干净。

如图1、图2所示,加热系统17包括左螺旋盘管1701和右螺旋盘管1702;罐体25的上端设有进油口12和出油口13;罐体25的下部设有转接口一14和转接口二15;左螺旋盘管1701的上端连接进油口12、下端连接转接口一14;右螺旋盘管1702的上端连接出油口13、下端连接转接口二15;转接口一14和转接口二15通过管道19相连通。左螺旋盘管1701和右螺旋盘管1702内通入导热油,且螺旋式设置,增加了污泥的受热面积,能够快速的提高污泥的温度。

左螺旋盘管1701和右螺旋盘管1702均通过支撑架18固定。

搅拌系统包括多层螺旋叶轮7和一层刮刀叶轮8。螺旋叶轮7的叶片一701采用螺旋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叶片一701的最大宽度是直径的0.4倍,采用宽叶型,且是螺旋式曲面,提高了叶轮的下压泵送能力,减小阻力,提升搅拌效率;刮刀叶轮8叶片二801的下部设置成与罐体25底部相配合的形状,防止污泥粘在罐体内壁,防止堵塞排料口。

螺旋叶轮7设有四层,进一步提高叶轮的下压泵送能力,提升搅拌效率。

罐体25的侧面设有对称的耳式支座9,用于固定罐体。

罐体25的上开口处设有凸缘11,法兰20固定在凸缘11上。

容气室5上开有三个冲洗口501,且三个冲洗口501均布,用于冲洗容气室5。

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部设置两组螺旋盘管,且螺旋盘管内部通入导热油来给污泥加热,最大限度的提升釜内的换热面积,达到快速升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置五层高效轴流型搅拌叶轮,上面四层采用螺旋式曲面,提高叶轮的下压泵送能力,减小阻力,底部采用弧形的刮刀结构,配合罐体内部底端的形状,防止污泥粘在罐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上开口的上方设置磁力密封,用于密封罐体,磁力密封内设置机械密封,因为罐体内部的压强非常高,机械密封承受不住高压强,故设置压力平衡装置来平衡罐体和机械密封之间的压力,压力平衡装置的一端跟罐体连接,另一端跟机械密封上端连接,这样机械密封两端的压力就是一样大小,相当于机械密封是不受压力的,使得机械密封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成功的阻止污泥进入轴承腔内。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